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新隆

作品数:66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花生
  • 21篇大豆
  • 16篇选育
  • 13篇花生新品种
  • 12篇栽培
  • 11篇栽培技术
  • 11篇鲜食
  • 11篇鲜食大豆
  • 6篇生品
  • 6篇麦苗
  • 6篇大麦
  • 5篇性状
  • 5篇籽粒
  • 5篇花生品种
  • 5篇基因
  • 5篇高产
  • 4篇珍珠豆型
  • 4篇生育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机构

  • 66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福建省种子总...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龙岩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龙岩市农业科...
  • 1篇莆田市农业科...

作者

  • 66篇蓝新隆
  • 30篇唐兆秀
  • 26篇徐日荣
  • 26篇张玉梅
  • 25篇林国强
  • 23篇胡润芳
  • 11篇陈剑锋
  • 11篇张扬
  • 8篇张秋英
  • 6篇陈湘瑜
  • 5篇陆佩兰
  • 5篇滕振勇
  • 4篇王雪英
  • 3篇张前荣
  • 3篇朱海生
  • 3篇陈敏氡
  • 3篇陈伟
  • 3篇李光星
  • 3篇温庆放
  • 3篇王彬

传媒

  • 7篇福建农业学报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中国种业
  • 4篇福建农业科技
  • 3篇农村百事通
  • 2篇大豆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 2篇花生学报
  • 2篇园艺与种苗
  • 2篇东南园艺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的选育及其高产生理基础被引量:8
2009年
为选育出适合福建省生态条件下的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解决福建省花生抗青枯病区抗病品种缺乏,老品种抗性衰退问题。2002年春季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梧油7号为母本,作物所选育的中间材料9817-36-2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法选择,育成丰产、适应性广、抗青枯病的花生新品种福花3号。该品种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荚果产量266.6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58%,籽仁产量174.3 kg/667m2,比对照增产3.54%。粗脂肪含量52.26%,蛋白质含量28.34%;中抗(MR)青枯病,生育期129天左右。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鲜果产量565.8 kg/667m2,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30.0%。对其生育特性观察及高产生理研究结果认为,福花3号由于前期花量大,有效花为39.3朵,果针数为30.5个,饱果数为10.0个,成针率为57.7%,成果率为20.5%均比对照高。除了在幼苗期LAI比对照低外,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均比对照高;幼苗期的NAR比对照种高31.31%,开花下针期,NAR比对照低12.4%,结荚期NAR比对照高18.4%,在饱果成熟期,NAR比对照低24.2%,饱果成熟期的积累率幼苗期为1.28%,开花下针期为28.5%、结荚期为48.3%、饱果成熟期为21.9%、产量形成期为49.6%;结荚期经济系数36.99,饱果成熟期为47.49;保持一定的干物质积累率和较高的经济系数,是其获的高产的一个重要生理基础,有较多的干物质充实到库中,库、源的协调性好,因而产量较高。
唐兆秀徐日荣蓝新隆
关键词:花生选育高产生理
播期与密度对鲜食大豆闽豆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提高闽豆10号的增产潜力,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1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闽豆10号春播以4月15日播期和21.0万株/hm;处理组合的鲜荚产量最高,为12049.75kg/hm;。闽豆10号在闽北生态区的适宜播期是4月中旬,适宜种植密度是21.0万株/hm;左右。
林碧英张玉梅陈象新蓝新隆胡润芳林国强
关键词:鲜食大豆播期鲜荚产量
单双粒播种对珍珠豆花生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1年
为了明确福建气候条件花生单粒和双粒播种对产量和性状的影响,为单粒播种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生态区选育的6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开展单粒和双粒播种对比试验,研究单、双粒播种对其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与经济性状关联的其他20个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能极显著提高株型指数、分枝数、结果枝数、荚果总数、单株荚果产量和单株籽仁产量(P<0.01),饱果率极显著降低(P<0.01),主茎高显著降低(P<0.05),秕果总数的增加是造成单粒播种荚果增加的主要因素,单粒播种能明显促进侧枝生长,导致百果重变小,双仁果率下降,出仁率降低;单双粒播种间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福花31521在单粒播种下能获得更高产量,而福花11510却在单粒播种下减产明显,表明品种存在适宜单粒和双粒播种不同的倾向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相比双粒播种,单粒播种的单仁饱果、双仁率、秕果总数和百仁重等4个性状对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上升较大,饱果总数、单株籽仁重和百果重等3个性状对荚果产量的关联系数下降明显,饱果总数和荚果总数等2个性状对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降低较大。因此,在单粒播种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性状的表现。
徐日荣陈昊陈湘瑜张玉梅胡润芳蓝新隆唐兆秀林国强
关键词:珍珠豆型花生单粒播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花生“抗黄1号”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结果表明,抗黄1号虽在各生育阶段的叶面积系数(LAI)均比泉花10号低,但仍具有较高的LAI;在苗期、结荚期,抗黄1号的净同化率分别比泉花10号高10.6%、21.8%;抗黄1号除在开花下针期干物质积累率比泉花10号略低外,其余各个时期的积累率均大于泉花10号;产量形成期的经济系数抗黄1号也比泉花10号高;抗黄1号不仅库大、源大,而且库/源比率高,库、源的协调性也比泉花10号好。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王雪英
关键词:花生抗黄1号叶面积干物质
黄曲霉毒素研究进展
本文阐述了黄曲霉素的理化性质、规定标准。详细论述了黄曲霉素的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测定(RIA)、免疫层析(IC)和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IA...
徐日荣唐兆秀蓝新隆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文献传递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麦苗产量及生长的影响
2017年
研究4组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麦苗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方的麦苗产量及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配方为360 mg/L Ca(NO_3)_2·4H_2O+775 mg/L KNO_3+250mg/L NH_4H_2PO_4+200mg/L MgSO_4·7H_2O处理的麦苗产量最高,第2次割苗比第1次割苗在产量、苗数、生长速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陈剑锋蓝新隆张秋英肖卫洪张扬
关键词:营养液配方麦苗
大麦种质资源的鉴定保存和创新研究
陈剑锋张扬蓝新隆邱国清张秋英张丽梅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功能营养技术。 科技与技术经济指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保健意识的增强,麦苗作为绿色保健食品和优质冬季牧草的开发潜力及优势日益突显。然而麦苗专用型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发严重滞后于市场需...
关键词:
关键词:大麦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方法】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08B3-1。2013年春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459.4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显著提高2.25%,定名为闽豆7号(闽审豆20180002)。【结果】推荐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在2015-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中,闽豆7号平均鲜荚产量9625.5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1.76%;2017年春进入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9780.45kg·hm^-2,比对照增产5.68%;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该品种荚大粒大,清煮口感香甜柔糯,属鲜食大豆中熟品种,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张玉梅蓝新隆陈伟徐日荣陈昊陈湘瑜滕振勇陆佩兰胡润芳林国强
关键词:鲜食大豆选育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根瘤菌对鲜食大豆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鲜食大豆试验品种处于花荚期的植株根系根瘤菌,进行了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试验。[结果]根瘤菌对2个鲜食大豆品种植株生长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显著或极显著。[结论]结果可为鲜食大豆高效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胡润芳张玉梅蓝新隆林国强
关键词:鲜食大豆根瘤菌增产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福花1号被引量:2
2003年
唐兆秀李光星蓝新隆王雪英
关键词:栽培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