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玉

作品数:29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献血
  • 6篇献血者
  • 6篇基因
  • 3篇血型
  • 3篇血液
  • 3篇梅毒
  • 3篇梅毒感染
  • 3篇免疫
  • 3篇基因测序
  • 3篇供血机构
  • 3篇表面抗原
  • 3篇采供血
  • 3篇采供血机构
  • 3篇采血
  • 3篇测序
  • 2篇单采
  • 2篇单采血小板
  • 2篇单体型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研究

机构

  • 29篇安徽省血液中...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9篇胡晓玉
  • 13篇吕蓉
  • 10篇金惠新
  • 9篇王超
  • 9篇吴学忠
  • 7篇吴君胜
  • 6篇赵阳
  • 6篇於娟
  • 5篇李素萍
  • 5篇程卫芳
  • 4篇周学勇
  • 4篇蒋菲菲
  • 3篇王震
  • 2篇庞霄
  • 2篇李婧美
  • 2篇盛琪琪
  • 2篇刘婷婷
  • 2篇张云
  • 1篇张进军
  • 1篇黄婕

传媒

  • 9篇临床输血与检...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36抗原缺失Ⅰ型4种碱基突变及蛋白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CD36抗原缺失Ⅰ型基因突变对其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了解CD36抗原缺失Ⅰ型基因突变与蛋白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对血小板CD36抗原缺失Ⅰ型的DNA进行PCR扩增exon3~14等12个外显子的片段并测序。整理获得的DNA序列与CD36基因野生型序列比对,确认12个外显子的起止点并拼接成exon3~14外显子的cDNA序列。用MEGA5.04软件分析cDNA序列的错义突变或同义突变;利用SOPMA进行蛋白二级结构的预测,结合JPred4的辅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揭示蛋白质的构象特征。而借助SWISS-MODEL的空间结构预测能力,我们可以有效推断出氨基酸链的三维构型。Mupro、SDM、CUPSAT、mSCM、DUET、Dynamut预测蛋白突变前后稳定性变化,PROVEAN预测对蛋白功能的影响,PyMOL和LigPlot+修饰蛋白空间结构预测图。结果共检出4种基因突变E4(275).E12(1156).E14(1409)C>T和E6(538)T>C碱基突变,4种突变均导致蛋白结构改变,稳定性降低,3种c.T92M,c.W180R,c.R386W突变对功能有不良影响,5LGD模型和突变后蛋白的配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基本无变化。结论CD36抗原缺失Ⅰ型碱基突变通过改变蛋白结构进而降低蛋白的稳定性,其中c.T92M,c.W180R,c.R386W突变对蛋白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王超吕蓉胡晓玉赵娜娜
关键词:CD36基因突变生物信息学
PDT数字常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在采供血机构应用探讨
胡晓玉
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及复水液的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适宜甘油含量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和复水液。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甘油血浆/甘油生理盐水/甘油纯水作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纯水/生理盐水作复水液,比较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渗透压值,同时比较冻干血小板复水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回收率的差异。结果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渗透压值存在差异,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A组、B组和C组组内随着甘油含量增高基础保护剂的渗透压值增加。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复水后血小板的MPV和PDW值存在差别,A1组复水后血小板的MPV值最大,C2组复水后血小板的PDW最高。不同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组间、组内复水后血小板回收率存在差异,A1组冻干血小板复水后回收率最佳,尤以7%甘油血浆基础保护剂纯水复水回收率最高,达(85.5±13.7)%。结论 7%甘油血浆基础保护剂和纯水为适宜的血小板冻干基础保护剂和复水液,此为开展冻干血小板基础保护剂中添加保护剂及血小板功能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学忠吕蓉盛琪琪金惠新吴君胜郭晓婕胡晓玉王震
安徽合肥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样的HPA基因分型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检测安徽合肥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样的HPA基因分型,统计本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基因型分布频率。方法①采用多重荧光PCR的方法对1181名18-55周岁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样进行HPA1-6,10,15,21的基因分型检测。②采用SBT直接测序的方法对22名18-55周岁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样进行HPA基因型分型检测。结果发现安徽地区人群中HPA-2,HPA-3,HPA-15最具有多态性,HPA各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a∶0.9941,1b∶0.0059,2a∶0.9462,2b∶0.0538,3a∶0.5741,3b∶0.4259,4a∶0.9987,4b∶0.0013,5a∶0.9818,5b∶0.0182,6a∶0.9852,6b∶0.0148,10a∶1.0,10b∶0.0,15a∶0.5394、15b∶0.4606,21a∶0.9928、21b∶0.0072。结论使用多重荧光方法与SBT直接测序方法HPA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安徽合肥地区人群的HPA基因分型的多态性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地区基本一致,但基因型分布频率有本地区的特点。
赵阳胡晓玉王超陈美梅赵娜娜於娟吕蓉
83例疑难ABO血型鉴定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检测和鉴定ABO疑难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质量保障。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盐水介质正、反定型;对盐水介质正、反定型不合者使用聚凝胺法检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采用吸收试验和放散试验进行ABO血型的检测,以准确鉴定ABO疑难血型。结果 83例标本ABO血型检测结果为,AB亚型9例、B亚型1例、弱A抗原7例、弱B抗原6例、低抗-A效价2例、低抗-B效价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7例、无抗体O型4例、低抗-B效价O型2例、无抗-B抗体A型5例;37例标本经盐水介质和Polybrine法检测,正、反定型结果符合。结论用聚凝胺法、吸收试验和放散试验进行ABO疑难血型检测,能准确、及时鉴定ABO疑难血型。
胡晓玉吴学忠吕蓉李敏李素萍於娟王超盛琪琪王伦善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血型鉴定
PDT数字常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在采供血机构应用探讨
目的提高公众服务能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已成为政府各部门工作重点,采供血机构作为血液采集和临床用血保障重要机构,提高自身在紧急、突发重大事件下快速发应和抗风险能力建设日益重要。方法 PDT(Police Digital T...
胡晓玉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PDT指挥调度系统
文献传递
冻干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了解血小板在冻干前、后功能活性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冻干复水(再水化)血小板及未冷冻干燥血小板胞膜CD61、CD62p、PAC-1的分子表达,评价冻干复水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通过诱导剂瑞斯托霉素、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析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结果血小板冻干保护剂渗透压值为(2 055.6±123.8)m OSmol/kg;冻干前及复水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分别为15.50±3.05、18.29±0.55,MPV(f L)分别为9.01±1.84、8.63±0.58;冻干血小板复水回收率(%)为81.57±12.57;冷冻前及复水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为34.30±33.14、22.10±23.25;冷冻前及冻干复水后血小板胞膜CD61分子表达(%)分别为43.17±13.55、48.64±13.24,CD62p分子表达(%)分别为17.34±6.47、9.79±4.48,PAC-1分子表达(%)分别为4.92±6.32、4.22±4.64。结论冷冻前及复水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变化甚微,冻干复水后血小板仍具仍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冷冻前及冻干复水后血小板胞膜CD61、CD62p和PAC-1分子表达略有变化(P>0.05)。
吴学忠金惠新李素萍吕蓉王震郭晓婕胡晓玉
关键词:血小板冻干复水活化
两种HBsAg ELISA试剂检测关键性能指标回顾性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对血站常规使用的2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试剂的实验室使用性能角度为试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本中心2016~2019年使用的2种HBsAgELISA试剂的检测结果、初试反应率、复试反应率、复检符合率以及单试剂反应性与核酸检测(NAT)结果的符合性进行统计,比较试剂的检测性能。结果 HBsAg检测总不合格率为0.39%(1 863/480 741);2种试剂的检测不合格率(同复试反应率)分别为0.31%、0.29%,初试反应率分别为0.44%、0.39%,复检符合率分别为70.21%、74.55%;HBsAg单试剂和NAT共同反应性标本有43份。结论 2种试剂检测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实验室在选择试剂时要结合各关键性能指标及检测结果等综合考虑,既要避免血液浪费,更要保证血液安全。
程卫芳周学勇胡晓玉张云王盼盼崔伟娅
我国采供血机构双轨用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析采供血机构双轨用工的问题,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运用专用调查表,对全国229家采供血机构进行调研,统计编制与非编制人员的数量、流动量等信息,并使用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全国采供血机构普遍存在编制配比变动迟滞、人员新进量存在差异、自因型人员流失量差异明显、薪酬管理体系复杂且多样化的问题。结论 加强对双轨用工所带来的管理复杂性的认识,规划人员编制标准的动态机制,创新编制内外人员管理,优化人员配置结构。
胡晓玉刘婷婷刘婷婷尹鲲刘伟峰周冬根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
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的血液安全与保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给无偿献血的开展和医疗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疫情期间,血液安全保障工作形势严峻。采供血机构承担疫情防控的责任,也履行保障临床用血的职责。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我市无偿献血工作采取...
庞霄胡晓玉张晓倩李克松李婧美金惠新刘婷婷董冉东
关键词:疫情防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