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浩

作品数:25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突变
  • 4篇遗传学
  • 4篇耳聋
  • 3篇综合征
  • 3篇SLC26A...
  • 2篇蛋白
  • 2篇植入
  • 2篇神经性
  • 2篇神经性聋
  • 2篇突变分析
  • 2篇突变检测
  • 2篇嵌入式
  • 2篇嵌入式LIN...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细胞
  • 2篇相关基因
  • 2篇麻醉
  • 2篇内镜

机构

  • 25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湘雅医院

作者

  • 25篇胡浩
  • 8篇梁德生
  • 8篇邬玲仟
  • 7篇潘乾
  • 6篇冯永
  • 6篇夏家辉
  • 6篇夏昆
  • 5篇戴和平
  • 5篇龙志高
  • 4篇蔡芳
  • 4篇蔡宏伟
  • 2篇梅凌云
  • 2篇郭曲练
  • 2篇刘铮铮
  • 2篇朱海燕
  • 2篇李娟
  • 1篇李艳萍
  • 1篇唐朝辉
  • 1篇唐正国
  • 1篇贺定华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2004中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无精、少弱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位点缺失的相关性,建立可靠的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10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域的6个序列标签位点进行检测。结果:100例患者中,4例(4%)Y染色体上存在不同位点等位基因片段的缺失,其中3例患者为无精子症;1例为严重少弱精子症。结论:以多重PCR为基础的AZF微缺失筛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弱精子症的方法。Y染色体微缺失是严重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兰萍刘能辉潘乾梁德生龙志高胡浩朱海燕戴和平蔡芳邬玲仟夏昆夏家辉
关键词:男性不育多重PCR
运用单细胞三重PCR对杜氏肌营养不良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三重PCR技术检测缺失型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基因部分外显子和性别鉴定位点amelogenin基因,探讨该技术对DMD家系中致病基因携带者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的可行性。方法:显微操作取正常男性、正常女性和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缺失型DMD患者单个淋巴细胞及无DMD家族史夫妻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e-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废弃的单个卵裂球细胞,采用三重PCR技术扩增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结果:64枚正常人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93.8%,93.8%和95.3%,假阳性率为2.8%;48枚8号外显子缺失型患者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均为95.8%,假阳性率为3.3%;48枚47号外显子缺失型患者单个淋巴细胞的DMD基因8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均为95.8%,假阳性率为0;40枚单卵裂球细胞DMD基因8号、47号外显子和amelogenin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82.5%,80.0%和77.5%,假阳性率为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单细胞三重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扩增阳性率和特异性,有望在缺失型DMD家系中进行PGD的临床应用。
吴玥丽邬玲仟李艳萍刘冬娥曾桥朱海燕潘乾梁德生胡浩龙志高李娟戴和平夏昆夏家辉
关键词:杜氏肌营养不良植入前遗传学诊断DMD基因
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1个X-连锁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X-linkedrecessiveretinitispigmentosa,XLRRP)家系先证者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检测与XLRP相关基因视网膜GTP酶调节因子(retinitispigmentosaGTPaseregulator,RPGR)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突变热区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exonopenreadingframe15,ORF15)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序列。结果检测到2种新的同义突变,c.2166A>G(Glu722)和c.3396C>T(Asp1132),都位于ORF15;以及4种已知多态c.29-15G>A,c.469+63C>T,c.1227+67A>G和c.1675-101A>T。结论尚不能确定此XLRP家系的疾病相关基因。
常亮邬玲仟胡浩潘乾李娟梁德生
关键词:突变检测
麻醉后监测治疗专家共识被引量:32
2021年
由于手术创伤、麻醉和疾病的共同影响,麻醉恢复期患者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潜在的生命危险,需要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ure unit,PACU)和专业化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管理。麻醉后监测治疗是麻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接受过全身麻醉、区域麻醉或监护麻醉监护的患者均应接受适当的麻醉后监测治疗[1-2]。本专家共识的目的是为麻醉恢复期患者的评估、监测和管理提供专家建议,以提高PACU患者安全,改善患者预后。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郭曲练程智刚胡浩
关键词:病理生理特点麻醉恢复期麻醉管理区域麻醉PACU
嵌入式Linux内核配置与文件系统的优化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应用的模型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嵌入式系统应运而生。嵌入式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了满足专业领域的要求,嵌入式操作系统有不同于通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
胡浩
关键词:嵌入式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
文献传递
肺皰复张策略在全身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近年肺皰复张策略在临床麻醉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介绍了复张策略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探讨了复张的安全性,研究了复张策略的局限性,研究表明,肺皰复张策略可以减少肺不张、改善氧合,在ARD患者,肥胖及老年患者,CPB及单...
唐正国胡浩蔡宏伟
关键词:全身麻醉肺不张换气功能氧合
文献传递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数量化脑电图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通过数量化脑电图 (QEEG)和临床指标监测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急性重型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治疗。前 3天剂量为每日 0 .3mg/kg ,后 7天剂量为 4 .8mg/d ,观察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 ,连续监测数量化脑电图。揭盲后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 ,呼吸异常 (33.3% )、心律异常 (38.1% )和重度脑水肿者(2 2 .6 % )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纳洛酮治疗组早期病人双频谱指数 (Bispectralindex ,BI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1周后BIS达 90以上者 12例 (5 7.1% ) ,高于对照组 7例 (38.9% ) (P <0 .0 5 ) ,且BIS的升高与GCS评分变化一致。结论 :纳洛酮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外伤患者异常的数量化脑电图指标 ,对于急性重型脑外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唐朝辉徐道妙赵双平胡浩龚华贺民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重型脑外伤数量化脑电图疗效分析
一个中国耳聋家系的SLC26A4基因分析(英文)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确定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方法,对溶质转运蛋白家族26,成员4(solutecarrierfamily26,member4;SLC26A4)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交界处进行测序寻找突变。结果在该家系先证者发现SLC26A4基因的N392Y、S448X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为S448X的杂合突变,其母亲为N392Y的杂合突变。结论SLC26A4基因的N392Y、S448X复合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先证者耳聋发生的原因。
胡浩梁德生邬玲仟冯永蔡芳夏昆潘乾龙志高戴和平夏家辉
关键词:耳聋家系疾病SLC26A4基因
一种内镜检查面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检查面罩,包括环形气囊(3)、软橡胶体(2)、小孔管(4)、氧气接管(8)和面罩体(9),软橡胶体(2)与面罩体(9)连接,环形气囊(3)与面罩体(9)连接,小孔(4)在面罩体(9)上,面罩体(9...
宦烨胡浩蔡宏伟
文献传递
前庭水管扩大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及SLC26A4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伴前庭水管扩大(EVA)的遗传性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的突变特点,探讨该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伴有EVA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家系5个,经PCR、DNA直接测序法对SLC26A4基因21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区进行突变检测。5个先证者均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观察术中改变和术后开机效果。结果在其中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发现SLC26A4基因的IVS7-2A>G和IVS10-12T>A的复合杂合突变,另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发现SLC26A4基因的1229C>T和754T>C的复合杂合突变,其中IVS10-12T>A为新发现的突变。术中所有蜗内电极均顺利插入,并经术中阻抗和神经遥测(NRT)测试效果满意,3例发生“脑脊液井喷”,用软组织和耳脑胶封堵耳蜗造孔后停止。术后1月开机均成功并重建听力。结论前庭水管扩大(EVA)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应注意处理“脑脊液井喷”,防止外淋巴瘘。SLC26A4基因突变是导致该病的分子基础,术前基因诊断对手术有指导作用。
冯永胡杰夏昆贺楚峰胡浩梅凌云贺定华刘铮铮陈红胜
关键词:前庭水管扩大突变检测人工耳蜗植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