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慧
- 作品数:81 被引量:4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中药提取物精制除杂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提取物精制除杂设备,包括沉淀筒,所述沉沉淀筒的内壁上端两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沉淀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沉淀筒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联动机构。有...
- 苏晓慧戚明珠黄荷兰黄凤玉张昕卓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祛风骨痛巴布膏对寒湿痹阻型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祛风骨痛巴布膏对寒湿痹阻型骨关节炎(OA)大鼠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成6组,为正常组、模型组、活血止痛膏组(1.26 cm^(2)·d^(-1))、祛风骨痛巴布膏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d^(-1))。通过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联合L-半胱氨酸制备OA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施加气候因素,建立寒湿痹阻型OA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标准VonFrey纤维评价机械痛阈值;双后肢负重差评分及关节功能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和软骨退变;免疫组化法(IHC)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蛋白酶K(CTSK)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T细胞的核因子1(NFATc1)、MMP-9和CTS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后出现了显著的机械痛敏反应(P<0.01),双后肢负重差和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骨痛巴布膏高剂量组和活血止痛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机械痛敏反应、负重差和关节功能评分(P<0.05,P<0.01),且祛风骨痛巴布膏中剂量也可一定程度改善关节功能,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明显减轻(P<0.05,P<0.01);祛风骨痛巴布膏、活血止痛膏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OA大鼠关节软骨中IL-1β、IL-8、TNF-α、MMP-9、CTAK、PI3K、p-Akt、Akt等相关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祛风骨痛巴布膏通过抑制寒湿痹阻型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中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最终减弱局部软骨退变,改善关节功能。
- 陶雪莹王超黄凤玉张昕卓刘春芳苏晓慧林娜
- 关键词:寒湿痹阻
- 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1年
- 类风湿关节炎(RA)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免疫抑制剂价格昂贵,一定程度限制其广泛的应用。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且毒副作用小,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不甚明确。自噬的过程是细胞自身在受到外界的刺激,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触发的一系列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主动的生物学过程,其异常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目前研究表明自噬异常与RA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可以干预RA血管翳生成、滑膜炎症和骨破坏等关键病理环节,从而影响RA的进展和预后。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自噬过程,发挥治疗RA的作用。本文对中药调控自噬进而干预RA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以期为中药治疗RA重要作用机制、新药开发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张铌雪苏晓慧田雅格林娜孔祥英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自噬骨破坏血管翳中药
- 一种快速解冻细胞冻存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解冻细胞冻存管,本实用新型涉及冻存管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外管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内管,外管的周向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周向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气囊管,气囊管的...
- 苏晓慧孔祥英李卓航王敬博祝盼盼黄荷兰
- 黄芪甲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络药理学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黄芪甲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方法:在药物靶点预测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上预测黄芪甲苷的靶点,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药物靶标数据库(TTD),中医药研究综合数据库(TCMID)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靶点;将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黄芪甲苷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点。使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平台(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中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明确黄芪甲苷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靶点。结果:黄芪甲苷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取交集后获得44个共同靶点,PPI网络拓扑分析发现蛋白激酶B1(Akt1),肾素(RE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是黄芪甲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黄芪甲苷作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通路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G)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小分子G蛋白(Rap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REN,EGFR,VEGFA,SRC等靶点促进血管生成及抑制血小板活性进而改善脑血流量,又可以抑制脑部缺血组织细胞的凋亡及炎症反应等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最终产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黄芪甲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引导方向。
- 戚明珠张铌雪苏晓慧孔祥英
- 关键词:黄芪甲苷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信号通路
- 山豆根水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观察山豆根水提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干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研究其抗RA骨破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山豆根水提物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应用Ⅱ型胶原诱导法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小鼠,设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0.5 mg·kg^(-1))、山豆根水提物低、高剂量组(100、200 mg·kg^(-1))。观察CIA小鼠关节红肿畸形表现及关节炎临床积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检测小鼠关节骨破坏程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中破骨细胞形成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关节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红肿畸形程度、关节炎临床积分、滑膜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升高(P<0.01),关节组织骨破坏程度、破骨细胞形成数目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蛋白酶K(CTSK)、活化T细胞核因子1蛋白(NFATc1)、PI3K和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豆根水提物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CIA小鼠关节畸形程度及关节炎临床积分(P<0.05,P<0.01),缓解小鼠关节组织病理改变(P<0.01),且降低小鼠关节骨破坏程度和破骨细胞形成情况(P<0.05,P<0.01),此外还显著下调小鼠关节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1)。结论:山豆根水提物能够显著延缓RA炎症反应,尤其抑制骨破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王敬博杨京航郭婉怡祝盼盼沈云亨苏晓慧孔祥英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 三叶豆紫檀苷在治疗关节炎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叶豆紫檀苷或者包含其的植物或其提取物在治疗关节炎的用途,且与现有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相比,具有效优、价廉的优势,具备与其它药物联用的潜力。本发明技术方案扩展了现有治疗RA的药物选择性,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
- 孔祥英苏晓慧林娜
- 文献传递
- 三叶豆紫檀苷在治疗关节炎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叶豆紫檀苷或者包含其的植物或其提取物在治疗关节炎的用途,且与现有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相比,具有效优、价廉的优势,具备与其它药物联用的潜力。本发明技术方案扩展了现有治疗RA的药物选择性,为该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了...
- 孔祥英苏晓慧林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骨破坏性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对核糖核酸酶L,即RNase L或其片段为反应性的抗体或者核糖核酸酶L基因在制备用于诊断骨破坏性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RNase L促进小鼠BMMs向TRAP阳性破骨细胞分化、活化以及骨吸收功能,并提高...
- 孔祥英苏晓慧林娜吴宣苏红昌
- 文献传递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s,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层并随机分组分为模型和补阳还五汤组,24 h后ig补阳还五汤12 g.kg-1,1次/d,连续3周。另16只不阻塞动脉大鼠设为手术组。分别在给药后1,2,3周进行行为学评分;并在第4天和18天ip 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50 mg.kg-1,各连续3 d。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周和3周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梗死面积、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及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大鼠MCAO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药后1,2,3周神经功能评分为(1.33±0.60),(0.89±0.58),(0.50±0.31)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72±0.46),(1.56±0.51),(1.89±0.50)分(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药后1,3周分别为(16.1±5.2)%,(10.3±0.40)%,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5.2±6.3)%,(29.8±6.9)%,(P<0.01),提高SVZ和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药后1周分别为(71.17±5.19),(83.8±3.83)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52.17±6.52),(60.20±6.72)个,药后3周分别为(43.33±6.06),(54.60±5.77)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35.83±4.88),(22.00±3.87)个(P<0.01);给药3周时显著提高SDF-1表达,3周时为(36.3±2.71)pg.mg-1,明显高于模型组的(28.65±3.47)pg.mg-1(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MCAO大鼠缺血侧NSCs迁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SDF-1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 苏晓慧孔祥英庞宗然林娜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大脑中动脉阻塞神经干细胞迁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