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 作品数:101 被引量:1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浸润性乳腺癌中IGF-1/IGF-1R的表达方式及对表阿霉素治疗的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IGF-1/IGF-1R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和对表阿霉素治疗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GTVSIONTMⅢ二步法检测IGF-1/IGF-1R蛋白在165例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株经表阿霉素治疗后,IGF-1及IGF-1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IGF-1、IGF-1R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原位癌及纤维腺瘤组织(P<0.05).(2)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IGF-1R膜表达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3)表阿霉素治疗后,乳腺癌细胞株中IGF-1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IGF-1R的异常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恶性演变有关,IGF-1/IGF-1R信号与化学治疗有一定关系. 顾丽琴 刘文婷 顾国建 顾国建 杜欢 黄梦洁 谢芳关键词:IGF-1 IGF-1R 浸润性乳腺癌 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和风险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E患者作为建模集(模型开发),以患者入院48 h内是否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划分为不良组、非不良组。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筛选,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结果,利用R语言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和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评价模型的表现。采用Bootstrap法(自抽样法)验证并制作校准图;采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率。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收治的PE患者作为验证集。结果:共纳入381例PE患者作为建模集,其中12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255例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共纳入102例PE患者作为验证集,其中34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68例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孕周越小(OR=2.672,95%CI=1.495~5.153)、临床症状数目越多(OR=2.643,95%CI=1.394~4.917)、24 h蛋白尿定量越高(OR=3.662,95%CI=1.982~7.604)、血小板计数越低(OR=2.396,95%CI=1.307~4.653)、D-二聚体越高(OR=2.929,95%CI=1.728~5.843)、miR-21表达量越高(OR=4.302,95%CI=2.426~9.185)均是PE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6个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12(95%CI=0.864~0.956),最佳截断值(阈概率)为0.32,此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0.889、0.845;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χ^(2)=4.214,P=0.837);偏差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验证集的AUC为0.904(95%CI=0.842~0.93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0.874、0.823;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χ^(2)=3.720,P=0.729);偏差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当决策曲线中阈概率值设为32.0%,建模集和验� 谢芳 张晓燕 苏敏 高怡平 仲亚君关键词:子痫前期 影响因素 儿童急性白血病bcl-2、p16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研究初诊儿童急性白血病bcl-2、p16蛋白的表达及两者关系,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急性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16蛋白在2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并与19例非白血病患儿的表达作对照。结果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p1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儿童初诊急性白血病中p16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bcl-2过度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增强和p16失表达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减弱在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障碍和细胞增殖失控在多数白血病发病中可能存在某种协同作用,细胞凋亡抑制在部分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比细胞增殖失控起的作用更重要。 李世刚 柴玉海 邓海贞 谢芳关键词:儿童 急性白血病 BCL-2蛋白 P16蛋白 端粒酶原位杂交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检测端粒酶在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为85%,显著高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P<0.01),端粒酶的表达强度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有广泛表达,端粒酶活性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尹丹 戴志远 谢芳关键词:卵巢上皮肿瘤 端粒酶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分析 2006年 方琪 董万利 徐耑 蔡秀英 曹健 谢芳 柴玉海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 肉碱缺乏 人4IgB7-H3-Fc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 目的:作为新的共刺激分子,B7-H3从发现至今已有不少相关的报道。在最初的研究中,B7-H3被认为是一正性调控分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提出鼠B7-H3信号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负性调控为主,同时下调IL-2的表... 周迎会 马震宇 陈永井 马珍妮 王勤 王雪峰 马泓冰 谢芳 张学光关键词:基因转染 融合蛋白 共刺激 文献传递 透明质酸修饰还原敏感纳米粒子负载的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靶向杀伤及意义 目的:研究负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透明质酸修饰还原敏感纳米粒子HA-Lys-LA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靶向性及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表... 谢芳 周春艳 钟伊南 王雪峰 刘文婷 钟志远关键词:阿霉素 CD44 凋亡 乳腺癌 文献传递 p53蛋白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蛋白在8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6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1%,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0.01),且p53蛋白的表达强度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抑癌基因p53的功能丧失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戴志远 蒋创 谢芳关键词:卵巢肿瘤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人可溶性OX40L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制特异性检测人可溶性OX40L蛋白(sOX40L)的ELISA试剂盒,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两株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鼠抗人OX40L单克隆抗体1G1和4C12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夹心法研制特异性检测人sOX40L的ELISA方法,并对其稳定性、精确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①建立的检测人sOX40L酶联免疫试剂盒在抗原浓度为3.91~250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②利用该ELISA方法检测到sOX40L蛋白在肾病综合征和Graves’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人sOX40L蛋白的ELISA试剂盒,应用该方法检测到sOX40L在多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异常高表达。该试剂盒在OX40L分子基础研究以及自身免疫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王勤 谢芳 陈永井 陈蕾 李晓忠 王雪峰 张学光关键词:协同刺激分子 OX40L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再生多孔丝素膜创面局部运用激活不同部位T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及生物相容性。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体内后对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研究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再生多孔丝素膜植入大鼠局部创面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脏及胸腺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切除SD大鼠背部皮肤建立2cm×2cm创面,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覆盖经预处理的再生多孔丝素膜,将已切除皮肤的表皮盖在丝素膜上进行缝合,对照组仅覆盖自身表皮层。于术后第3,14,28,56,90天观察创面愈合及丝素膜的残留情况,采用双色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外周血、脾脏及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百分率。结果与结论:植入早期,两组均可见局部、轻微的炎症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至28d后,炎症细胞逐渐减少,并且在整个动态观察过程中,两组结果一致。实验组外周血中活化T细胞在14d之前呈一过性升高,随后开始下降,至28d以后,活化T细胞水平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脾脏与胸腺T细胞均有少量活化,随后即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胸腺中CD3+CD25+/CD3+T细胞的阳性率较脾脏微高,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再生多孔丝素膜对T淋巴细胞的激发作用较小,引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 朱晓燕 李永林 谢芳 张彦军 黄赛男 李明忠 邱玉华关键词:T淋巴细胞 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