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莉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畸
  • 2篇正畸微种植体
  • 2篇种植体
  • 2篇微种植体
  • 2篇稳定性
  • 2篇共振频率分析
  • 1篇地区女性
  • 1篇多曲方丝弓
  • 1篇多曲方丝弓技...
  • 1篇多曲方丝弓技...
  • 1篇牙列
  • 1篇牙列缺损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析
  • 1篇正畸修复
  • 1篇支抗
  • 1篇直丝弓
  • 1篇直丝弓矫治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松阳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范莉
  • 2篇黄庆丰
  • 1篇孙燕
  • 1篇陈荣敬
  • 1篇夏荫培
  • 1篇沈刚
  • 1篇于泉
  • 1篇尹元正
  • 1篇张富强
  • 1篇唐国华
  • 1篇缪喆
  • 1篇蔡凌云
  • 1篇陈蔚

传媒

  • 3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牙周病致错颌畸形牙列缺损患者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目的:对牙周病导致前牙错颌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13例成人牙周病牙列缺损的患者,年龄26~52岁,其中女性9例,男性4例,均取研究模型并拍摄X线片(包括根尖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
范莉黄庆丰尹元正
快速原型技术辅助制作牙颌光弹模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快速原型技术辅助制作牙颌光弹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结合快速原型技术,加工制作口腔光弹模型的阳模,通过常规印模翻制浇注成形法,制作包含下颌牙列的下颌骨光弹模型。结果:所制得的整个颌骨光弹模型各组成部分在几何形态和大小上与原型比接近1:1;模型中牙体、牙槽骨和牙周膜的弹性模量比与实际组织的弹性模量比基本一致;通过光弹仪对模型进行观察,该模型内部初始应力小,光学灵敏度高。结论:快速原型技术辅助制作的牙颌光弹模型,能很好地满足光弹实验的要求,为口腔光弹模型提供了新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范莉黄庆丰张富强夏荫培
关键词:快速原型技术光弹应力分析
正畸微种植体即刻加载稳定性的临床共振频率分析
目的: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评价正畸微种植体即刻加载的稳定性,探讨合适的正畸力加载时机及加载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第一双尖牙减数并需要强支抗的正畸患者28例,分为择期加载组和即刻加载组各14例。在每位患者左右上...
范莉
关键词:微种植体稳定性即刻加载共振频率分析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骨龄的测量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并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40名8~15岁女性少年儿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的颈椎骨龄测量计算法,对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组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颈椎骨龄计算方法。结果: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Hassel等的形态学研究基本一致;建立的颈椎骨龄计算回归方程为Y=-5.696+8.010AH3/AP3+6.654AH3/H3+6.045AH4/PH4(r=0.912)。结论: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计算出的颈椎骨龄,可作为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孙燕陈荣敬于泉范莉陈蔚沈刚
关键词:颈椎骨龄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临床体会
2010年
蔡凌云范莉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
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共振频率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评价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加载时机及加载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第一前磨牙减数并需要强支抗的正畸患者14例,分为延期加载组和择期加载组各7例。每例患者在上颌后牙左右颊侧牙槽骨区植入分体式微种植体各1颗,用Osstell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作共振频率分析,植入后即刻及每周记录微种植体的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s,ISQ值)。延期加载组在第12周加载150 g水平牵引力之前,选出ISQ值稳定的时间点,以此作为择期加载组的加载时机,施加同样大小的正畸力。2组患者均随访至16周,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28颗微种植体中,5颗在4周内发生松动而取出,剩余23颗在16周内保持稳定,其中12颗延期加载组微种植体的共振频率分析显示,ISQ值在植入即刻及第1周最高(21.48±5.25),第2周到第5周逐渐下降,第6周后维持平稳(11.26±3.36)。11颗择期加载组微种植体在第6周加载牵引力。从第6周至16周,2组微种植体无论加载与否,ISQ值均无显著变化,2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松动微种植体的初始ISQ值显著小于非松动组。结论:微种植体植入1周后稳定性下降,6周后趋于稳定。6周后加载正畸力对稳定性无影响,而初始稳定性差是微种植体失败的重要原因。
范莉缪喆唐国华
关键词:稳定性共振频率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