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涵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光谱
  • 5篇文物
  • 5篇拉曼
  • 5篇拉曼光谱
  • 5篇红外
  • 5篇红外光
  • 5篇红外光谱
  • 3篇牙雕
  • 3篇博物
  • 2篇养心
  • 2篇玉器
  • 2篇越王
  • 2篇珍宝
  • 2篇软玉
  • 2篇清宫
  • 2篇种属鉴定
  • 2篇祝寿
  • 2篇文化交流
  • 2篇文物修复
  • 2篇南越王

机构

  • 17篇故宫博物院
  • 8篇中山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泰山学院
  • 2篇广东省博物馆
  • 1篇广州出入境检...
  • 1篇上海博物馆
  • 1篇西汉南越王博...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20篇罗涵
  • 4篇丘志力
  • 3篇孔艳菊
  • 3篇李榴芬
  • 2篇曲亮
  • 2篇杨炯
  • 2篇江启云
  • 2篇马越
  • 2篇吴沫
  • 2篇谷岸
  • 2篇孙鸥
  • 1篇麦志强
  • 1篇刘岳
  • 1篇李合
  • 1篇秦社彩
  • 1篇陈瑶
  • 1篇高飞
  • 1篇龚盛玮
  • 1篇徐琳
  • 1篇莫默

传媒

  • 3篇紫禁城
  • 3篇文物保护与考...
  • 2篇故宫博物院院...
  • 2篇中国文物科学...
  • 2篇宝石和宝石学...
  • 1篇文博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博物院
  • 1篇故宫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的对比研究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我国汉代最重要和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两个王侯级墓地,其中丝缕和金缕玉衣是当时南方和中原汉王朝最重要的墓葬玉器之一。两墓出土了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同类器物,对两墓玉器材质、加工工艺和玉材产地...
罗涵
关键词:南越王墓出土玉器玉器文化红外光谱
文献传递
利用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及其参数进行国内软玉产地来源辨识的探索被引量:10
2013年
软玉的成因和产地来源识别是岩石矿物学和古玉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前人已对此作过很多研究,其中稀土元素是研究矿物成因及其地球化学条件的重要工具之一,被认为是进行相关探索的重要方向。采用LA-ICP-MS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江苏溧阳、贵州罗甸等地软玉进行了稀土元素组成测试,结合前人发表的研究数据,利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产地软玉稀土元素含量、模式及其参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其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环境的差异,不同产地的软玉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的特征参数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新疆和田Eu负异常强烈,辽宁岫岩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青海格尔木稀土总量较低,江苏溧阳、贵州罗甸、四川汶川均有Ce负异常等特征可以当作产地的诊断性特征看待;结合软玉主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特征,本文对利用稀土元素差异性进行国内软玉产地来源判识进行了探索。
钟友萍丘志力李榴芬谷娴子罗涵陈瑶江启云
关键词:软玉统计分析稀土元素
养心殿镇物宝匣中木条的种属鉴定与历史考究
2022年
养心殿研究性修缮过程中,位于正脊中央的镇物宝匣向世人展现了明清皇宫建筑中的镇物文化。镇物宝匣是皇宫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匣内常放置多种镇物,其中有机质镇物变化较大。养心殿宝匣内装有金钱、元宝、宝石、丝织物及若干木条。其中木条已老化变黑,难以辨识。本研究通过传统微观结构观察法对其种类进行了鉴定。初步判断木条共5类,分别是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Spreng.、檀香Santalum album L.、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Pierre.、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 Roxb.、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前两种属于香药,后三种属于红木类木材。三种红木的发现,也为嘉庆年间宫廷内使用此三种红木提供了直接证据。结合文献考证,可能是清宫廷内资源利用及官场的腐败等诸多因素,致使修缮官员以木材边角料代替了部分香药、谷物。养心殿镇物宝匣中木条种类的鉴定对揭示清中期宫廷镇物文化、木材的利用及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张国庆罗涵谷岸高飞雷勇
关键词:紫禁城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无损鉴定软玉产地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玉,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玉器产地是玉器文物研究、保护修复和真伪鉴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可用于软玉检测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由于取样损伤文物、定量精度不足、数据分析复杂等问题的限制,难以广泛用于玉器文物产地鉴定。因此,本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无损检测新技术,对和田、青海、俄罗斯、韩国等产地的软玉样品进行了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测试简单、数据处理方便,而且能够对有限的样品进行产地分类,用于玉器文物的材料产地鉴定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为玉器产地无损鉴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谷岸罗涵杨晓丹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软玉无损检测
嵌五色玻璃盆蜜蜡刘海戏蟾盆景的制作工艺和旧修方法研究
2023年
故宫博物院藏嵌五色玻璃盆蜜蜡刘海戏蟾盆景是清宫神仙人物盆景的精品。该盆景出现尘污、构件伤断开粘及缺失、色粉脱落、蜜蜡龟裂等病害,需进行保护修复。X光拍照、X荧光能谱、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检测结果显示,盆景使用蜜蜡、珊瑚、孔雀石、尖晶石、玻璃、螺钿和铜锌合金材料制作;刘海人物和珊瑚树的制作、造景同地台的连接均使用拼嵌、插销并粘接的方法;首次发现前人使用虫胶作为断裂珊瑚枝的充填材料,外层使用曙红混合蜂蜡作为补色材料。本次保护修复在蜜蜡补缺和珊瑚补色时借鉴了旧修方法,为今后同类文物的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罗涵刘瀚文张雪雁曲亮段佩权张毅王雪莹
关键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
广作牙雕:17-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交流被引量:1
2021年
象牙雕刻与玉雕、景泰蓝、雕漆曾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也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的艺术符号之一。17-19世纪期间,广作牙雕是深受西方世界欢迎的中国工艺“国粹”之一,对此,前人已有专著和文章展开过较多的讨论,但是,对于广作牙雕和“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关系的探索仍较薄弱。本文通过对广作牙雕原料来源、技艺特征、源头及外销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广作牙雕海外市场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的关系,提出如下认识:(1)广作牙雕的历史很长,其材料来源既有本地也有外域,唐宋以后,特别是17-19世纪中期,外销牙雕制品所用象牙材料主要是通过以南海为起始通道的“海上丝绸之路”交易获得;(2)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典型器物包括象牙球、象牙提篮、象牙扇、象牙首饰盒、象牙针线盒、象牙名片盒、象牙信插、象牙胸针等,品类相当丰富,尽管在数量上不及外销瓷器之类的外销品,但其材料价值高、雕刻技艺难度大,在艺术性、观赏性及文化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是当时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3)广作牙雕精湛的技艺、式样及装饰纹样既有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也有对海外创新技艺的吸收,并受到其时欧洲消费文化的强烈影响。17-19世纪外销的广作牙雕实际上是广府工匠参照海外客户的需要,进行工艺设计融合和定制生产的产品(ODM),是中国能工巧匠技艺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4)17-19世纪广作牙雕对外贸易的成功,显示工艺产品跨文化交流、互鉴,是其可以有效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要素,甚至可能是关键要素之一,为当今我国其它材质的宝玉石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典型范式。
丘志力薄昊楠杨炯杨炯罗涵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交流
中国彩色宝玉石使用的三次高潮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关系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的大量考古发现并结合文献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3次高潮的形成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使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汉魏时期,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包括蓝色绿松石、青金石、红色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第二次高潮延续在唐宋(辽),考古发现的彩色宝石除了第一次高潮常见宝石外,出现了真正的红宝石、蓝宝石和托帕石;第三次高潮主要出现在明清,重要的彩色宝石种类包括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青金石、碧玺和绿色翡翠。第一次爆发和中国人沿北方丝绸之路对中亚的探索及其文化交流有关;第二次爆发则和唐宋时期非常频繁的中西方贸易及互动性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有关;第三次爆发的原因比较复杂,分别和明朝主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中国通往西方之门及清朝被西方用武力打破封闭,西学东渐,导致西南丝绸之路带来绿色翡翠打破本来由和田玉主导的白玉文化有关,前期是中国主动和国外进行商品贸易的产物,后期则是外国坚船利炮带来的副产品。考古证据显示,中国古代彩色宝玉石文化的形成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互动的结果,但古代多数重要的彩色宝石主要来自境外,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首符次德的彩色宝玉石文化是一种舶来文化。
莫默丘志力张跃峰李榴芬吴沫罗涵
关键词:出土文物文化交流
清代宫廷珍宝材料的种属鉴定、分类及病害特征研究
2022年
清代宫廷珍宝器物、建筑装饰、园林造景中所用的珍稀材料品类丰富、名目繁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档案中珍宝材料名称并结合文物实物的无损检测结果,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故宫珍宝材料的主要类别。根据化学成分以及同生命体的关系可将故宫珍宝材料划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包括宝石类、玉石类、金属类和人工烧制材料类;有机材料根据有机体的属性可划分为与动物相关的牙骨类、角甲类、皮毛类、羽毛类、珠贝类,与植物相关的木质部类、木叶皮类、果核类、树胶质类。同时根据文物修复实例归纳了各类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常见用法和病害情况,为今后相关珍宝文物的保护修复操作提供参考。
罗涵
关键词:拉曼光谱红外光谱
西汉早期出土金缕和丝缕玉衣部分玉料材质及其加工工艺特征管窥被引量:4
2012年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是我国汉代最重要和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两个王侯级墓地,两墓出土的丝缕和金缕玉衣是当时南方和中原汉王朝最重要的墓葬玉器之一。通过上手观察、显微镜拍照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漫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技术对广州南越王墓及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部分玉片的质材和加工工艺进行了观察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地玉衣的玉料均主要为透闪石质,从现存玉衣颜色及玉质结构上看,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玉料来源单一且玉质明显好于南越王墓,南越王墓玉料具有多来源的特征,玉衣中的"假玉"可能来自粤西。从南越王墓玉衣片部分切割痕迹判断,南越王墓所使用的切割工具可能接近当时的最高水平,也可能存在中原交换来源的玉材,无法排除南越王墓玉衣全部或部分在当地制作的可能;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玉衣加工工艺特征明显不同,显示两地玉衣系由不同"玉作"体系加工完成,汉代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玉作体系,工艺水平参差不齐。
罗涵李琳娜丘志力李银德陈灿强龚盛玮崔亚平麦志强
关键词:玉料西汉南越王墓
曲阳汉白玉石造像的保护修复
石苏老虎等造观世音菩萨立像的保护修复,满足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文物原状及信息;除加固外,所有处理均具有可再处理性;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均有相关文献及案例支持。同时在保证文物安全及遵守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多次与保管、展览部门沟...
窦一村王露罗涵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