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建鹏

作品数:68 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气温
  • 7篇污染
  • 6篇登革热
  • 6篇气候
  • 6篇温度
  • 5篇寿命损失年
  • 5篇气候变化
  • 4篇时间序列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死亡率
  • 4篇健康
  • 4篇发病
  • 3篇疫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预警
  • 3篇时间序列分析
  • 3篇气象
  • 3篇吸烟

机构

  • 64篇广东省疾病预...
  • 18篇暨南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广东药科大学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广州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珠海市疾病预...
  • 3篇桂林电子科技...
  • 3篇吉林省疾病预...
  • 3篇佛山市疾病预...
  • 2篇广西体育高等...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寄生虫...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增城市疾病预...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作者

  • 64篇肖建鹏
  • 54篇马文军
  • 51篇刘涛
  • 35篇曾韦霖
  • 24篇李杏
  • 19篇林华亮
  • 14篇许晓君
  • 14篇罗圆
  • 13篇许燕君
  • 8篇张永慧
  • 7篇刘涛
  • 6篇胡梦珏
  • 6篇宋铁
  • 5篇吴为
  • 5篇孟瑞琳
  • 4篇康敏
  • 3篇梁自勉
  • 3篇钟豪杰
  • 3篇陈思秇
  • 3篇周脉耕

传媒

  • 23篇华南预防医学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环境与职业医...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2017环境...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和珠海市气温对居民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估气温对居民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珠海市居民逐日死亡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人群YLL风险的累积效应,以及广州和珠海市在高温(0~1 d)和低温(0~13 d)时对人群YLL累积风险大小。结果广州和珠海市日均YLL值分别为1928.0和202.5;两市气温与YLL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热效应表现急促,当天达到最大值;冷效应出现相对缓慢,滞后5d达到最大效应,持续时间约2周;低温对人群的总效应大于高温;广州市低温对男性影响大于女性;两市高/低温对≥65岁人群的YLL风险均大于<65岁人群,患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的YLL风险大于患心血管疾病人群。结论广州和珠海市高/低温均导致居民的YLL风险增加,其中低温影响更大。老年人及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者为脆弱人群。
李志浩许燕君林国桢李德云刘涛林华亮肖建鹏曾韦霖李杏马文军
关键词:气温寿命损失年
老年人高温热浪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评价对老年人开展预防高温热浪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类随机对照试验,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28个社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然后将抽取的社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以≥60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干预组采用8种健康教育方式在夏季进行3个月热浪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相同问卷收集信息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控制家庭人均月收入、安装空调、饮酒、基础疾病史和时间效应后,干预组热浪风险感知平均得分升高1.62分,对照组升高0.5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P=0.006);干预措施的效果也体现在两组因慢性病入院的差异上,干预组最近3个月因慢性病加重去过医院住院或就诊由干预前32.39%(46/142)下降至干预后28.87%(41/142),对照组由干预前26.28%(41/156)上升至干预后的36.53%(57/156);热浪知识得分、热浪适应性行为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老年人对热浪的健康风险感知,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群在热浪期间因慢性病加重而引起的就诊住院。
马文军林巧绚林华亮刘涛曾韦霖肖建鹏李杏罗圆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教育混合效应模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湖北省输出风险评估被引量:31
2020年
目的评估湖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输出风险及其他各省从湖北输入疫情的风险。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14日我国各省报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病例;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和百度迁徙指数,对各省累计报告病例数和湖北迁出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评估湖北疫情输出风险和其他省疫情输入风险。结果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9970例,其中湖北37884例。湖北平均每天迁出至其他省的指数为312.09,武汉和湖北其他市分别为117.95和194.16。各省累计报告病例数与湖北、武汉及湖北其他市迁出至各省的人口迁徙指数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4和0.81;湖北、武汉及湖北其他市人口迁出分别可解释线性模型71.2%、70.1%和66.3%的变异。湖北高输出风险时间集中在1月27日前,其中1月23日前的疫情输出风险主要来源于武汉,之后主要来源于湖北其他市。疫情输入风险排前3位的是湖南、河南和广东,累计风险指数分别为58.61,54.75和49.62。结论我国各省疫情主要由湖北输入引起,湖北限制人口流出、各省加强对湖北省迁入人员的检疫,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各省(除湖北)疫情持续传播风险。
胡建雄何冠豪刘涛肖建鹏容祖华郭凌川曾韦霖朱志华龚德鑫殷李华万东华曾丽连马文军
关键词:人口迁徙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臭氧引起居民死亡风险的时空分布及其修饰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臭氧(O3)对居民死亡风险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时空分布的修饰因素。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选择广州、东莞、佛山、江门和肇庆市为研究点,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2013—2014年期间每日非意外死亡数据,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每日大气O3浓度,从广东省气象局获得每日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分析全年、冷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暖季(5—10月)中Lag 02(滞后2 d)期间O3平均浓度上升(10μg/m3)引起的超额死亡风险(ER),采用Meta分析对多城市的结果进行合并,并采用Meta回归探讨年平均O3浓度、老年人口(〉65岁)比例和人均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不同城市之间O3效应差异的影响。结果 2013—2014年期间广州、东莞、佛山、江门和肇庆市每日平均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为136.2、29.5、9.3、77.2和18.9例;大气O3日平均浓度分别为57.0、71.9、53.9、53.9和64.6μg/m3。全年分析发现,广州、东莞、佛山、江门和肇庆市大气O3浓度每增加10μg/m3引起居民死亡风险的ER分别为0.37%(95%CI:0.07%~0.66%)、0.44%(95%CI:-0.11%~0.99%)、-0.05%(95%CI:-1.08%~0.99%)、0.21%(95%CI:-0.23%~0.66%)和0.65%(95%CI:-0.09%~1.40%)。Meta分析合并的ER值为0.35%(95%CI:0.14%~0.56%),并且冷季(ER=0.51%,95%CI:0.20%~0.83%)的合并效应高于暖季(ER=0.22%,95%CI:-0.07%~0.51%)。Meta回归分析发现O3的死亡效应与各城市的日平均O3浓度和老年人的比例呈正相关,与人均年收入和开支水平呈负相关,但是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3可增加居民的死亡风险,冷季效应高于暖季,且不同城市间的O3健康效应差别明显,大气O3平均浓度、老年人比例和收入水平对O3效应的修饰效应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涛曾韦霖林华亮肖建鹏李杏许燕君许晓君柯维夏马文军
关键词:空气污染臭氧
广州市孕妇PM_(2.5)暴露对其孕晚期尿和血中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2021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孕妇PM_(2.5)暴露与其孕晚期尿和血中白细胞水平的暴露反应关系,明确其易感暴露窗口。方法根据前期在广州建立的一项出生队列研究(PEOH研究),采用时空土地利用回归模型估算孕妇从怀孕前13周至其孕晚期采样周的每周PM_(2.5)暴露水平。分别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嵌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估计孕妇每周PM_(2.5)暴露与其尿白细胞阳性风险和血白细胞计数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本次研究纳入了3753名孕妇。孕妇在第20~27孕周PM_(2.5)暴露与尿白细胞阳性呈正相关,且在第24孕周效应最强,PM_(2.5)每增加10μg/m^(3),HR为1.030(95%CI:1.007~1.054)。孕妇在孕前第5周至第6孕周的PM_(2.5)暴露与血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且在末次月经当周效应最强,PM_(2.5)每增加10μg/m^(3),血白细胞计数增加0.22%(95%CI:0.10%~0.35%)。结论孕妇孕期暴露于PM_(2.5)与孕晚期尿白细胞阳性风险升高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有关,易感暴露窗口分别为第20~27孕周和孕前第5周至第6孕周。
陈邓周董墨染刘欣王嘉琪李旋马文军肖建鹏刘涛
关键词:PM血白细胞尿白细胞出生队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慧应急发展探讨被引量:15
2021年
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应急新模式,旨在解决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快速响应机制、多部门统一协调协作、信息交互流程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应急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领域应对与处置能力。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法,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国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智慧应急发展现状,准确梳理了我国卫生应急管理的需求、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智慧应急体系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实现技术途径。研究建议,规划实施卫生应急国家生物综合监测预警建设重大工程,制定和修订新型智慧化卫生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持应急管理机制的数据融通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智慧化卫生应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医防融合”,高水平建设我国预防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网络。
姚建义金雅玲汤晓勇吴家兵侯赛刘晓青张天琛宋铁肖建鹏刘剑君
关键词:监测预警
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YLL)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为气象健康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区(县)逐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非线性滞后模型和多变量Meta分析方法分析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基于该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本研究按不同死因中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总人群平均每日YLL率为23.6人年/10万,日均体感温度为15.7℃。不同人群体感温度与YLL率暴露反应关系均呈“U”形曲线,由体感温度导致老年人的YLL率远远高于年轻人。日均超额死亡数也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上升。结论基于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利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经验证预警效果良好。本研究为建立气象健康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陈思齐俞敏周脉耕周纯良肖义泽黄飚许燕君赵亮胡建雄许晓君刘涛肖建鹏曾韦霖郭凌川李杏马文军
关键词: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肠道寄生虫虫卵识别模型研究
2023年
目的构建肠道寄生虫卵的粪检显微图像数据集,建立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为肠道寄生虫疾病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显微镜和数码相机采集12种肠道寄生虫虫卵显微图像,经预处理后对虫卵的类别和位置进行标注,形成粪检显微图像数据集。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作为框架,对标定框回归、分类、掩膜进行训练,并评估其性能。结果构建的图像数据集共6299张图片,涵盖了10944个虫卵图像。经测试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0.20%,12种虫卵的准确率为58.65%(曼氏迭宫绦虫卵)~100.00%(蛲虫卵)。结论构建肠道寄生虫卵的显微图像数据集和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肠道寄生虫卵显微图像的识别模型可为寄生虫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殷李华胡建雄方悦怡容祖华黄栩滨何冠豪江芷莹肖建鹏刘涛马文军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卵
广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及其空间异质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3个省份)共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2018年、安徽省2009-2015年和吉林省2013-2018年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通过Meta分析合并不同城市的结果,采用Meta回归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3个省份46个城市的每日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总体上呈非线性关系,广东省和吉林省的发病风险关系相似,即随体感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安徽省的发病风险随体感温度上升先增加,在18.1℃达峰值后下降。不同体感温度的滞后作用不同,较高体感温度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经纬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可能是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原因。结论体感温度是一个同时评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3种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升高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空间异质性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因素有关。
孟浩蓉赵庆龙黄飙肖建鹏刘涛朱志华龚德鑫万东华黄存瑞马文军
关键词:手足口病体感温度空间异质性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风险评估与预警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估广东省各市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输入风险,并进行短期风险预警。方法获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其他各省报告病例数及百度迁徙指数,计算广东省各城市的累计疫情输入风险指数,对输入风险指数与病例报告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滞后时间,最后根据风险指数划分疫情输入风险等级。结果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47例,90.0%的病例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平均每天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为44.03。在各市的输入风险来源中,湛江市的最大风险来自海南省,其他市均来自湖北省,广东省的相邻省份也有较大影响。广东省滞后4 d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与每日新增病报告例数的相关性最高(r=0.73)。各市累计4 d的风险预警显示,未来4 d东莞、深圳、中山、广州、佛山和惠州市具有高输入风险,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38.85、21.59、11.67、11.25、6.19和5.92,最高风险仍来源于湖北省。结论广东省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邻近省份是输入疫情的主要省份。
胡建雄刘涛肖建鹏何冠豪容祖华殷李华万东华曾韦霖龚德鑫郭凌川朱志华曾丽连康敏宋铁钟豪杰何剑峰孙立梅李艳马文军
关键词:风险评估预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