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胰腺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腺癌
  • 5篇胆道
  • 5篇结石
  • 4篇蛋白
  • 4篇胰腺癌
  • 4篇胰腺组织
  • 4篇抑制剂
  • 4篇制剂
  • 4篇外科
  • 4篇酶抑制剂
  • 3篇胆道镜
  • 3篇胆管
  • 3篇乙酰化
  • 3篇乙酰化酶
  • 3篇曲古霉素
  • 3篇去乙酰化
  • 3篇去乙酰化酶

机构

  • 2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4篇范文涛
  • 15篇李清龙
  • 11篇王群伟
  • 10篇苗雄鹰
  • 9篇杨竹林
  • 7篇李永国
  • 6篇黄生福
  • 6篇杨乐平
  • 4篇钟德玝
  • 3篇邓星辉
  • 3篇雷三林
  • 3篇吕芳
  • 2篇何爱咏
  • 2篇梁珊
  • 1篇赵华
  • 1篇刘国利
  • 1篇周岱云
  • 1篇付汐
  • 1篇胡冰
  • 1篇刘洁琼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尿嘧啶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 5 氟尿嘧啶 (5 FU)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 1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5 FU组 ) 80例和B组 (对照组 ) 80例。A组所用造影剂含有 5 FU(76 %泛影葡胺 2 0ml+0 .2 5 % 5 FU生理盐水 30ml) ,B组所用造影剂不含 5 FU(76 %泛影葡胺 2 0ml+生理盐水 30ml) ,术前、术后 6h及 2 4h检测血清淀粉酶。结果 :A组有 9例 (1 1 .2 5 % )和B组有 4 5例 (5 6 .2 5 % )发生高淀粉酶血症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A组有 2例 (2 .5 0 % )和B组有 8例 (1 0 .0 0 % )发生急性胰腺炎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5
范文涛王群伟李清龙吕芳李永国
关键词:5-氟尿嘧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淀粉酶高淀粉酶血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30、150、1000μ/L)TSA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TSA浓度为30μg/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的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SA(30g/L)对细胞的增殖基本元影响;当TSA浓度达到1000μg/L时,实验组细胞大量崩解、坯死,对细胞产生了严重的毒性作用;当TSA浓度为150μg/L时,实验组细胞无崩解、坏死现象,其36h和48h细胞的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AC抑制剂TSA对体外培养的原发性肝癌细胞的增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范文涛钟德玝
关键词:肝细胞增殖
手术加腹膜透析液进行胰床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手术加腹膜透析液进行胰床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SAP患者入院后,经非手术治疗48~72h,因症状无明显缓解,即行急诊手术干预,手术以充分松解胰腺被膜为主,清除坏死胰腺为辅;术中反复灌洗胰床和腹腔,直至灌洗液清亮;胰腺头颈部和体尾部分别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开始用4.25%葡萄糖乳酸钠透析液进行间歇性胰床灌洗和透析治疗,每次2000mL,每天2~3次,平均10d;手术前后按常规的SAP治疗方法治疗。结果15例SAP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胰瘘、胰腺周围浓肿、腹腔脓肿以及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约21d,平均住院费约5万元。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液进行胰床灌洗治疗SAP,若手术时间早,手术操作范围小,腹膜透析液灌洗彻底,引流通畅,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SAP的方法。
范文涛刘国利苗雄鹰钟德玝
关键词:胰腺炎腹膜透析液
SD大鼠胰腺癌模型组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
2005年
目的:建立SD鼠胰腺癌模型并探讨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n=40)、DMBA干预组(B,n=40)和对照组(C,n=10).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A、B组大鼠胰腺实质内建立胰腺癌模型,B组大鼠以曲古霉素(TSA)干预,3-5mo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标本经40g/L中性甲醛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原位杂交行NGFmRNA表达研究.结果:A组(实验组)3-5mo发癌率48.7%,5mo(60%)高于4mo组(40.0%)和3mo组(28.6%);B组发癌率为33.3%,5mo组(40.0%)高于4mo组(30.0%)和3mo组(16.7%);A和B组胰腺导管癌分别为17例和11例,余为纤维肉瘤;A组发癌率高于B组(P>0.05),A组肿块最大径明显大于B组(A组:0.5-1.0cm7例,1.0-2.0cm10例,>2.0cm1例;B组:0.5-1.0cm9例,1.0-2.0cm2例,>2.0cm1例,P<0.05);C组(对照组)胰腺及A、B两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理改变.SD大鼠胰腺导管癌NGF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胰腺组织(67.9%vs18.6%,P<0.01),且非癌胰腺组织阳性表达者导管上皮均呈重度不典型增生;A组胰腺导管癌NGF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B组(P=0.052);肿块最大径≤1.0cm者NGFmRNA表达阳性率低于肿块最大径≥1.0cm者(P>0.05).结论:DMBA置入胰实质可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NGF在SD鼠胰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SA能抑制胰腺癌的发生和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GF表达有关.
杨竹林邓星辉杨乐平李清龙范文涛梁珊苗雄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二甲基苯并蒽曲古霉素
大鼠胰腺癌模型及其化学趋化因子mRNA表达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计数的关系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SD鼠胰腺导管癌和非癌胰腺组织白细胞介素(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RNA表达及其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计数的关系。方法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大鼠胰腺实质内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行3种mRNA原位杂交及T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A组肿块直径明显大于B组(P<0.05),A组和B组纤维肉瘤均发生胰腺外转移。(2)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3种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B组中MCP1mRNA除外)(P<0.01),C组均呈阴性表达;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3)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TAM计数明显高于非癌组织和C组(P<0.01);3~4个月A组和B组TAM计数低于5个月组(P<0.01)。(4)IL8mRNA阳性胰腺癌TAM数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其评分值与TAM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32,P<0.05)。结论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化学趋化因子表达和TAM浸润有关;3种化学趋化因子和TAM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较密切关系。
杨竹林邓星辉杨乐平范文涛李清龙
关键词:胰腺癌癌发生MRNA表达胰腺导管癌胰腺组织
SD大鼠胰腺癌模型及其化学趋化因子mRNA表达与MC计数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SD大鼠胰腺内建立胰腺癌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胰腺导管癌和非癌胰腺组织IL-8,MCP-1,MIP-1α mRNA的表达及其与肥大细胞(mast cell,MC)计数的关系。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成3组,即DMBA组、TSA干预组和对照组,喂养3-5月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常规石蜡切片行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3种mRNA原位杂交染色及M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模型组(A组)3-5月癌症发生率为48.7%(18/37)。B组3-5月癌症发生率为33.3%(12/36)。A组肿块直径明显大于B组(P=0.022),A组和B组纤维肉瘤均发生胰腺外转移。部分A和B组非癌胰腺组织可看到中-重度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胰腺外主要脏器未见肿瘤发生及其他病变。②除B组胰腺导管癌MCP-1 mRNA阳性率与非癌组织无统计学差异外,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3种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1),C组均呈阴性表达;A组胰腺导管癌3种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A组和B组胰腺导管癌MC计数明显高于非癌组织和C组(P<0.05);A组胰腺导管癌MC计数明显高于B组(P<0.05);A和B组中3-4月组胰腺导管癌MC计数明显低于5月组(P<0.01)。④3种化学趋化因子mRNA阳性胰腺癌MC计数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其评分值与MC计数呈密切正相关(rIL-8=0.42,rMCP-1=0.48,rMIP-1α=0.55,P值均<0.05)。结论较大剂量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大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和MC浸润有关;3种化学趋化因子和MC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有较密切关系。
杨乐平杨竹林邓星辉范文涛李清龙
关键词:二甲基苯并蒽曲古霉素肥大细胞原位杂交
胰腺囊腺瘤和胰腺囊腺癌8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04年
范文涛苗雄鹰王群伟黄生福李永国
关键词: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肿瘤手术
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Skp2和p27表达研究
2006年
目的 建立大鼠胰腺癌模型,研究大鼠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人大鼠胰实质内(A组)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胰腺癌和非癌胰腺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结果 3~5个月内A组发癌率为48.7%(18/37),B组为33.3%(12/36),A组和B组各1例纤维肉瘤外,余均为胰腺导管癌;A组肿块最大径大于B组(P〈0.05);非癌胰腺组织中A组导管上皮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52.6%)高于B组(33.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胰腺和A或B组鼠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无明显病变。A组和/或B组胰腺导管癌Skp2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或B组非癌胰腺组织(P〈0.05);但胰腺导管癌p2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癌胰腺组织(P〈0.01);Skp2阳性和p27阴性的非胰腺组织导管上皮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C组胰腺导管上皮Skp2均阴性表达和p27均阳性表达。结论 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发生和生长。Skp2和p27表达水平与SD鼠胰腺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付汐杨竹林苗雄鹰范文涛杨乐平李清龙
关键词:SD大鼠曲古霉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纤维胆道镜治疗11例肾输尿管疾病的体会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肾、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 11例纤维胆道镜处理肾、输尿管残余结石和输尿管导管的经验。结果 :11例肾、输尿管残余结石和输尿管导管均顺利取出。结论 :纤维胆道镜是处理肾输尿管残余结石和异物的有效手段。
王群伟李清龙范文涛吕芳
关键词:胆道镜肾脏输尿管结石
胰腺癌大鼠胰腺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SD鼠胰腺癌模型并探讨其癌变过程中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的计数和分级。方法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置入胰实质内作为实验组(A组)及设立曲古霉素(TSA)干预组(B组),3~5个月内处死观察胰腺癌发生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及PanIN计数和分级。结果A组(实验组)发癌率为48.6%(18/37),其中胰腺导管癌17例和纤维肉瘤1例;B组发癌率为33.3%(12/36),其中胰腺导管癌11例和纤维肉瘤1例;A组肿块最大径明显大于B组(P<0.05);C组(对照组)胰腺及A、B组胰腺外主要脏器均未见肿瘤发生和无明显病理学改变。A组癌旁组织高级PanIN(HpanIN)数高于B组各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非癌胰腺组织各时段HpanIN数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3个月鼠胰腺HpanlN数明显低于4个月鼠和5个月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仅见1个HpanIN,均明显低于A、B组鼠(P<0.01)。结论DMBA置入胰实质内可在短期获得较高的SD鼠胰腺癌发生率,TSA能抑制胰腺癌的发生和生长;HPanIN可能是胰腺导管癌发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病理形态学改变。
黄生福杨竹林梁珊李清龙范文涛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