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发性肝病患者抗HAV-IgM感染状况的分析
- 2000年
- 李雄郭振华陈青锋肖萍潘竞宏
- 关键词:HAV肝病患者甲型肝炎自限性疾病病情加重
- 甘肃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抗-HCV的检测被引量:6
- 1995年
- 本文采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我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表明;健康人群抗-HCV 阳性率为 5.2%,存在 HCV无症状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职业供血员中 HCV感染严重.两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 30.1%和 71.8%;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 20.7%,表明输血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各类肝病中抗-HCV阳性率为21.1%,存在HBV和HCV的重叠感染;在孕妇和新生儿中检出抗-HCV阳性者,提示HCV有经母婴传播的可能.
- 郑邦德肖萍郭振华杨彦麟刘逢举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酶联免疫测定
- 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V标志的影响被引量:20
- 1994年
- 观察了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HBV标志的影响。治疗结束后半年,治疗组HBsAg、抗-HBc,HBeAg和PHSA-R的阴转率分别为60%,0,23.1%和18.8%。抗-HBs无1例阳转,无1例HBV标志全部阴转者。对照组分别为3.9%,0,19.3%和16.3。亦无1例产生抗-HBs。两组HBV标志的转换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对清除和抑制HBV无明显效果。
- 郑邦德刘逢举肖萍谢晨杨彦林郭振华
- 关键词:猪苓多糖乙型肝炎疫苗
- HDV感染的血清和肝组织学标志与HBV复制的关系被引量:1
- 1992年
-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后对宿主体内HBV的复制有何影响报道不一。本文通过检测肝组织及血清标本两种病毒的感染标志,对其相互关系进行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一、血清:84例HDV感染标志阳性患者及150例HDV感染标志阴性对照组患者血清中,除1例HDV标本阳性者血清未检出HBV标志,其余HBsAg均阳性。检查血清HDAg、抗-HDIgM的ElA试剂盒。
- 刘逄举王立荣段中平肖萍杨彦麟
-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肝组织血清
- 肝炎后肝硬化150例血清学分析
- 1996年
- 本文对150例肝炎后肝硬化(CIR)患者的血清标本回顾性地检测了HBV、HCV及HDV感染标志,结果HBV感染率为100%,HCV感染率为39.3%,HDV感染率为42.0%,有62.7%CIR患者重重叠感染了二种以上肝炎病毒。其中二重感染率:HBV/HCV20.7%,HBV/HDV23.3%,三重感染率为18.7%,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或P<0.05)。结果提示,HBV、HCV和HDV感染与肝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导致肝病加重。
- 杨晶杨彦麟王华信陈青峰肖萍
- 关键词:肝硬变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血清学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临床意义探讨
- 1994年
- 应用第二代抗─HCV酶免疫试验检测了194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抗─HCV阳性率为23.2%,其中,重型肝炎(SH)者为44.4%、原发性肝癌(PHC)者为37.5%、肝硬化(CIR)者为36.6%、慢活肝(CAH)者为26.1%、慢迁肝(CPH)者为16.7%、急性肝炎(AH)者为7.1%、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的为6.7%,提示肝病越严重,其抗─HCV的阳性率就越高。还发现重叠感染HCV的乙型肝炎患者之HBV复制率较低。
- 杨晶陈青锋王华信杨彦麟肖萍郭振华安平谢晨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血清
-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检测艾滋病病毒基因方法建立与应用
- 1993年
- 人体感染HIV后,多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仅部分人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对HIV感染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免疫学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阳性或可疑标本再用蛋白印迹(WB)法确认,都是通过检测HIV抗体而间接测知HIV的存在。而HIV感染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数周至数月)才能检出抗体,少数病人甚至HIV抗体阴转,使上述方法难以早期、准确地作出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能够直接检测HIV特异性基因片段,较免疫学方法能更早、更准确地作出诊断,对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 谢晨刘逢举田庚善肖萍郭振华郑邦德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艾滋病病毒基因
- 兰州地区乙肝病毒基因亚型的感染情况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调查兰州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情况及其和性别、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用PCR 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法对 88例兰州地区慢性无症状携带者 (AsC)及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炎后肝硬化 (HLC)的HBVDNA进行基因分型 ,并用酶免疫法 (EIA)测其血清标志物 (HBV M )。结果 :兰州地区基因型C型 67 0 % ,B型 12 5 % ,B、C混合型18 2 % ,其他型 2 3 %。男、女性感染HBVDNA构成比存在差异 ,HBeAg阳性率C型较B型高。结论 :兰州地区的基因型以C型为主 ,乙肝病毒基因亚型易感性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不同基因亚型感染可形成不同的血清标志物。
- 李天一陈青锋肖萍郭振华杨彦麟高评
- 关键词:乙肝病毒基因分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
- 慢性乙肝血清抗体阳性患者中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研究
- 2001年
- 谢晨陈青锋肖萍郭振华杨彦麟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学前C区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分型研究
- 2001年
- 陈青锋郑邦德肖萍张天泰扬彦鳞郭振华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