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文言

作品数:8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大豆
  • 4篇原生质
  • 4篇原生质体
  • 4篇原生质体培养
  • 4篇植株
  • 4篇质体
  • 2篇育种
  • 2篇植株再生
  • 1篇再生植株
  • 1篇收获前
  • 1篇胎发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生
  • 1篇培养基
  • 1篇配合力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发芽
  • 1篇转基因
  • 1篇转基因植株
  • 1篇子叶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肖文言
  • 6篇王连铮
  • 2篇王岚
  • 2篇颜清上
  • 2篇裴颜龙
  • 1篇叶兴国
  • 1篇李强
  • 1篇傅玉清
  • 1篇赵荣娟
  • 1篇徐风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油料

年份

  • 1篇2006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及遗传转化的研究
肖文言
优质、高产大豆育种的研究被引量:36
2006年
1991至2005年先后作大豆有性杂交620个,同时结合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共育成13个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南部、陕西省和四川省推广,其中中黄13、中黄17、中黄19、中黄20和中黄22等5个品种被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累计推广面积在30多万公顷。2004年中黄13在山西省襄垣县良种场经专家组实收667m2产量达312.4kg。
王连铮王岚赵荣娟傅玉清李强颜清上裴颜龙叶兴国肖文言
关键词:大豆育种
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配合力的研究被引量:17
1993年
选用5个收获前穗发芽敏感性不同的白皮小麦亲本品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了发芽敏感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前种子发芽敏感性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而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亲本品种发芽敏感性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方差则有时显著,有时不显著;白皮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以及春化夏播F_1植株上的种子,都可用来进行配合力测定;亲本本身的发芽敏感性与其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在小麦抗穗发芽育种中,双亲的抗性都不应忽视;发芽敏感性的遗传力中等到高。
肖文言徐风
关键词:小麦种子发芽配合力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4年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肖文言,王连铮(中国农业科学院100081)大豆原生质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栽培大豆(GlycinemaxL,)原生质体培养,自Schenk和Hildebrandt(1969)由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细胞游离原...
肖文言王连铮
关键词:大豆育种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经胚胎发生高频率再生植株被引量:16
1993年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如Kao(1970)和Miller等(1971)从悬浮培养的大豆细胞分离出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了愈伤组织。但在以后的多年中进展不够大。据报道,已从幼荚子叶、幼苗根、叶肉组织和悬浮培养细胞等外植体游离出原生质体,经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并进行了大量的分化研究,但最终都未能得到再生植株。
肖文言王连铮
关键词:大豆原生质体胚胎再生植株
大豆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1997年
通过农杆菌介导、电击、花粉管通道与微注射及基因枪等方法进行的大豆遗传转化研究分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的已获得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后代材料,但各种转化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转化频率偏低的问题。本文综述大豆遗传转化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肖文言王连铮颜清上
关键词:大豆转基因植株
大豆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被引量:22
1994年
本文研究了13个栽培大豆(Glvcine max L.)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能力。从大豆幼荚子叶酶解游离原生质体,用Gellan Gum进行珠状包埋,悬浮在含2,4-D 0.1-0.2mg/L,BA0.5-1.0mg/L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培养3天后开始第一次分裂,以后持续分裂。供试基因型间的10天植板率差异显著,变幅为33-67%。30天内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各供试基因型50-60天内都能形成1-2mm大小的愈伤组织。把这种小愈伤组织转到含2,4-D 0.3mg/L,BA0.5mg/L的MSB固体培养基上,促使其进一步生长。再转入附加NAA 5.0mg/L,BA0.5mg/L,KT0.5mg/L和3%蔗糖的MSB分化培养基上,在黄色脆硬的瘤状愈伤组织表面可分化出胚状体,胚状体在含NAA 1.0mg/L和KT0.5mg/L的MSB培养基上可发育成再生植株。供试品种泗豆11号和铁丰8号都已得到再生植株。
肖文言王连铮
关键词:大豆培养基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
亚洲地区大豆加工与利用概况
1996年
亚洲地区大豆加工与利用概况肖文言,王岚,裴颜龙,付玉清,王连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北京100081)由亚洲大豆协作网(TheAsianSoybeanNetworU组织的亚洲地区大豆加工与利用专家顾问组会议,于1996年1月8~12日在泰国国家会议中...
肖文言王岚裴颜龙付玉清王连铮
关键词:大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