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洪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孝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视网膜疾病中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提高视网膜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128例(132眼)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结合其手术效果、裸眼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后1 d患者的平均裸眼视力、眼压分别为(0.46±0.13)、(2.53±0.79)kPa[(19.2±5.7)mmHg],与治疗前的(0.11±0.07)和(1.53±0.62)kPa[(11.4±3.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患者未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仅10例(10眼)于拔管期间出现轻微结膜下出血,占7.81%,术后3 d自行恢复正常。结论:给予视网膜疾病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视力,并且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 谢洪涛张慧莉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疾病临床疗效
- 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保守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的疗效。收集60例应用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GnRHa组及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单纯GnRHa组及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的VAS评分、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血清E2及CA125表达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nRHa联合反向添加用药组优于单纯GnRHa组。GnRHa对保守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的疗效高,联合反向添加用药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慧莉徐凡莉谢洪涛
- 关键词:GNRHA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分析及粘弹性物质在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青光眼手术后导致浅前房的原因、讨论粘弹性物质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2013年于我院进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共120例,分析这些患者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时间、比率、类型,仔细研究医院的应对措施,比较不同的青光眼类型、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浅前房的不同影响。同时,使用粘弹性物质为患者治疗,使患者形成前房。结果其中普通青光眼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共69例,占57.5%,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共有51例发生浅前房,占42.5%。其中,由于伤口渗漏而导致浅前房的占52.1%,房水过滤过强的占18.6%,脉络膜剥离的占29.3%。这些患者均接受了粘弹性物质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浅前房发生的原因有多个,主要为手术伤口渗漏、房水过滤过强、脉络膜剥离等。通过粘弹性物质可以修复前房,治疗手术后并发症。
- 谢洪涛张慧莉
- 关键词:青光眼浅前房粘弹性物质
- 足月前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3年
-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前胎膜早破产妇64例和健康正常产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胎膜早破组流产史、胎位异常以及阴道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该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健康组高(P<0.05)。足月前胎膜早破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流产史、胎位异常、阴道炎等疾病,且发生胎膜早破后会增加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关注。
- 张慧莉谢洪涛林彩琴
- 关键词:足月前胎膜早破
- 手术源性干眼的病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2
- 2013年
- 手术源性干眼是眼科手术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因多种因素引发,损伤患者的眼部健康。临床上存在多种治疗手术源性干眼的药物及方法,但效果不一,对此,本文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手术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手术的眼科疾病患者,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 谢洪涛张慧莉
- 关键词:病因分析人工泪液
- 2.2mm微切口对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散射光变化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2.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93例112眼,随机分为微切口组(47例52眼)和传统切口组(46例60眼),微切口组行2.2mm同轴微切口,传统切口组行3.2mm切口,观察两组平均超声乳化能量(AVE)、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微切口组和传统切口组术前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微切口组和传统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12.09±4.14)%和(13.24±5.4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AVE为(10.01±3.21)%,明显低于传统切口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和传统切口组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LogM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术后1wk、1、3mo散光度为0.47±0.12、0.40±0.10、0.36±0.12D,明显小于传统切口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有严重并发症。结论: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可有效节省超声能量,减少手术源性散光,有利于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与传统切口无明显差异。
- 谢洪涛刘钊臣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微切口晶状体角膜内皮细胞
- 卵巢恶性肿瘤静脉联合腹腔化疗与静脉化疗临床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腹腔化疗与静脉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观察化疗副反应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静脉联合腹腔化疗16例,对照组静脉化疗,分析其化疗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CA125,HE4下降程度,PFS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化疗副反应轻,CA125,HE4下降程度大,可延长PFS及3年生存率。结论静脉联合腹腔化疗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化疗,且化疗副反应轻,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3年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 张慧莉谢洪涛王乐霞
-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静脉化疗
- 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3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则有3例患者复发,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采取药物治疗结合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患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谢洪涛张慧莉
- 关键词: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疗效
- 264例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64例(284眼)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47例(158眼)和B组117例(126眼),A组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B组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平均视力值为(0.457±0.146),B组为(0.435±0.1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A组有31例(34眼)术后出现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21.1%,与B组的23.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均可有效用于治疗并发性白内障,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 谢洪涛张慧莉
- 关键词:并发性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手术疗效
- 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最小剂量手术方法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02在我院治疗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9例102眼,均采用单纯巩膜外垫压联合冷凝手术,术中不放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84眼(82.4%),二次复位10眼(9.8%);35眼(34.3%)术后矫正视力〈0.1,38眼(37.3%)0.1~0.3,29眼(28.4%)〉0.3,明显优于术前矫正视力,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以角膜水肿(20.6%)和一过性高眼压(9.8%)为主,给予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最小剂量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
- 谢洪涛刘钊臣
- 关键词: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