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英

作品数:64 被引量:379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手术
  • 8篇多发伤
  • 8篇伤患者
  • 8篇麻醉
  • 7篇早期肠内营养
  • 7篇重症
  • 7篇肠内
  • 7篇肠内营养
  • 7篇超声
  • 6篇血清
  • 6篇重症监护
  • 6篇耐药
  • 6篇监护
  • 5篇蛋白
  • 5篇术后
  • 5篇静脉
  • 4篇多发伤患者
  • 4篇血清蛋白
  • 4篇血糖
  • 4篇严重多发

机构

  • 64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作者

  • 64篇詹英
  • 31篇陈军
  • 24篇张玉坤
  • 24篇杨建平
  • 19篇王丽娜
  • 11篇王扬
  • 11篇高建瓴
  • 9篇刘莉
  • 7篇陈军
  • 6篇嵇富海
  • 4篇王玉兰
  • 4篇李健
  • 4篇陶文萍
  • 4篇解进
  • 3篇臧守华
  • 3篇单希胜
  • 3篇赵慧静
  • 3篇陈文佳
  • 3篇孟晓文
  • 2篇金晓红

传媒

  • 9篇苏州大学学报...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8篇江苏医药
  • 5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奈唑胺片剂治疗尿毒症伴眼部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例
2009年
詹英张玉坤陈军
关键词:利奈唑胺尿毒症软组织感染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监测68例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中潮气量(VT)和PETCO2,观察腹腔充气前、后VT及PETCO2的变化,同时比较静脉复合全麻(静脉组)、静吸(异氟醚)复合全麻(静吸组)及加吸氧化亚氮(N2O)静吸复合全麻(加吸N2O静吸组)对VT和PETCO2的影响。结果充气后各组VT均显著降低,PETCO2均显著升高(P值均<0.001)。充气前,静脉组与静吸组PETCO2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均高于加吸N2O静吸组(P值均<0.05);充气后,静吸组的PETCO2较静脉组增高(P<0.05),但两组与加吸N2O静吸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VT随着气腹的增加明显下降,调整VT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此外,全麻方式的选择也可显著影响腹腔镜手术中VT及PETCO2的改变,加吸异氟醚或N2O复合静脉全麻会使PETCO2进一步升高。因此,PETCO2监测是腹腔镜手术中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之一。
詹英王丽娜蔡姝李健杨建平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潮气量腹腔镜手术
蛛网膜下腔内注射TSA对RTX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内注射古菌素A(TSA)对树酯毒素(RTX)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24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Vehicle组、RTX组、RTX+DMSO组、RTX+TSA组。除Vehicle组外均进行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模处理,并于建模前1周对RTX+DMSO组及RTX+TSA组进行蛛网膜下腔置管。Vehicle组单次腹腔注射RTX的溶媒1.5 m L;RTX组单次腹腔注射RTX 210μg/kg;RTX+DMSO组建模前60 min及建模后每天蛛网膜下腔内注射5%的DMSO 10μL,连续注射7 d;RTX+TSA组建模前60 min及建模后每天蛛网膜下腔内注射TSA 0.5μg/kg,其溶媒为5%的DMSO。建模前各组大鼠采用von Frey丝检测后肢足底基础痛阈值,建模后第1、3、5、7天测定机械痛阈值。于最后1次蛛网膜下腔内注射后2 h取材,采用qRT-PCR方法测定脊髓及脊神经背根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RTX+DMSO组、RTX+TSA组在建模后第3、5、7天,机械痛阈值降低(P均<0.05);与RTX组和RTX+DMSO组相比,RTX+TSA组第5、7天建模机械痛阈值升高(P均<0.05);RTX组与RTX+DMSO组各时点相比,P均>0.05。与Vehicle组相比,RTX组和RTX+DMSO组脊髓及脊神经背根节BDNF mRNA表达下调(P均<0.05);与RTX组和RTX+DMSO组比较,RTX+TSA组脊髓及脊神经背根节BDNF mRNA表达上调(P均<0.05);RTX组与RTX+DMSO组相比,P均>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内注射TSA可通过上调BDNF的表达缓解RTX诱导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陈文佳孟晓文王丽娜詹英嵇富海杨建平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曲古菌素A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早期病人采用血液灌流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出现肾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其中约1/3以上的病人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和病死率高的特点[1],因此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早期治疗是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血液净化技术,虽然2004年重症医学血液净化治疗指南指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早期病人提倡血液滤过可有效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且有研究表明,血液滤过可有效清除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人肌红蛋白,从而可改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2-4].但是本院对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早期病人采用血液灌流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张玉坤詹英陈军杨建平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技术血液滤过肾功能损害
脊髓胶质细胞在RTX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脊髓胶质细胞在树酯毒素(RTX)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RTX组单次腹腔注射RTX 210μg/kg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组注射等量溶媒(10%Tween 80、10%乙醇与生理盐水组成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检测两组大鼠建模前及建模后1、3、7、42d机械痛阈值(PWMT)及热痛阈值(PWTL)。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在建模后4h及1、3、7、42d检测CD11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建模前相比,RTX组建模后3、7、42d大鼠PWMT下降和PWTL升高(P<0.05)。与C组相比,RTX组CD11b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建模后4h升高(P<0.05),GF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建模后4h及1、3、7、42d升高(P<0.05)。RTX组GFAP表达与PWMT呈负相关(r=-0.96,P<0.01)。结论激活的神经胶质细胞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与维持阶段起重要作用。
陈文佳孟晓文王丽娜詹英
关键词:胶质细胞神经病理性疼痛
雷公藤甲素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内ABCA1基因、蛋白调节的影响
陈军张玉坤刘莉王扬詹英杨建平
动态监测乳酸对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乳酸水平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24h作动脉乳酸水平测定,并作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30%定为高清除率,10%~29%为中清除率,〈10%为低清除率.根据多发伤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和终点事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或28d内死亡),比较两组患者与乳酸清除率关系.结果 终点事件组17例(入院28d内死亡6例,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11例),24h内乳酸、APACHEⅡ评分终点事件组均高于好转组,入院时及6h、24h时乳酸清除率终点事件组均低于好转组.随着乳酸清除率的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动态监测乳酸水平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预后转归.
单希胜张玉坤陈军詹英
关键词:乳酸乳酸清除率多发伤预后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危重病人贫血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危重病人贫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7例危重病人随机分成2组。EPO组(35例)于入院后即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50U/kg皮下注射,连续10d;对照组(32例)不给予rhEPO,其它处理同EPO组。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RET计数及Hb恢复有显著差异(P<0.05),而RBC计数及HCT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rhEPO治疗危重病人贫血,能提高RET计数,增加Hb含量,改善患者贫血。
高建瓴王丽娜詹英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危重病人贫血
2004—200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对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获得性感染63例,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74.6%)。共检出院内感染细菌104株,其中G-菌55株(占52.9%),以鲍曼不动杆菌、洋葱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31株(占29.8%),以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18株(占17.3%),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较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监测结果表明,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王玉兰詹英陈军张玉坤杨建平
关键词:ICU耐药
右旋美托咪啶用于需机械通气的口腔癌术后患者镇静的观察
2014年
目的: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需机械通气的口腔癌术后患者镇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30位口腔癌根治术后需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随机分为Dex组与Mid组,分别给予0.2~1.0μg·kg^-1·h^-1的右旋美托咪啶和0.02~0.1 mg·kg^-1·h^-1的咪达唑仑,以维持患者轻中度镇静( RASS评分-3~0)。记录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程度的时间百分比、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用药时间、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不良事件。结果 Dex组达到目标镇静深度的时间明显长于Mid组(P﹤0.05);Dex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Mid组(P﹤0.05)。两组谵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相似(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延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的时间,减少芬太尼的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但是,要注意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应用时应加强监测。
冯超男詹英冯树全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咪达唑仑口腔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