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梅 作品数:74 被引量:411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止眩颗粒对瘀血阻络复制的家兔CSA模型TCD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止眩颗粒对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模型TCD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瘀血阻络的方法在家兔左侧颈夹肌及头夹肌内注入瘀血9ml,造成局部气血运行受阻,椎动脉供血不足,复制CSA模型。胃肠灌注止眩颗粒、西比灵,通过经颅骨多普勒(TCD)观察药物对模型的影响及作用。结果:止眩颗粒组、西比灵组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速度(PEAK)较CSA模型组2周明显增快,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4周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止眩颗粒组BA的平均血液速度(MEAN)、舒张期血液速度(DIAS)与模型组4周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止眩颗粒组LVA、RVA的PEAK、DIAS、MEAN较模型组2周、4周明显增快,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西比灵LVA的PEAK、DIAS与模型组2周比较,RVA的DIAS、MEAN与模型组2周、4周比较,明显增快,有显著性差异。止眩颗粒组BA的MEAN、LVA的PEAK较西比灵组明显增快,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止眩颗粒是通过扩张家兔BA、LVA、RVA,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速度,显著改善脑循环来发挥疗效的,在对家兔TCD的改善上优于西比灵。 胡晓梅 杨松涛 郑重 温国伟 田永军 张翔关键词:家兔 中药治疗 从温病理论浅议埃博拉出血热 被引量:1 2015年 目前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暴发流行,且仍有继续散播的趋势,危害巨大,致死率极高,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现代医学对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研究,中医温病学对传染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采用温病学理论指导埃博拉出血热的研究与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刘西洋 吴文军 唐旭晨 胡晓梅 邢静 张先元 冯全生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出血热 温病理论 针灸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76例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针灸综合治疗。结果:本组76例,治愈64例,占84.2%;好转12例,占15.8%,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综合治疗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确,值得临... 唐旭晨 张虹 胡晓梅 杨雪艳 王永霞 袁野关键词:带状疱疹 围刺法 拔罐 针灸 漏芦黄酮对成骨细胞的体外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考察中药漏芦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细胞毒性。方法:用M TT比色法,通过测定各药物组活细胞OD值(optica l dens ity,OD)间接计算出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进而考察细胞毒性大小。结果:在0.09%到1.92%的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与细胞抑制率呈负相关。结论:漏芦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有一定细胞毒性。 吕文科 沈骅睿 胡晓梅关键词:漏芦 黄酮 成骨细胞 细胞毒 甘松提取物不同部位组合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阿托品阴性对照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组(简称Ⅰ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简称Ⅱ组)、甘松水提物高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Ⅲ组)、甘松水提物低剂量加挥发油低剂量组(简称Ⅳ组)及西沙必利阳性对照组,一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不同药物组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阴性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药物的小肠推进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甘松不同提取部位组合灌胃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何跃 杨松涛 唐建军 胡红涛 董小鹏 王力 胡晓梅关键词:小肠推进 灌胃给药 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2007年 对甘松抗菌消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蒙花苷、熊果酸、二十八烷醇、Kanshone A、Nardosinonediol、Nardosinone、马兜铃烯-9-β-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前三个化合物为首次分离得到,蒙花苷和熊果酸为甘松抗菌消炎有效成分。 张旭 兰洲 董小萍 邓赟 胡晓梅 彭腾 郭平四种中药多糖对成体大鼠肝脏干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地黄多糖、车前子多糖、淫羊藿多糖及菟丝子多糖对成体大鼠肝脏干细胞生长、分化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喂养含3'-甲基二甲胺基偶氮苯(3'-Me-DAB)饲料4周的SD大鼠肝脏,通过灌注消化、梯度离心等... 余文景 杨松涛 胡晓梅关键词:地黄多糖 车前子多糖 淫羊藿多糖 菟丝子多糖 干细胞 家兔椎动脉型颈椎病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经颅多谱勒检测 被引量:17 2000年 目的 :研究单侧颈椎肌肉纤维化孪缩、单侧椎动脉 (VA)纤维化阻滞后 ,基底动脉 (BA)、左右侧VA(LVA、RVA)血液变化和丹参注射液胃肠灌注后的恢复过程。方法 :选取家兔58只 ,将775注射液注射至左侧3~5颈椎横突侧面 ,分别于造模前、后2 ,4,6,8周以颈多谱勒 (TCD)测定双侧VA、BA血流平均速度 (Vm)、博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 ;于造模后第6周随机选择6只动物 ,以丹参注射液灌胃2周 ,再次测定TCD。结果 :造模后BA和双侧VA的Vm递减 (P<0.01) ,使用丹参后BA的Vm恢复至造模前水平 (P<0.05) ;造模后LVA的Pi、Ri和BA的Ri递增 (P<0.01) ,使用丹参后未见恢复 (P<0.01) ,与造模8周未见使用丹参比较有明显改善 (P<0.01或0.05)。结论 朱明双 郑重 黄勇 胡晓梅 杨松涛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001年 为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 ,取健康SD大白鼠 6 0只 ,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 ,每组 12只 ,采用改良Allen氏装置 ,以 2 88g·cm 1能量造成T9~T11节段脊髓不完全损伤的动物模型。以脊髓神经功能 (CBS计分 )、运动诱发电位、辣根过氧化酶 (HRP)示踪、组织形态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组脊髓神经功能CBS值明显下降 ,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明显提高 ,脊髓轴浆运输能力改善 ,髓鞘、神经元细胞结构恢复理想。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可以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促进神经元及损伤神经纤维的修复。 李保林 何洪阳 郑重 周逸新 许利平 胡晓梅关键词:实验性脊髓损伤 截瘫 加味补阳还五汤 脊髓神经功能 响铃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响铃草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95%乙醇提取物用不同的溶剂萃取,萃取物上硅胶柱,反复进行柱色谱分离,用光谱方法对分离所得的单体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催吐萝芙木叶醇(3-氧化-6-羟基紫罗兰醇,Ⅰ)、染料木素(Ⅱ)、对羟基苯甲酸(Ⅲ)、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Ⅳ)、硬脂酸(Ⅴ)、二十八烷醇(Ⅵ)、β-谷甾醇(Ⅶ)、β-胡萝卜苷(Ⅷ)、豆甾醇(Ⅸ)、Δ5,22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结论该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旭 龙飞 邓赟 彭腾 李莹 董小萍 胡晓梅关键词:染料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