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勇强

作品数:57 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4篇手术
  • 13篇肝癌
  • 10篇胰腺
  • 9篇胰腺炎
  • 9篇切除
  • 9篇腺炎
  • 9篇急性胰腺炎
  • 8篇腹腔
  • 8篇腹腔镜
  • 7篇切除术
  • 7篇肿瘤
  • 7篇肝癌细胞
  • 7篇癌细胞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
  • 6篇灌注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鼠肝

机构

  • 46篇深圳市第二人...
  • 10篇中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铜陵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市医学信...
  • 1篇华侨医院
  • 1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57篇詹勇强
  • 41篇王成友
  • 39篇倪勇
  • 21篇张敏杰
  • 14篇韩庆
  • 12篇邓雪松
  • 10篇吕新生
  • 8篇廖允军
  • 7篇梁浩晖
  • 6篇王志明
  • 6篇高海斌
  • 5篇庄礼钊
  • 5篇徐敏
  • 5篇程书榜
  • 5篇郑凯
  • 5篇黄志恒
  • 4篇黄文坚
  • 4篇盛光
  • 4篇陈小岚
  • 4篇刘民生

传媒

  • 13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深圳中西医结...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结石性胰腺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通过比较胆囊结石性胰腺炎(GSP)病人早期和延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185例GSP病人的资料,按施行LC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病情稳定72内手术)98例和延期组(GSP治愈后4~6周手术)87例,比较两组的总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延期组待手术期间发病情况。结果早期组总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延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延期组在待手术期间发生胆绞痛8例,急性胆囊炎5例,GSP复发8例,发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结论采取早期LC治疗GSP,在病情稳定后72h内实施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邓雪松张志彪卢贵余成俊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肺泡中性粒细胞凋亡与occludin蛋白改变在胆道梗阻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胆道梗阻(BDO)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PMN)凋亡情况与肺泡上皮细胞occludin蛋白变化,分析两者与梗阻性黄疸肺损伤的关系。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另6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模型组大鼠行胆总管双重结扎建立BDO模型。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于术后3、7、10、14d分批等量(n=8)处死,留取标本;正常对照组则在实验期间随机处死获取标本。检测大鼠肺组织形态学、BALF中PMN凋亡率和MMP-9活性,肺组织occludin蛋白,并计算肺通透指数(LP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各项指标在各时问点均无明显差异,定量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模型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且与假手术组比较,BALF中PMN凋亡率逐渐减少,MMP.9活性逐渐增高,3~14d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O.05);肺组织occludin蛋白逐渐减少,LPI逐渐增加,在7~14d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DO大鼠PMN凋亡率与MMP.9活性呈负相关(r=-0.935),MMP-9活性与肺组织occludin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796),肺组织occludin蛋白水平与LPI呈负相关(r=0.800)(均P〈0.05)。结论:BDO大鼠肺泡PMN凋亡减少、MMP-9活性增强,从而引起occludin蛋白减少,造成肺泡上皮屏障损伤、通透性增加,该病理过程在梗阻性黄疸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雪松詹勇强汪长浩邓通明倪勇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连接蛋白类
猪同期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式和技巧。方法:对6对猪进行胰肾同期联合移植(SPK),采用供体十二指肠和受体空肠单纯端侧吻合建立胰液引流(ED)。术后监测胰腺内分泌功能、胰液分泌及肾功能。结果:6对猪均成功采用SPK+ED术式完成了胰肾联合移植,5例受体存活达1月,其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肾脏有功能。结论:SPK+ED可有效地应用于1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只要掌握了熟练的手术技术和操作,即可作为胰肾联合移植的首选术式。
王成友倪勇詹勇强梁浩晖郑亚新黄志恒徐献忠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手术技巧
一氧化氮合成通路在大鼠肝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IP)过程中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及肝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转录、表达的改变,探讨大鼠肝脏IP过程中NO合成通路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
詹勇强吕新生王志明李宜雄孙维佳
关键词:肝脏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核因子-KB
文献传递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LMW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机理。方法:建立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LMWH治疗组(H组),比较各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6、ET和NO水平。结果:H组死亡率、血清淀粉酶、IL-6和ET明显低于SAP组(P<0.001)。H组NO明显高于SAP组(P<0.001)。结论:LMWH可能通过降低内皮素水平,提高NO水平,从而改善胰腺血循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SAP的炎症程度。
范钦桥陈书伟胡秀红吕新生曹文声范立侨詹勇强
关键词:胰腺炎低分子量肝素
肝细胞腺瘤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总结肝细胞腺瘤(HCA)诊断与外科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13例HC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HCA 4例,误诊肝细胞肝癌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采取半肝、肝叶、联合肝段和局部切除,术后病理均获确诊,其中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2例.术后11例获随访,时间1~5年,l例复发,l例恶变.结论 HCA临床少见,术前容易误诊.手术切除是HCA有效的治疗方式,预后良好.
邓雪松倪勇王成友詹勇强韩庆
关键词:腺瘤肝细胞手术切除
上调miR-449a表达对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miR-449a在肝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qRT-PCR检测miR-449a在正常肝细胞L02和4种HCC细胞株(HepG2、Hep3B、SMMC-7721和Bel-7402)的表达。用脂质体法将miR-449a模拟物或阴性对照序列转染HCC细胞后,分别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能力的变化,并观察以上两种不同转染的HCC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miR-449a在4种HCC细胞株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L02细胞(均P<0.05),其中在Bel-7402细胞表达的水平最低。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Bel-7402细胞比较,转染miR-449a模拟物的Bel-7402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G_1/S期阻滞明显增加、穿室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Bel-7402细胞比较,转染miR-449a模拟物的Bel-740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后的移植瘤质量与体积均明显减小(0.748 g vs.1.234 g;33.667 mm^3 vs.1 400.500 mm^3,均P<0.05)。结论:HCC细胞中miR-449a表达降低,上调miR-449a表达可以抑制HCC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
邓雪松潘红艳成俊卢贵余詹勇强倪勇王成友
关键词:肝细胞微RNAS细胞增殖肿瘤移植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322例报道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治疗、非手术治疗及未行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生存率、术后复发率比较。结果:①手术切除组1、3、5年术后复发率为32.3%、71.5%、81.5%,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率为0.93%。②切除组患者存活1年和3年者为78.5%和56.1%,非切除组42.0%和6.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③未接受任何治疗者均于诊断后1年内死亡,其1年和3年存活率均为0%,均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和非手术切除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切除率,降低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
庄礼钊詹勇强倪勇张敏杰王成友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
大鼠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肝外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预处理 (IP )对缺血再灌注 (I/R )致肝外主要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IP ,I/R组及S(假手术 )组 ,每组 2 4只。建立IP及I/R模型后观察术后 2 ,2 4h及 1周时小肠、胰腺、心肌、肾、肺、脑及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1)小肠组织损伤程度 :在 2h及 2 4h时IP组及I/R组显著高S组 (P <0 .0 1) ,且I/R组显著高于IP组 (P <0 .0 1)。 (2 )肾脏组织损伤程度 :I/R组在 2 ,2 4h及 1周时均显著高于S组 (P <0 .0 5 ,P <0 .0 1,P <0 .0 5 ) ,IP组 2 4h及 1周时显著低于I/R组 (P <0 .0 1,P <0 .0 5 )。 (3 )IP组胰腺和肺组织损伤虽较I/R组有所以改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IP组及I/R组均显著高于S组。 3组的脑、心肌及骨骼肌组织未见明显损伤。结果 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缺血再灌注对小肠及肾脏的损伤。
詹勇强吕新生郑凯王成友王志明李新营何劲松
关键词:肝缺血再灌流损伤疾病模型缺血预处理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75例PR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肿瘤26例,直径5cm~38cm,平均14.33cm,完整切除23例(88.46%);恶性肿瘤49例,直径4cm~22cm,平均8.50cm,完整切除38例(77.55%),两者在完整切除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57例,良性肿瘤患者共有4例死于原发疾病及并发症,1、3、5年生存率为94.74%、84.21%、78.95%,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55.26%、23.68%、15.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恶性PRT完整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部分切除术后生存率(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路径与合适的切除方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完整切除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PRT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术后生存率。
邓雪松许美权倪勇詹勇强韩庆王成友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