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菁
- 作品数:20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搏定对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细胞信号转导作用
- 目的了解异搏定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 FACE ELISA 方法,通过检测 Bax 和 Bc...
- 徐少骏滕建英吴艾竞谢菁沈明强
- 文献传递
- 细胞信号传导在激素和干扰素诱导的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激素和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后是否产生凋亡,以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是否一致。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吸光度A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地塞米松(0.1mg/ml)和干扰素α-2b(1000U/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干扰素α-2b不能诱导这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明显细胞凋亡,且IFN α-2b抑制增殖瘢痕的ERK1/2通路,而对JNK通路无影响,其不引起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RK1/2和JNK通路的变化。结论激素类药物和干扰素α-2b对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机制不同。
- 徐少骏滕建英谢菁吴艾竞陈东明鲍卫汉
-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干扰素Α-2B
- 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消化道的影响
- 2006年
- 吴艾竞谢菁俞水莲戚富琴
- 关键词:重建消化道全胃切除后胃切除术后重建术式吻合法
- 异搏定对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细胞信号传导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目的探讨异搏定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并与类固醇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异搏定浓度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凝胶电泳及FACE ELISA方法,通过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特异性DNA梯状条带以及激活(磷酸化)的ERK1/2和JNK的OD值,对不同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0.1 mg/m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了研究,同时,以地塞米松(0.1 mg/ml)作用后的结果为对比。结果①当异搏定浓度为0.1 mg/ml,可诱导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②异搏定可引起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DNA经电泳后可见梯形条带;但不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Bax/Bcl-2表达的改变且未见明显梯形条带;③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JNK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ERK1/2细胞传导通路被抑制而JNK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异搏定作用后ERK1/2细胞传导通路被激活而JNK细胞传导通路无明显改变。④地塞米松可通过激活ERK1/2和JNK细胞传导通路诱导三类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结论异搏定和地塞米松均可诱导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但细胞传导通路不尽相同。异搏定和地塞米松对皮肤成纤维细胞作用不同。
- 滕建英徐少骏谢菁吴艾竞沈明强
- 关键词: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异搏定细胞信号传导
- 不同材料人工真皮支架修复猪Ⅲ度烧伤创面比较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比较胶原壳聚糖真皮支架、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及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移植于Ⅲ度烧伤创面后,真皮支架的血管化及支架上表皮移植修复创面情况。方法将3种不同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头猪(共18头猪)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在植入后1、2、3周对真皮支架血管化、创面、支架上表皮移植愈合和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D34阳性信号(新生血管数目)进行检测。以无支架植入的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为对照。结果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后2周支架血管化已基本完成,而胶原壳聚糖和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至少需要3周。3种不同材料支架垂直于创面的新生微血管均比无支架对照创面多;不同材料支架组与对照组2周创面比1周创面、3周创面比2周创面CD34的表达均明显增多,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组植入后1、2、3周CD34阳性信号均明显高于相对应的其他3组;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后1周,创面植表皮,移植表皮存活良好,而胶原壳聚糖和脱细胞基质真皮支架植入需要2周,其表面移植的表皮细胞才能成活。结论3种材料的支架均可修复Ⅲ度烧伤创面,而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的血管化程度最好。
- 徐少骏马列滕建英谢菁朱金土孙东杰叶盛倪有娣王永光
- 早期应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在腕部电烧伤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 6例腕部背侧仅残留少量正常皮肤的环状深度电烧伤患者,伤后立即使用蒂在上、下两侧的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覆盖创面,并观察创面修复及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6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外观较为理想。结论早期使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辦覆盖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可有效地促使其修复,同时对手腕部的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 吴艾竞徐少骏沈明强谢菁
- 关键词:腹直肌肌皮瓣
-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11例AMVO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AT)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2例,非阻塞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NOMI)1例。10例手术,其中坏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6例,二期吻合3例,1例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经抗凝、祛聚、扩血管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最终治愈6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再发梗死,1例死于短肠综合征,病死率为45.5%。结论 AMVO发病急,进展快,早期易误诊,后期病情凶险,早发现、早治疗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谢菁龙景培胡铭荣季巧金王雄何桦波
-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血栓形成
- 不同人工真皮支架在修复Ⅲ度烧伤创面中创面收缩和细胞凋亡差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真皮支架血管化对Ⅲ度烧伤创而修复中创面收缩和细胞凋亡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胶原-壳聚糖及脱细胞基质三种真皮支架分别移植于猪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观察植入创面的修复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生物索化的脱氧尿嘧啶DNA切口末端标记等方法对不同时间小同支架创面中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血管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及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植入不同真皮支架的创面与无支架植入的肉芽创面不同.支架植入创面1~3周α-SMA表达阳性的血管数持续增加,支架植入2周加植表皮2周后创面血管数减少,不同时间点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创面最多,无支架植入创面最少.α-SMA表达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植入创面最少且表达高峰为2周,其他创面表达高峰为3周,以无支架植入创面最多.不同支架植入后2~4周,创面内细胞凋亡持续大幅增多;而无支架植入创面中,3~4周才开始增加;细胞凋亡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创面最多,无支架创面最少.结论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可增强修复细胞的迁移,获得良好的血管化,较好较快地修复皮肤全层烧伤缺损创面.
- 徐少骏马列滕建英谢菁朱金土孙东杰王永光倪有娣楼婷
- 关键词:烧伤皮肤移植细胞凋亡创面收缩
- 微创皮下搔刮加皮瓣原位缝吊加压治疗腋臭的护理
- 2007年
- 葛丽英张燕萍谢菁徐少俊吴艾竞沈明强
- 关键词:腋臭护理
- 不同药物对增殖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 目的: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激素和干扰素α-2b(IFN α-2b)作用后是否产生凋亡以及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或抑制是否一致作一探讨。方法:对6例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6例皮肤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
- 吴艾竞徐少骏滕建英谢菁沈明强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地塞米松干扰素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不同药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