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小玲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缺血
  • 4篇缺血
  • 3篇心电
  • 3篇冠状
  • 2篇电图
  • 2篇动脉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得安
  • 2篇心电图
  • 2篇支架术
  • 2篇支架术后
  • 2篇术后
  • 2篇皮素
  • 2篇腔内
  • 2篇腔内成形
  • 2篇硝苯吡啶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机构

  • 6篇宁波市第一医...

作者

  • 6篇董小玲
  • 4篇潘伟民
  • 3篇李仁君
  • 3篇叶红华
  • 3篇鱼运寿
  • 2篇陈晓每
  • 2篇丁玲
  • 2篇任申齐
  • 1篇洪嘉良
  • 1篇蒋建设
  • 1篇许锋
  • 1篇祝厚刚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2002国际...

年份

  • 3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可宁治疗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7
1994年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观察心可宁对31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期使用心可宁及对照期使用潘生丁加阿斯匹林,两组药物均可减少ST段压低的次数及压低的持续总时间,尤以心可宁疗效显著(P<0.01)。说明心可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药物。
祝厚刚洪嘉良鱼运寿李仁君董小玲
关键词:心可宁冠心病动态心电图
硝苯吡啶、心得安治疗SMI的临床观察
1992年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在冠心病患者人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患者痛阈或感觉异常(心绞痛报警系统缺陷)而易被忽视,因此,其预后可能比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不论有无症状,只要有心肌缺血发作的证据,都应积极治疗.我们采用硝苯吡啶和心得安治疗SMI 16例,现报告如下.
陈祖煖潘伟民鱼运寿李仁君董小玲
关键词:心肌缺血冠心病硝苯吡啶心得安
动态心电图观察硝苯吡啶、心得安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疗效
1997年
潘伟民陈祖煖蒋建设鱼运寿李仁君董小玲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硝苯吡啶心得安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导联的ST段改变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导联ST段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3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AMI)和 2 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患者 ,对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导联ST段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相关分析。 结果 AAMI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中Ⅰ、avL导联ST段抬高占70 .5 9% (P <0 .0 1) ,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占 76 .4 7% ,而冠脉多支病变与ST段压低差异无显著性。AIMI组Ⅰ、avL导联ST段压低占 71.4 2 % ,冠脉多支病变中Ⅴ4~Ⅴ6导联ST段压低占 5 2 .17% (P <0 .0 1)。 结论 AAMI或AIMI时Ⅰ、avL与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压低呈对应“镜像”改变 ;AAMI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 ,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段 ,梗死面积大 ;AIMI时Ⅴ4~Ⅴ6的ST段压低则反映冠脉多支病变。AMI的ECG早期鉴别诊断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董小玲许锋叶红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非梗死区ST段改变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电描记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和内皮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 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
叶红华潘伟民陈晓每丁玲任申齐董小玲
关键词:内皮素冠脉介入术支架术心肌缺血损伤
文献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和内皮素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TCA和/或支架术后肌钙蛋白Ⅰ的变化,预后意义和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内皮素的变化以及和心肌缺血损伤的关系。方法监测34例行择期PTCA和/或支架术且术前肌钙蛋白Ⅰ和CK-MB正常的患者术后6,12,18,24 ...
叶红华潘伟民陈晓每丁玲任申齐董小玲
关键词:内皮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