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朝春

作品数:79 被引量:2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机械工程
  • 5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汽车
  • 18篇车辆
  • 17篇电动
  • 15篇电动助力
  • 15篇电动助力转向
  • 15篇助力转向
  • 12篇转向系
  • 11篇电动助力转向...
  • 11篇助力转向系统
  • 10篇仿真
  • 9篇路面
  • 8篇悬架
  • 7篇智能汽车
  • 7篇安全距离模型
  • 6篇阻尼
  • 5篇悬架系统
  • 5篇制动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5篇鲁棒

机构

  • 69篇江苏大学
  • 12篇奇瑞汽车股份...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密歇根大学
  • 3篇江苏理工学院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2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现代农业装备...
  • 1篇盐城工业职业...
  • 1篇奇瑞新能源汽...

作者

  • 79篇袁朝春
  • 40篇陈龙
  • 20篇江浩斌
  • 19篇何友国
  • 9篇陈军
  • 9篇黄晨
  • 6篇孙晓强
  • 6篇陈效华
  • 5篇张孝良
  • 5篇蔡英凤
  • 5篇张龙飞
  • 4篇王海
  • 4篇陈翠英
  • 4篇王陆林
  • 4篇李道宇
  • 4篇江永真
  • 4篇刘逸群
  • 4篇吴飞
  • 3篇汪少华
  • 3篇贝绍轶

传媒

  • 9篇农业机械学报
  • 8篇江苏大学学报...
  • 8篇重庆理工大学...
  • 5篇汽车工程
  • 4篇机械制造与自...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网络与信息
  • 2篇中国农机化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电子设计工程
  • 2篇汽车工程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拖拉机与农用...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农机化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在R环境中以半方差函数和克里格插值为基础,对镇江市瑞京园种植区土壤的pH值、有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行了空间变异性研究,并绘制了空间分布图。对于使用R语言进行土壤空间变异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翠英江永真袁朝春
关键词:土壤特性克里格插值R语言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起动过程中PMSM混沌现象及其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以电机起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处于突然加载的工况,当电机参数在一定范围内时,电机会产生混沌现象。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出现混沌现象,不但对自身的寿命以及输出特性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在电机与车辆传动系统结合后,也会把这种极其不稳定的输出传递到整车驱动系统中,最终会引起更加复杂、不稳定运动的产生。应用ADVISOR2002软件,在ECE-EUDC循环工况下,探讨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度变化对电机定子电阻RS、绕组电感L、转子永磁体磁链ψr的影响。针对电机以上3个参数对整个电机混沌系统的影响,基于状态反馈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模糊反馈混沌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整车冲击度J由最大值0.02降到0.001(m/s3)。最后通过硬件在环(HIL)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陆文昌李赛赛袁朝春陈龙王若飞
关键词: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混沌控制硬件在环
一种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方法
为解决理想天棚阻尼要求阻尼元件与惯性参考系相连的技术问题,基于“惯容-弹簧-阻尼”机械系统与“电容-电感-电阻”电子系统之间严格的对应相似关系,利用“惯容—弹簧—质量”系统的反共振现象,提出一种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方法...
ZHANG Xiaoliang张孝良NIE Jiamei聂佳梅YUAN Chaochun袁朝春HOU Yongtao侯永涛
关键词:汽车工程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天棚阻尼
传感器感知盲区条件下智能汽车主动制动系统控制研究被引量:15
2020年
传感器感知盲区是造成智能汽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传感器感知盲区对智能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影响,对传感器感知盲区条件下的智能汽车主动制动系统控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感知盲区数据库,并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对其进行识别;其次,根据其运动特征进行分类,建立感知盲区条件下的安全距离模型;最后,基于上述安全距离模型对感知盲区内的潜在障碍物进行自车速度控制,达到主动避撞的目的。仿真和实车试验表明,提出的传感器感知盲区分类可以较好地表述感知盲区的运动特征,传感器感知盲区条件下的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对潜在障碍物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主动避撞算法提高了智能汽车在传感器感知盲区内的主动安全性能。
袁朝春王桐何友国SHEN Jie陈龙翁烁丰
关键词:智能汽车安全距离模型
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方法被引量:3
2014年
为解决理想天棚阻尼要求阻尼元件与惯性参考系相连的技术问题,利用"惯容-弹簧-质量"系统的反共振现象,提出一种理想天棚阻尼的被动实现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车辆悬架,建立悬架的半车模型,分析悬架系统的频响特性,从理论上检验理想天棚阻尼被动实现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被动天棚阻尼悬架改善了车辆的低频频响特性,有效抑制了车身垂直和俯仰振动,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实现了理想天棚阻尼悬架的主要功能.
张孝良聂佳梅袁朝春侯永涛
关键词:悬架天棚阻尼反共振
智能汽车并联电控液压制动系统设计与试验被引量:6
2017年
为提高智能汽车自动制动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设计基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并联式电控液压主动防碰撞自动制动系统,针对整车动力学系统存在的参数摄动、外界干扰较强的非线性时变特征,提出μ控制策略控制制动管路压力,并进行参数摄动及外界干扰影响下的控制器性能仿真及整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μ控制算法的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在整车质量增加30%和制动盘-摩擦片摩擦因数减少30%两种工况下,整车期望加速度的稳态误差均控制在5%以内,稳定时间分别为1.7 s和1.4 s。
袁朝春范兴根袁慧颖沈捷陈龙贝绍轶
关键词:智能汽车制动系统摄动
前方车辆驾驶行为的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降低前方车辆驾驶行为的随机变化对自身车辆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前方车辆驾驶行为的识别方法。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场景中车辆的换道特性,选取前方车辆的纵向速度、横向位移和横向速度作为特征参数;采用线性均值滤波的方法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其次,基于Baum-Welch算法训练得到前方车辆三种驾驶行为的最优隐马尔科夫模型,基于Viterbi算法识别出前方车辆的驾驶行为。最后,测试结果表明隐马尔科夫模型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前方车辆的驾驶行为。
何友国龚星袁朝春
关键词:驾驶行为隐马尔科夫模型VITERBI算法
稳态工况下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在分别建立转向、悬架和轮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理论推导出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角阶跃输入下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转向的影响,刻画了不同车速和前轮转角下横摆角速度与侧倾角的变化过程,通过分析总结出两者之间的稳态值变化规律。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为侧向和垂向动力学的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黄晨陈龙江浩斌袁朝春夏天
关键词:车辆横摆角速度侧倾角
微型汽车EPS系统的μ控制研究
根据微型汽车对转向系统的助力性能要求,建立了适合求解μ控制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根据载荷、速度感应型助力特性来确定目标电流,应用μ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跟踪目标电流。以昌河北斗星汽车技术参数为计算依据,求解了μ控制器。闭...
陈龙袁朝春江浩斌
关键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Μ综合控制策略
文献传递
基于并线行为识别的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中针对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受旁车并线影响产生的制动干预时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旁道车辆并线行为进行优化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策略,以获得制动干预的最佳时机。首先,建立了以历史行驶数据和周围环境为输入、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驾驶行为识别模型,实现对旁道车辆驾驶行为类别的有效识别。当识别出并线行为后,根据并线车辆运动状态对自适应巡航系统进行加速度控制,建立系统的预测控制模型,确定跟随性、舒适性和油耗这3项性能指标与约束条件,并引入理想点法对期望加速度进行求解,有效避免了人为选择权重因素的干扰。然后,将最优控制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用于系统,再重新评估系统状态信息以实现滚动优化。最后,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定速巡航、跟车行驶和并线工况的对比仿真,并通过实车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快响应旁车并线时跟车目标的变化,有效降低速度波动,避免了绝大部分的车辆紧急制动,同时,考虑并线驾驶特性的控制模型能有效提高乘车舒适性,降低安全风险。
蔡英凤吕志军孙晓强王海刘擎超陈龙袁朝春
关键词:自适应巡航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多目标优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