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晓光

作品数:6 被引量:118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气候模式
  • 3篇可预报性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分析
  • 2篇可预报性研究
  • 2篇方差分析
  • 1篇气候区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周期
  • 1篇降水
  • 1篇降水变化
  • 1篇降水量
  • 1篇降水预测
  • 1篇大气动力学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6篇许晓光
  • 3篇李维京
  • 2篇王澄海
  • 2篇任宏利
  • 2篇张培群
  • 2篇李健
  • 1篇李小兰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气象学报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63L16气候模式预报能力的空间尺度分布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球谐谱展开和方差分析方法,利用1970—2003年NCEP再分析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T63L16月动力延伸预报业务回报1982—2002年的结果,研究了T63L16模式逐日预报可预报能力的空间尺度依赖特征和对于中期预报的可预报稳定分量。分析表明,T63L16模式预报能力在总波数n上具有各向同性,其主要的误差发生在波数为5—10的天气尺度波。基于对T63L16气候模式500 hPa位势高度场球谐系数内部方差和该物理量气候外部方差之比R演变特征的分析,本文定义了模式26—40 d预报的方差比的平均作为R的临界值来定量地确定T63L16模式对不同空间尺度气象场的可预报期限,并引入波能谱为权重系数研究了模式可预报期限与纬向波数和总波数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模式的逐日可预报期限与纬向波数和总波数、以及季节均有关系。可预报期限在整体上随着空间尺度的减小而逐渐缩短,但并不是纯粹的单调递减;对于纬向2波分量的可预报期限比3—5波要短,可能是由于该模式对表征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的2波的刻画相对不够好。另外,对季节平均的中期预报可预报稳定分量的考察表明,就全球而言,对于提前6 d以上的预报,夏季具有的可预报稳定分量为纬向波数小于12或总波数在17以内,其他季节为纬向波数小于7或总波数小于13;对于提前11—15 d的预报,冬夏两季的可预报稳定分量为纬向波数小于5或总波数小于10,春(秋)季节为纬向波数小于3(2)或总波数不大于8(7)。这为针对该尺度发展新的预报策略和方法、改进预报效果,提供了依据。
许晓光李维京任宏利张培群
关键词:方差分析
T63L16气候模式可预报性的空间尺度分布研究
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T63L16业务模式21年(1982 ^2002)的回报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通过考察逐日预报可预报性空间尺度分布特征多年的季节平均,分析了模式对不同空间尺度分量的预报效果,研究了...
许晓光李维京任宏利张培群
关键词:气候模式可预报性研究大气动力学
文献传递
T63L16气候模式预报能力和可预报性研究
本文采用球谐谱展开和方差分析方法,利用1970~2003年NCEP再分析500hPa高度场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1982~2002年T63L16月动力延伸集合预报业务回报结果,研究了T63L16模式逐日预报可预报能力的空间尺...
许晓光
关键词:方差分析可预报性
文献传递
近50a中国降水变化的准周期性特征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被引量:58
2012年
通过分区分析了1961-2006年近50 a中国降水周期分量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对未来20 a(2006-2026年)降水的可能变化趋势做了预测。结果表明:就年际变化而言,大部分气候区的降水年际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周期变化,并以高频(准3~4 a)变化为主,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过去的50 a,各气候区的降水呈现出下降趋势。周期叠加外推的结果表明,未来20 a,除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会出现少许的增多外,其余各气候区的降水量会出现弱的减少趋势。
王澄海李健李小兰许晓光
关键词:气候区降水量小波分析降水预测
T63L16气候模式可预报性的空间尺度分布研究
<正>可预报性研究在大气动力学和数值预报领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逐日天气预报的可预报期限一般不超过2~3周[1]。然而,当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值模式逐日预报达到70%预报技巧的预报长度只有7天[2]。为此,TH...
许晓光李维京任宏利张培群
文献传递
中国近50年气温变化准3年周期的普遍性及气温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被引量:57
2012年
利用全国98个测站的年和冬季气温资料,采用Marr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1961—2009年)中国8个气候区的年和冬季气温变化,研究了中国气温变化的周期性,并对未来20年(2010—2029年)气温的可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8个气候区气温的年际变化以高频变化为主,普遍存在着准3~4年周期变化,尤其是冬季气温的准3年周期变化显著,而且这种周期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年气温的周期特征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周期叠加外推的结果表明,未来20年,中国将继续保持增暖趋势,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升温要大于除西南地区外的南方地区。如果按照线性趋势升温,2010-2029年气温上升幅度不会超过1℃。
王澄海李健许晓光
关键词:小波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