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地震
  • 6篇前兆
  • 5篇地震前
  • 5篇震前
  • 4篇地震前兆
  • 4篇短临
  • 3篇震级
  • 3篇前兆异常
  • 2篇地震活动
  • 2篇短临预报
  • 2篇前兆异常特征
  • 2篇中缅边界
  • 1篇地震短临预报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前兆异常
  • 1篇地震异常
  • 1篇地震预报
  • 1篇短临异常
  • 1篇应力

机构

  • 10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国家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10篇罗平
  • 6篇陈立德
  • 2篇沈斌
  • 1篇谢华章
  • 1篇张立
  • 1篇范杨
  • 1篇杨杰英
  • 1篇杨继登
  • 1篇刘翔
  • 1篇付虹
  • 1篇李永强
  • 1篇毛可
  • 1篇王世芹
  • 1篇李永莉
  • 1篇蔡静观
  • 1篇周硕愚
  • 1篇刘仲全
  • 1篇赵新平
  • 1篇郭大庆
  • 1篇傅虹

传媒

  • 5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
  • 1篇四川地震

年份

  • 3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中短临预报及前兆异常特征(3)被引量:13
1997年
研究了孟连7.3级地震前云南全省及震中距600km范围内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地倾斜、水氡、水位、水汞等13类观测项目,55个台站,151个台项测值的中、短、临异常情况。结果表明,震前中、短、临异常台项百分比为38%,并主要集中在200—400km范围。中期异常特征为异常时间长、幅度大。短临异常特征为中期异常趋势结束或测值反向,部分项目出现“巨变”异常及震中附近异常出现晚而外围出现早,随着地震临近其异常月台项数增多。
付虹陈立德罗平杨杰英张立刘翔李永强刘仲全沈斌王世芹
关键词:地震观测地震前兆
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地震的水氡异常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研究了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和7.2级地震的水氡异常,认为:1.震前中期、短期及临震各阶段异常均有显示;2.中期异常是趋势性上升的高值异常,它占全部异常的比例,与国内其它几次7级地震相比较略偏低;3.短期异常中有高值和低值异常,位于震中区及北西向腾冲-耿马地震带上的水氡观测点,以氡浓度降低的负异常为主要特征;4.震中周围300公里内未发现临震异常,它多出现在300—500公里范围内,特别集中在小江断裂带上。
罗平
关键词:地震澜沧-耿马
澜沧7.6级地震前兆异常的综合特征(一)中期异常及其综合特征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论述了澜沧、耿马M_s7.6和7.2级地震的环境因子、地震学和定点前兆等方面中期异常及其综合特征。异常的时序特征表现为:环境因子的气压、涝—旱等异常出现最早,多在震前3—2年;85%的地震学和定点中期前兆异常出现在震前2.5—0.5年;中期异常大量涌现的同时,震源区小震条带开始形成,表明大量的中期异常与震源及附近地区进入不稳定形变带的形成阶段有关。异常的空间分布表明,条带、空区、b值、震源参数及气压、降水等主要异常集中在震源及附近地区;但震中距100 km范围内无定点中期异常显示;水氡、水位、水温等异常仍显示出近源区异常开始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上述特征有助于未来发震时间和地点的判断。
陈立德罗平
关键词:地震前兆震级
澜沧7.6级地震前兆异常特征(二)短临异常及其综合特征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介绍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7.2级强震的短期和临震异常情况,研究了短临阶段异常群体的综合特征。短期阶段全省计有地磁Z、水化、水位、水温、地应力、定点形变等6类22个台项异常,占6类手段总台项的28%,且异常形态复杂。临震阶段计有水温、水位、水氡、磁偏角、定点形变等5类14个台项异常,占5类手段总台项的23%。短期阶段部分中期异常出现准同步转折,与此同时新异常台项月频次出现同步增加的现象,将它定义为配套性短期异常,这一特征可以作为异常发展进入短期阶段的判据。1988年10月新异常台项月频次较短期阶段最高的8月(8台项)增大近1倍,达15台项,这一特征可作为临震阶段的判据。
陈立德罗平
关键词:地震前兆短临
龙陵、松潘、盐源—宁蒗地震前几种前兆观观手段的群体突变现象
尽管不少地震工作者都曾报导过大震前某些前兆观测手段的突变现象,但由于干扰因素的混杂,所考察的观测值时序过短以及缺乏检验等原因,往往仍使人怀疑有巧合的可能。为客观地验证这二现象是否存在并探索识别的方法。作者处理了1976年...
周硕愚宋永厚高文海董慧风雍幼予李丹阳陈式杨继登罗平
文献传递
震后异常与新地震异常的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9
1995年
提出了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并以此作为解释异常场和震后效应、震后新异常的物理基础,以青海共和、甘肃天祝等地区为对象,给出了该模型的有关实验结果。讨论了应力场扰动力源类别及影响范围。重点研究了震后异常的分类,并讨论了各类震后异常与新地震的关系。指出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正反M、N和正弦波型)和新异常,异常群体再次出现高值及震后出现新的异常集中区等,均可作为还有新地震发生的判据和指标。
陈立德罗平傅虹郭大庆毛可傅德川赵新平谢华章李友才
关键词:识别方法同震效应震后效应
1995年7月12日孟连中缅边界7.3级地震短临预报及前兆异常特征——预报过程、思路及科研进展被引量:13
1997年
论述了孟连7.3级地震的中、短、临三个阶段较成功预报的过程及所取得的减灾效益,同时较详细介绍了地球整体观的预报思路,提出孕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应将源、场及地球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各子系统内部和它们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约束和反馈的观点。在预报研究进展方面阐述了建立多维预报指标、预报新方法的应用。
陈立德罗平
关键词:地震前兆短临预报震级
缅甸7级地震的远场异常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分析了1991─1992年云南西部缅甸境内4次Ms≥6.8级地震前,距震中300─800公里的云南地震台站观测到的前兆异常。研究认为,这些异常具有中期和短临异常性质,并具有异常时间同步、中期异常向短期阶段过渡、特征清楚等特点。作者将距震中300─800公里内的异常变化与多次7级地震震例中震源区的异常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常形态及中期异常向短期阶段转折的特征甚为相拟,因而认为这些异常是地震前兆。最后对这些异常出现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罗平沈斌
关键词:远震地震震级
云南地区单项短临观测前兆标志简述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云南地区观测台网建立以来的地震活动和定点前兆观测资料,注重5级以上地震的震例分析的实用性;分析了短临阶段测值在某些台站出现的巨大变化现象,或称巨变异常;较系统建立的单项指标,给出了每个台站每种手段的地震对应率Pp=对应地震次数/异常总次数;和概括率PA=对应的地震次数/研究区发生的地震总次数。
罗平
关键词:地震前兆地震活动地震预报
中国大陆大震形势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分析了1500─1994年间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强弱活跃期相间交替出现,地震轮回内活跃期与一个轮回持续时间之比服从准黄金分割,活跃期具三幕式结构,一个活跃段一般仅有一个主体活动区、1─2个参与活动区等结论。据此分析认为,1977年后中国大陆已进入第四个轮回的相对平静期,并将持续30年左右。
陈立德罗平蔡静观范杨李永莉
关键词:地震地震活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