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金顶

作品数:1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华侨
  • 4篇社会
  • 4篇社会生活
  • 4篇侨乡
  • 2篇跨国
  • 2篇慈善
  • 1篇党政
  • 1篇地域性
  • 1篇东南沿海
  • 1篇行商
  • 1篇移民
  • 1篇战时
  • 1篇政权
  • 1篇日本近代化
  • 1篇日商
  • 1篇善事
  • 1篇社会慈善
  • 1篇社会慈善事业
  • 1篇社会融合
  • 1篇社会网

机构

  • 17篇华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神户大学

作者

  • 18篇许金顶
  • 2篇姜泽华
  • 1篇周凡丁
  • 1篇张禹东
  • 1篇彭立群
  • 1篇郑文标
  • 1篇魏丹
  • 1篇张文奎

传媒

  • 6篇华侨大学学报...
  • 4篇海交史研究
  • 1篇史学集刊
  • 1篇历史档案
  • 1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八桂侨刊
  • 1篇河北建筑科技...
  • 1篇福建省社会主...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继承与创新被引量:6
2010年
分析当前华侨华人研究存在的认识误区,认为研究者过于依赖现成的理论模式和概念工具,未能真正把华侨华人作为研究主体,忽视了对华侨华人具体生存环境与生存策略的研究。指出应在历时性的视野下,动态考察华侨跨国生存的历史过程,审视华侨与侨乡的内在历史联系,揭示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同时倡导在未来的相关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继承以往的学术传统,系统收集海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建立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研究资料库,建构以人为本的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
许金顶
关键词:华侨华人社会生活
倭寇之患与福建民俗被引量:5
1996年
从元末到明万历年间,中国沿海遭受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倭寇侵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首当其冲,受害深重,民众生命财产、社会生活,社区心理遭到了空前未有的摧残。本文试论述倭寇之患与福建沿海地区(莆田、仙游、同安、福清、泉州、连江等)一系列独特民俗形成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外部侵扰对社区民俗的影响。
许金顶
关键词:民俗事象社会生活倭寇东南沿海民众
香港归侨社团调查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本调查报告运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通过对香港归侨社团展开实地田野调查,在走访当前活跃于香港侨界的主要社团,搜集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香港归侨社团的成立时间、缘起、性质分类、数量以及面临的问题展开必要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香港归侨群体有所助益。
张文奎许金顶
近代旅日闽侨社团构成及其功能被引量:1
2003年
1840年以后的近代中国内外交困,国势日微,而日本经由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却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势日强.近代中日关系相应地进入了一个强弱转换时期,因而日本华侨群体的特性被深深地刻上了近代中日关系的烙印.近代旅日华侨社团组织表现为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由社会功能明显的地域性会所,到日本政府限制下的商会及会馆,最后形成清一色的由日本政府监护下的"一地一会"之华侨联合会.
许金顶
关键词:社团组织华侨社团
抗战时期旅日闽侨生存状况探析被引量:1
2006年
从战争对平民伤害的角度来认识战争的本质,有助于理解国际间友好关系对于平民百姓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抗战时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旅日闽侨,因其“敌对国民”身份顿然成为特殊的群体,陷入极端困境,其生命、财产难以保全,身心遭受了双重伤害。他们传统的“一家两地”的生存模式因为战争而被扭曲、中断,承受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运用日本警保局编撰的《外事月报》记载的战时旅日闽侨真实生活的若干史料,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考察战时旅日闽侨的生存状况,分析其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与心态,从而为相关的华侨研究提供一些资讯。
许金顶
关键词:抗战
近代旅日闽籍华侨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近代中日关系处于一个强弱转换时期,因而日本华侨群体的特性被深深地刻上了近代中日关系的烙印。日本近代以来对华的七次大规模入侵,对旅日华侨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侨民们在“敌对国民”的名份下备受压制,努力竞生,其艰辛苦涩难以形容。
许金顶
关键词:华侨
全文增补中
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与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衰微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将南京国民党政权置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变迁中进行动态的考察 ,试图从一个较新的角度 。
许金顶
跨国生存空间——近代旅日闽侨的社会生活(1860—1940年代)
日本华侨社会由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域的人群组成,近代旅日闽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普通华侨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考察近代旅日闽侨的东渡源起,分析其在日生计模式、社团组织及其与侨乡联系的不同方式,以期拓展日本华侨史研究的学术...
许金顶
文献传递
近代旅日闽商社会生活述评被引量:1
2002年
如果说近代旅日闽籍华侨的日增是由于东亚近代化进程不平衡的拉动所致,那么其在日的分布也就相应地集中于各开放港口,如长崎、神户、横滨等地.而其职业构成与日本近代化进程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日本近代化程度的提高及其对华政策的变化,闽籍侨商的职业构成经历了以贸易商为主到小业主、从业员为主的转换,而其中以福清人为主体的吴服行商的情况更具特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的贸易统制日益强化,致使华人贸易商迅速衰弱,吴服行商在闽人中的成份地位日大.这种转换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有限空间条件下普通华侨的总体生活状态.[1]明确了近代旅日闽籍华侨地域分布的特点和主体构成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考察其在日的生存状况.这里所谓的生存状况,侧重于闽商的职业构成、生存地域的选择和调适、家族生活等.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以闽南人为主体的贸易商和以福清人为主体的吴服行商作为考察对象,剖析其在日本底层社会的生活,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点线索.
许金顶
关键词:行商日本近代化闽商
外来务工人员与侨乡社会的融合:以厦门“銮村”为例
2010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侨乡发挥区域社会优势,吸引侨资发展经济。合资、独资工厂及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内地富余劳动力迅速涌入,出现人口东移的态势。相应地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互动、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外来人员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侨乡社区的变化。文章将通过对厦门"銮村"的实地调查,探讨这一融合过程的阶段性特性,以期对当前多元社区现代秩序的设定及有效管理有所助益。
周凡丁许金顶
关键词:侨乡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