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容
- 作品数:55 被引量:336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用锥形束CT测量下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
- 在实际放射治疗中常有分次间病人的摆位误差和解剖形态发生变化,以及分次内器官运动,从而导致实际传递的剂量分布出现边缘模糊,使剂量梯度变缓。这种偏差将导致肿瘤边缘的漏照射或者危及器官的过量照射,从而降低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增加...
- 张秀春胡彩容陆军柏朋刚
- 关键词:摆位误差
- 锥形束CT基于六自由度床的校位精度分析
- 目的:检测并分析锥形束CT(CBCT)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中的机械稳定性,及其联合六自由度床(Hexapod Robot Treatment Fable,HRTT)使用时的校位精度。方法:测量XVI(X-ray...
- 胡彩容陆军张秀春吴君心潘建基
- 关键词:CBCTIGRT
- 文献传递
- 食管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六维配准范围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放射治疗(IGRT)时的六维最佳配准范围。方法20例食管癌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岁。病灶部位食管胸上段2例,食管胸中段18例。在IGRT的摆位误差纠正前,行锥形束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BCT)图像扫描,并选取不同的配准范围与计划CT图像进行图像配准。以手动配准为基准,比较使用骨配准方式对4种配准范围:椎体、椎体+棘突、椎体+肺尖、椎体+棘突+肺尖等的配准结果的差异。结果用4种配准范围进行配准与手动配准比较,在平移方向上的Z轴平移中椎体配准最差,其余相似。平均差异的幅度以椎体+棘突+肺尖配准为最小。在旋转方向的X轴旋转中,椎体+棘突+肺尖配准有优势,其余各种方法均相似。差异的幅度从小到大为椎体+棘突>椎体+棘突+肺尖>椎体>椎体+肺尖配准。结论食管癌骨配准时最佳的配准范围是椎体+棘突+肺尖。
- 李建成王笑良胡彩容程文芳赵云辉潘建基
- 关键词:食管癌
- 锥形束CT联合六自由度床的校位精度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检测并分析我院引进的医科达图像引导放疗系统的锥形束CT(CBCT)的机械稳定性,及其联合六自由度床(HRTT)在放疗摆位时的校位精度.方法 测量X射线容积图像(XVI)系统的机械稳定性和重复性;研究可动部件(千伏级射线探测板和源方向球管支臂)的伸缩对XVI图像匹配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骨配准和灰度值配准的精度;测量并分析HRTT在线性方向(x、y、z)和旋转方向(u、v、w)的校位精度.结果 XVI系统自身在线性和旋转方向上的重复性偏差分别≤0.4 mm和≤0.3°,说明该系统有较好的机械稳定性.HRTT联合XVI系统的总平均校位精度在线性方向和旋转方向分别≤0.6mm和≤0.4°.同时研究发现灰度值配准在精度上高于骨配准.结论 XVI系统的图像采集和配准过程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和较好的重复性;HRTT校正线性和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具有较高精度,其空间六自由度的校位功能结合CBCT技术的图像功能实现了图像引导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 胡彩容陆军张秀春吴君心潘建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脉冲式低剂量放疗模式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初探
- 目的 对脉冲式低剂量放疗(PLRT)模式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使用电离室和MapCheck2分别测试加速器在0°、90°、180°和270°时的MU线性以及在小MU和低剂量率条件下的...
- 胡彩容
-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吞咽功能保护的前瞻性研究
-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技术对鼻咽癌患者吞咽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将90例鼻咽癌病人,分成保护吞咽结构调强组(IMRT-P)、常规调强组(IMRT-C)和二维常规放疗组(2D-CRT)每组30例.比较三组吞咽功能损伤...
- 徐鹭英林冯杰邱素芳胡彩容林少俊陆军
- 不同能量在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IMRT)设计中不同能量的X线对肿瘤计划靶区PTV及危及器官的影响,探寻更适合的能量。方法:选择42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38.0 m治疗计划系统,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MVX线和10 MVX线两种能量,在相同布野方案和优化参数情况下分别进行IMRT计划设计并进行剂量学比较。比较的参数有:PTV的95%体积的剂量(D95)和5%体积的剂量(D5)、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双肺的500 cGy、1000 cGy、2000 cGy、3000 cGy剂量体积(V5,V10,V20,V30)和平均剂量(Dmean),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和3000 cGy、4000 cGy剂量体积(V30、V40)等。结果:在靶区剂量参数方面,6 MVX线计划组与10 MVX线计划组PTV的Dmean、HI、CI、D95、D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危及器官,心脏的Dmean、V30,脊髓的Dmax,双肺的V20、V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正常组织B-P的V20、V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食管癌调强计划中,采用10 MVX线计划组的调强计划与6 MVX线计划组的靶区剂量分布相似,但心脏、脊髓、肺和皮肤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较低。
- 陈开强胡彩容陈俊强李奇欣张秀春
- 关键词:食管肿瘤调强放疗剂量学
- 3种图像模式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kV级平面摄像(kVplanar)、kV级锥形束CT(CBCT)3种图像模式在影像引导放疗(IGRT)中摆位误差的精度。方法通过在计划系统的模体CT图像上模拟25组摆位偏差,生成25组DRR参考图像和25组三维CT参考图像,分别与模体在原点位置获取的EPID,kVplanar和CBCT3种图像模式进行图像配准和摆位误差的测量,检测并比较3种图像模式在摆位误差测量中的精度。结果共读取675组残留误差,3种图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残留误差的平均值在z、y、z方向上均〈1mm,CBCT的灰度值配准精度〈0.1mm,kVplanar图像在手动配准时其测量摆位误差的精度好于EPID(〈0.65mm),在自动配准方法时与EPID具有同等的精度。结论医院IGRT系统的3种图像模式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CBCT为首选,结合图像质量、成像剂量和配准精度等因素,kVplanar优于EPID。
- 胡彩容张秀春陆军蔡勇君吴君心潘建基
- 关键词:影像引导图像模式配准精度
- 宫颈癌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根治性放疗技术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剂量学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拟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制订常规盆腔4野盒式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适形照射计划(常规放疗组)和调强放疗计划(IMRT组),比较两者靶区及危险器官受量。结果:IMRT计划PTV适形度优于常规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计划相比,IMRT计划的膀胱D50下降11%,直肠D50下降13%,小肠D50下降20%,脊髓D1cc受照剂量下降16%。结论:对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行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来说,IMRT计划较常规盆腔4野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5野适形照射计划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 冯梅郭爱华蔡勇君胡彩容钟沛霖李秀华游岚瑛
-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治疗剂量
- 应用锥形束CT探讨下腹部肿瘤患者在治疗中的体位移动
- 目的:最近几年,基于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为具有高几何精度、高剂量精度、高剂量适形度等特点的IMRT技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进而带动了新型图像系统(如CBCT)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 陆军胡彩容张秀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