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红卫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3篇GPS
  • 2篇天文
  • 2篇天文导航
  • 2篇天文定位
  • 2篇陀螺
  • 1篇导航技术
  • 1篇电子战
  • 1篇信息战
  • 1篇云台
  • 1篇运动小目标
  • 1篇三轴稳定
  • 1篇摄影测量
  • 1篇射电
  • 1篇射电天文
  • 1篇陀螺稳定
  • 1篇目标跟踪
  • 1篇目标检测
  • 1篇接触式测量
  • 1篇基于光流
  • 1篇激光

机构

  • 7篇华中光电技术...

作者

  • 7篇袁红卫
  • 2篇闵志方
  • 1篇毛海岑
  • 1篇贺世超
  • 1篇张建民

传媒

  • 2篇导航
  • 2篇光学与光电技...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光流的运动小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4
2012年
运动目标的检测是目标识别与跟踪的关键技术之一。光流技术是一种以物体的运动特征来检测目标的方法,它的提出为运动小目标的检测开辟了新的空间。在一个搜索跟踪系统中使用光流技术检测和跟踪空中小目标,目标大概为5~10个像素,而且背景复杂,相机抖动,普通分割算法无法得到小目标。在目标的运动明显异于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基于光流的目标检测算法来检测出小目标,同时运用高斯金字塔模型,提高算法的运算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光流的检测算法在背景运动的红外图像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袁红卫卢雁毛海岑贺世超
关键词:运动小目标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光流法高斯金字塔
关于发展我国现代天文导航技术的几点思考
1998年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天文导航导发展应用概况2及国内专业技术状态,指出了国内发展需求背影,阐述了发展国内天文导航的方向及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袁红卫
关键词:天文导航GPS
光电导航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以天文陀螺、激光或光纤陀螺为核心器件的光电导航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是各国竞相研发的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俄、美等发达国家光电导航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规划、最新成果和研制应用现状,提出了光电导航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
袁红卫
关键词:天文导航激光陀螺光纤陀螺
现代天文定位技术在电子信息战中的应用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天文定位技术研制、应用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以现代电子信息战需求为背景,结合国外最新发展理论和趋势,阐述了我国现代天文定位技术“十五”及2020年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袁红卫
关键词:天文定位射电天文GPS
文献传递
三轴稳定航测正射云台设计与实现
2013年
设计了一种用于航空摄影测量的三轴稳定正射云台。该云台搭载高清数码相机、微型电视等传感器,采用角速率闭环和惯性指向位置闭环的控制方式实现惯性稳定下的正射观察与拍照。与传统方位环安装陀螺,并依赖机载惯性导航信息不同,该云台采用独立的微机电GPS组合导航系统实现运动扰动隔离及正射指向。推导了组合导航系统安装于外壳实现稳定所需的角度、角速度稳定补偿方程,详细描述了控制管理模块、图像处理单元、测角模块、稳定伺服模块等控制组件的设计原理、方法以及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稳定后的传感器光轴能够垂直于地水平面,正射误差能够控制在3°以内,保证航向重叠率和旁向重叠率,防止出现航空摄影漏洞。
袁红卫闵志方张建民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三轴稳定陀螺稳定
现代天文定位技术在电子信息战中的应用与发展
1999年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天文定位技术研制,应用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以现代电子信息战需求为背景。结合国外最新发展理论和趋势,阐述了我国现代天文定位技术“十五”及2020年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袁红卫
关键词:天文定位GPS电子战信息战
全文增补中
基于光电成像的目标转动姿态非接触测量方法
2013年
为了测量物体的转动姿态,往往利用接触式测量元件来获取待测目标转动角度信息。但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常需要一种低时间延迟、高输出频率及高测量精度的非接触式姿态测量方法。由此设计了一种利用高分辨率高速摄像机的光电成像测量方法来对物体的转动姿态进行快速测量,该方法采用协作靶标的高速摄影作为测量输入,通过解算靶标位置得到物体的转动姿态。仿真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优于0.05°,测量数据输出频率为500 Hz,时间延迟低于2 ms。因此,这种基于光电成像的目标转动非接触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实时、高频、高精度的非接触测量需求。
袁红卫闵志方
关键词:非接触式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