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雪松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康复
  • 4篇次声
  • 3篇综合康复
  • 3篇综合康复治疗
  • 3篇康复治疗
  • 3篇肩关节
  • 3篇肩关节周围
  • 3篇肩关节周围炎
  • 3篇关节周围
  • 3篇关节周围炎
  • 3篇海马
  • 3篇磁共振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松动术

机构

  • 19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葛雪松
  • 17篇牟翔
  • 13篇李玲
  • 9篇刘静
  • 7篇王斌
  • 6篇瞿丽莉
  • 6篇袁华
  • 4篇陈景藻
  • 3篇葛雅丽
  • 3篇赵海涛
  • 3篇龙华
  • 3篇齐顺
  • 3篇郑敏文
  • 2篇任静
  • 2篇刘卫
  • 2篇张美霞
  • 2篇王斌
  • 2篇张斌
  • 2篇郑建民
  • 2篇江山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9中华...
  • 1篇第四届全国康...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肩关节周围炎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电刺激和关节松动术等综合康复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方法: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已被临床认为是一种有效防治肌肉萎缩的训练方法。我们选用不同参数的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
牟翔李玲王斌葛雪松刘静
文献传递
磁共振类PET成像技术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俗类PET成像(PET)技术在全身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 1-70岁,平均年龄61岁,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原发瘤中鼻咽癌2例...
葛雅丽葛雪松任静赵海涛郑敏文齐顺郑建民张斌蒲云峰任芳
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强直的康复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用电运 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为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仅用肌力训练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后治 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40±25.72)度,对照组为(81.14±21.25)度,两组差 异非常显著(P< 0.01)。结论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疗效较好;膝关节 活动范围的改善越明显,其功能恢复越好;病程愈短,治疗效果愈好。
牟翔李玲王斌葛雪松刘静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膝关节强直关节活动度
超短波肾区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超短波肾区温热量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PG组)11例和超短波辅助治疗组(UG组)15例,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超短波治疗组接受超短波肾区温热量辅助理疗。分别检测患者接受治疗前日、治疗后第31d的尿中微量白蛋白(MA)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PG组治疗前后MA和NAG相比下降明显(P<0.05);UG组的MA和NAG下降也较明显(P<0.05),同时与PG组治疗后的结果相比,NAG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糖和控制血压药物治疗,能保护早期糖尿病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合并超短波双侧肾区温热量治疗,能加强这种保护作用。
葛雪松王斌陈威牟翔白淑荣
关键词:超短波微量白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芪丹通脉片对运动训练大鼠力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芪丹通脉片对参与运动训练大鼠力竭时间的影响,探讨活血化淤类药物对机体力竭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单纯运动训练组及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灌服芪丹通脉片生理盐水溶液(3.24mg/kg),而单纯运动训练组给予灌服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先进行2周适应性游泳训练,然后进行4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并于第4周末进行力竭运动实验并计算力竭时间。结果:芪丹通脉片+运动训练组的力竭时间显著高于单纯运动训练组。结论:6周灌注芪丹通脉片后可以改善大鼠疲劳训练的机能状态,延长力竭运动中的力竭时间。
牟翔袁华王冰江山刘卫王斌葛雪松瞿丽莉
关键词:芪丹通脉片力竭运动
腰腿痛患者腰椎牵引失败的病例分析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尽管许多证据均已说明牵引治疗腰腿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临床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导致失败的因素。分析腰腿痛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无效的原因。方法:对48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行腰椎牵引无效的患者重新检查体征,修正诊断、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以分析牵引失败的原因。结果:35例患者属于诊断错误(占全部病例的72.9%),其中28例应为臀上皮神经卡压征,占全部病例的58.3%,3例患者为梨状肌综合征,2例患者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例为棘上韧带损伤,1例为跗管综合征,以上患者经重新选择治疗方案后症状明显好转。其余13例患者属诊断正确,建议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或改变牵引参数,但未能随访。结论:腰椎牵引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被误诊。腰腿痛的原因较复杂,建议对腰腿痛的患者必须仔细检查体征,不可仅依靠影像学报告。
王斌李玲牟翔葛雪松尹晓涛黄卫民
关键词:康复腰腿痛病例分析
高强度次声作用小鼠后海马内P53mRNA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高强度次声作用小鼠后海马内P53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BALB/C小鼠暴露于16Hz声压130dB次声。每天作用2h,分别作用1、7、14、21和28d后,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小鼠海马内P53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130dB次声作用后,海马区域内P53mRNA表达明显增多;在相同声压级强度的次声作用下,随着作用次数的增加,海马内P53mRNA的杂交阳性反应产物增多。结论:一定参数次声作用后,脑内P53mRNA表达的增高,提示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DNA损伤,神经元受到损害。这一效应与次声的声强和暴露时间有关。P53mRNA在次声导致脑组织损害过程中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牟翔袁华李玲刘静葛雪松瞿丽莉陈景藻
关键词:次声脑损伤P53MRNA
8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频率为8Hz,声压级分别为90,100和130dB的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0,100和130dB次声作用组(次声频率均为8Hz),每组12只。将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Hz、不同声压级次声环境中,次声每天作用2h;对照组大鼠同期也置于次声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于实验进行4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BDNF蛋白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mRNA在海马分布中的变化。结果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中BDN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随着次声声压级提高,BDNF水平下降幅度逐渐加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DNFmRNA在大鼠海马各区域中均有分布,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BDNF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以齿状回部位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结论实验大鼠经频率为8Hz,声压级为90,100或130dB的次声作用后,其海马(尤其是齿状回区)BDNF含量减少,BDNFmRNA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是次声作用引起机体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华龙华牟翔李玲唐晨张美霞葛雪松刘静瞿丽莉陈景藻
关键词:次声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肩关节周围炎的综合康复治疗
<正>目的:探讨电刺激和关节松动术等综合康复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方法: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已被临床认为是一种有效防治肌肉萎缩的训练方法。我们选用不同参数的电刺激治疗肩关节周围...
牟翔李玲王斌葛雪松刘静
文献传递
应用神经阻滞方法验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存在另一卡压点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通过试验性神经阻滞的方法证实臀上皮神经卡压除了存在入臀点的卡压外,还存在椎后关节处的卡压。方法对34例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阻滞以分析卡压点。首先阻滞臀上皮神经在髂嵴入臀点处,10min后患者自行评定疼痛缓解明显列为A组;余患者再次对L1~2、L2~3的患侧椎后关节外侧阻滞脊神经后支,10min后评定疼痛缓解明显列为B组;仍不明显者列为C组。记录可能造成臀上皮神经卡压的各种体征,其中小关节紊乱的体征包括棘突偏斜、条索状韧带剥离硬结、棘突侧方压痛等;入臀点处的体征包括入臀点压痛、入臀点附近皮下痛性硬结。盲法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和体征。结果18例患者仅阻滞臀上皮神经在髂嵴入臀点则疼痛明显缓解,提示臀上皮神经卡压点位于该点或该点以下(归为A组)。12例患者需要对椎后小关节部位阻滞后疼痛才明显缓解,证实椎后关节存在另一卡压点(归为B组)。4例患者疼痛仍无明显缓解,推测可能卡压点仍存在于椎后关节以上如椎间孔处,或者脊神经后支的阻滞不完全所至(归为C组)。A组与B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史无显著性差异,B组具有关节紊乱的体征较A组明显为多(P<0.01)。结论椎后关节紊乱可以造成脊神经后支卡压,也是造成臀上皮神经卡压的因素。
王斌刘卫刘玉凤牟翔葛雪松
关键词:神经阻滞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