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厚恒 作品数:52 被引量:163 H指数:8 供职机构: 青岛市市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青岛市科技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山东省农村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流行病学的调查 被引量:25 1998年 目的:探讨山东省农村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和强直性脊柱炎(AS)的流行情况。方法:从昌乐县抽样调查16岁以上的5055成人。通过提问、体格检查、血清类风湿因子化验及X线检查。结果:发现RA患者18例,患病率为036%,男女比例为1∶35,发现AS患者11例,患病率为22%,男女比例为175∶1。结论:与北京和广东地区的调查结果相近。在36岁以下青年人中未发现AS,在26岁以下人群中未发现RA。 张鸿逵 刘振帆 苏厚恒 周洪来 苏厚恒 姜新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患病率 流行病学 自身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1990年 一、概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人血清中,有抗自身组织或器官的自身抗体。凡是抗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统称为自身抗核抗体(Autoantibodies to Nuclear Antigens,ANA)。在细胞核内的抗原存在于核酸(DNA或RNA)、蛋白分子(组蛋白或非组蛋白)或组成核酸和蛋白的抗原决定簇上(如核糖核酸抗原、核糖核蛋白抗原等)。不同的ANA有对这些不同核成份的免疫特异性。循环ANA的临床意义是由于在系统性风湿病中病人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存在,表1中列出这些疾病。 苏厚恒 孙希志一种含有Jo—1,Sm,RNP抗原的制备 1991年 近20多年来,核抗原抗体系统的研究已成为风湿病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抗核抗体系统的检查对系统性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依据。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是一种抗原提取物只能测定一项或二项抗核抗体(ANA)成分,不能满足临床实验室现行的免疫双扩散技术检测多种ANA成分的需要;并且由于Jo—1抗原分子量小和组织细胞中含量少等因素影响而不易制备成功。我们利用小牛胸腺成功地提取了一种含有Jo—1,Sm,RNP抗原的提取物,并在多种系统性风湿病中测定了相关的三种抗核抗体,现报告如下。 苏厚恒 孙希志 马麦生关键词:核抗原 抗体 风湿病 POEMS病(附2例报告) 1990年 POEMS〔polyneuropathy(多发性神经病),Organomegaly(器官增大),Endocrin-opathy(内分泌病),M-protein(M—蛋白), 唐福林 苏厚恒关键词: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2 2006年 苏厚恒 李光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SLE患者 重要并发症 肺部损害 右心衰竭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生育预后及其子女的随访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并随访缓解期SLE病人生育子女的健康情况。方法观察53例彼此无血缘关系的SLE病人的妊娠结果,对其中40例病情缓解期SLE病人(A组)所生子女进行健康随访,包括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测量SLE子女的身高、体质量,实验室检测自身抗体。以病情未缓解SLE病人为B组。结果 A组妊娠期间病情活动16例;B组13例妊娠期间病情活动10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352,P〈0.05)。A组早产14例,B组早产10例,两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959,P〈0.05)。A组抗SSA抗体阳性18例,B组抗SSA抗体阳性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939,P〈0.01)。A组生育子女发育与同龄儿童相当,未见发育障碍,体内未检测出自身抗体。结论 SLE与妊娠互为不利因素,SLE病人缓解期妊娠分娩子女相对安全。 袁磊 毕红梅 苏厚恒关键词:女性 抗角蛋白抗体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3年 刘斌 苏厚恒关键词:风湿关节炎 老年人 抗角蛋白抗体 抗结核药物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临床探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化疗前和强化治疗及停用吡嗪酰胺(PZA)后的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掌握抗结核化疗中影响血尿酸水平的主要药物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已确诊的肺结核住院患者157例,均为肺结核病初治病人,无抗痨药治疗经历并且无痛风病史,检测所有接受系统化抗结核治疗的患者用药前、用药2,4,8,12,16周后的血尿酸水平。结果 157例肺结核病人在应用四联强化治疗期间,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血尿酸水平不断升高。用药8周后,停用PZA,应用三联方案继续化疗,血尿酸水平从第9周开始逐渐下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抗结核药PZA可引起高尿酸血症(HUA)、关节肿痛,PZA所致HUA不一定导致继发性痛风的发生,停药后血尿酸水平很快回到正常水平,不影响化疗方案的实施。 杨国儒 张晓琦 韩文革 刘文玉 苏厚恒 叶丽杰 李雪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吡嗪酰胺 痛风 高尿酸血症 MSU晶体介导的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机制 被引量:13 2013年 痛风是一组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以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沉积为特征的疾病,以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见。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一种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最近相关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的生成在痛风性关节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谢蓓蓓 苏厚恒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炎症机制 晶体 无菌性炎症反应 介导 嘌呤代谢紊乱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其他风湿病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与其他风湿病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在我院免疫风湿科住院的20例诊断明确的风湿病患者,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10例,对照组10例,包括系统性血管炎患者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3例,多发性肌炎患者1例。结果10例SLE患者发生了14次血栓栓塞形成事件,10例对照组患者发生了13次血栓栓塞形成事件。两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的年龄和急性反应蛋白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脂水平及病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易于过早发生动脉硬化,炎症本身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应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并进一步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 李凝 陈波 苏厚恒关键词:红斑狼疮 血栓栓塞 梗死 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