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庆春
作品数:
17
被引量:4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南民族学院彝学学院彝语言文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徐其超
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金仕霞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尤雪茜
西南民族学院文学院
王菊
西南民族学院彝学学院彝语言文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6篇
文学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6篇
文学
5篇
诗歌
5篇
文化
3篇
艺术
3篇
语文
3篇
语文学
3篇
小说
2篇
心理
2篇
心理透视
2篇
彝族
2篇
诗歌创作
2篇
四川少数民族
2篇
文化混血
2篇
文化心理
2篇
文化心理透视
2篇
梦魇
2篇
民族
2篇
母语
2篇
混血
2篇
汉语文
机构
16篇
西南民族学院
1篇
西昌师范高等...
作者
16篇
罗庆春
5篇
徐其超
1篇
王菊
1篇
尤雪茜
1篇
金仕霞
传媒
9篇
西南民族大学...
4篇
西南民族学院...
2篇
凉山大学学报
1篇
天府新论
年份
1篇
2003
1篇
2002
3篇
2001
2篇
2000
3篇
1999
3篇
1998
3篇
1997
共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情爱的历史与历史的情爱——马德清抒情诗创作述评
被引量:2
2000年
马德清系当代彝族汉语文坛上一重要诗人。已出版《彝人的世界》、《飞跨世纪的彝人》、《我的爱恋》、《三色鹰魂》和《红色百褶裙》五部诗集。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情诗创作填补了当代彝族汉语文坛情诗创作的缺憾,为彝民族情爱历史的诗化接延、延伸与反思、超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马德清以黑色意象为主体、以黑色为主调的富于文化家园感的文化诗也独具内蕴和张力。本文就以上论题及马德清迄今为止的诗歌艺术创作历程作了较全面述评。
罗庆春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彝族作者
新诗
爱情诗
现代迷狂与民族梦魇的精神独白——巴久乌嘎小说艺术文化心理透视
被引量:1
1997年
从作家的现实精神迷狂、灵魂焦灼、民族历史梦魇、价值危机与时代文化整合,以及作家所采取的文化心理对策和小说叙述策略、语言艺术创造性成就。
徐其超
罗庆春
关键词:
小说
文化心理
迷狂
梦魇
独白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生代”诗歌
被引量:2
2001年
80年代中后期西方哲学思潮之一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新诗结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后现代主义特质的“新生代”诗潮。它以反叛的姿态打破诗歌传统格局 ,以消解深度模式为由在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颠覆性运动。在诗学观念、话语方式、内在深度、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极具探索意义。
罗庆春
尤雪茜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新生代
诗歌
诗学观念
话语方式
灵与灵的对话——倮伍拉且诗歌创作述论
被引量:4
1999年
倮伍拉且系当代彝族汉语诗人群体中的优秀诗人之一,著有《饶山的游云》、《大自然与我们》、《诗歌图腾》三部诗集,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本文以以上三部诗集为文本依据,对倮伍拉且诗歌创作所经历的“三阶段”作出了具体的论述和解析。阐释出以彝族文化的自然属性为背景,流注其诗歌创作全过程的,对自然精神的深切体察与艺术再现的艺术思想内涵和美学追求;揭明其将彝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图腾意识、图腾心理自觉地与现代语言艺术之语言观契合,并建构语言图腾的艺术境界和语言哲学的思考,肯定其所作的艺术实践。
罗庆春
关键词:
诗歌
自然精神
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2
1999年
在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总体趋势的影响和驱导下,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坛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诗人。他们以自己优异的艺术创造成就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诗歌的变革发展提供了不少极其宝贵的经验。在诗歌艺术的文化内涵上,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诗歌创作更注重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宗教精神的体理、认同的基础上,强化时代文化变革意识,文化批判品格的渗入。在诗歌的艺术形式创造要求方面,拓宽视域,开阔胸襟,广纳百川。
罗庆春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民族梦魇的文化心理透视——巴久乌嘎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2000年
彝族青年作家巴久乌嘎的小说创作关注本民族的历史变迁 ,以现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现实际遇感受与现代文化意识的整合 ,对民族历史、现实、现代文化心理梦魇分别进行深层审视 ;
罗庆春
关键词:
小说
文化心理
梦魇
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论彝族汉语文学的文化构成与精神指向
2001年
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史,都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律中,随着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尚的不同而不断变革发展的。本文拟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将彝族文学的历史性变革,即由原有的母语叙事模式全面转向汉语叙述模式这一文化变迁现象,作为彝族文学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命题加以透视,同时,分析和揭示彝族文学变革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底蕴、当代形态、时代背景及未来走势。
罗庆春
关键词:
彝族文学
文学变迁
《民族魂·时代风(西南民族学院校友作家诗人创作研究)》导论
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试图站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总体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理论高度,对西南民族学院历届校友作家、诗人的文学创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希望它不仅对这些校友作家、诗人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对整个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汉语文学创作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导向意义。
徐其超
罗庆春
关键词:
校友
作家
从“文化混血”到“文学混血”──论彝族汉语文学的继承、创新、发展
被引量:16
1998年
罗庆春
徐其超
关键词:
彝族
汉语文学
审美趣尚
文化批判
母语文化
彝族文化精神内核的艺术展示——评克惹丹夫电视文学剧本《山神》
1998年
《山神》是彝族青年影视剧作家克惹丹夫的代表作,也是凉山彝族作家自己创作,被搬上荧幕的第一个电视文学剧本。本文就《山神》的人物塑造、结构特征,以及所揭示的彝族文化精神内核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论析。同时,对克惹丹夫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作了全面。
徐其超
罗庆春
关键词:
山神
彝族文化
精神内核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