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里阳

作品数:483 被引量:2,21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7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6篇机械工程
  • 180篇理学
  • 15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61篇金属学及工艺
  • 45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建筑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矿业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8篇可靠性
  • 46篇可靠度
  • 46篇共因失效
  • 41篇载荷
  • 34篇系统可靠性
  • 30篇应力
  • 27篇合金
  • 25篇可靠性分析
  • 23篇有限元
  • 22篇失效率
  • 19篇铝合金
  • 19篇齿轮
  • 13篇遗传算法
  • 13篇神经网
  • 13篇神经网络
  • 13篇函数
  • 12篇有限元分析
  • 11篇机械系统
  • 10篇载荷作用次数
  • 9篇载荷作用

机构

  • 465篇东北大学
  • 17篇中航工业北京...
  • 12篇东北师范大学
  • 9篇江苏技术师范...
  • 9篇沈阳航空航天...
  • 8篇沈阳工程学院
  • 7篇济南大学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6篇沈阳理工大学
  • 4篇辽宁工业大学
  • 4篇宝钢集团有限...
  • 4篇沈阳工业大学
  • 3篇宝山钢铁股份...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沈阳航空工业...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83篇谢里阳
  • 36篇何雪浤
  • 35篇王正
  • 34篇李兵
  • 32篇钱文学
  • 30篇周金宇
  • 24篇刘建中
  • 23篇尹晓伟
  • 21篇徐灏
  • 18篇王学敏
  • 17篇吴宁祥
  • 17篇林文强
  • 14篇崔敬巍
  • 14篇白鑫
  • 13篇刘晓霞
  • 12篇李莉
  • 12篇吴克勤
  • 11篇孙红春
  • 11篇李翠玲
  • 11篇郝广波

传媒

  • 68篇东北大学学报...
  • 30篇机械强度
  • 29篇机械工程学报
  • 23篇中国机械工程
  • 22篇航空学报
  • 18篇机械设计
  • 13篇机械制造
  • 1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2篇组合机床与自...
  • 9篇兵工学报
  • 9篇失效分析与预...
  • 7篇工程设计学报
  • 7篇农业机械学报
  • 7篇计算机工程与...
  • 5篇机电工程
  • 5篇应用力学学报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第十七届全国...
  • 4篇2002年全...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1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19篇2015
  • 20篇2014
  • 19篇2013
  • 11篇2012
  • 15篇2011
  • 39篇2010
  • 32篇2009
  • 48篇2008
  • 52篇2007
  • 35篇2006
  • 29篇2005
  • 35篇2004
  • 15篇2003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合金型材融合口材料疲劳极限测定
2016年
为了测试口形铝合金型材融合口处材料的疲劳极限,针对型材尺寸、形状和融合口位置的特殊性——不能设计成符合现有规范的标准疲劳试样形状,设计了L形缺口试样及其疲劳试验夹具。通过有限元模拟试验载荷、仿真试样应力分布,应用数值回归的方法求解出最大应力值,确立了试验载荷与L形缺口试样疲劳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设计的试样和夹具进行升降法试验,测得了一种口形铝合金型材融合口处材料的疲劳极限,并对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
白鑫谢里阳佟安时李铭谭秀峰
关键词:铝合金型材
多种失效模式下的机械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被引量:4
2007年
考虑共因失效和随机载荷作用次数对可靠性的影响,建立了零件在多种失效模式下的动态可靠性模型。指出共因失效同样存在于零部件的失效中,运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和顺序统计量理论建立了多种失效模式下载荷多次作用时的零件可靠性模型以及零件动态可靠性模型。以齿轮的可靠度计算为例,研究了零件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零件强度不退化或退化不明显时,零件的可靠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失效率曲线具有浴盆曲线前两个阶段的特征。
王正谢里阳李兵
关键词:失效模式共因失效
钛合金焊缝金属表面疲劳短裂纹的分形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覆型技术,对TC2钛合金焊缝金属表面疲劳短裂纹群体演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应用分形理论对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钛合金焊缝金属表面群体疲劳短裂纹演化行为具有分形特征;随着疲劳进程中循环次数的不断增加,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大,对应着材料的损伤在不断加剧;分形维数可以作为一个损伤变量,更好地描述材料的疲劳损伤及演化·
回丽曹志韬谢里阳何雪浤
关键词:钛合金焊缝金属疲劳短裂纹分形分形维数
35CrMo钢强度退化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剩余强度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锻造35CrMo钢剩余强度随疲劳载荷加载次数的退化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认为Schaff提出的幂退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35CrMo钢剩余强度的退化规律。研究了剩余强度的分布特征,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描述剩余强度的分布。研究表明,尺度参数和位置参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形状参数则保持不变。
李莉谢里阳何雪浤赵晋芳
关键词:三参数WEIBULL分布35CRMO钢
基于载荷-强度干涉模型的机械零件失效率研究
基于载荷-强度干涉理论建立了机械零件的动态可靠性模型,研究了强度不退化时零件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零件失效率的影响因素。从载荷作用的统计学意义出发运用顺序统计量建立了载荷多次作用下的零件可靠性模型。进一步...
王正谢里阳
关键词:动态可靠度失效率
文献传递
载荷相关多薄弱部位零部件可靠度建模与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实际工程装备中,含有多个薄弱部位的零部件应用广泛,而多个薄弱部位的存在会大大降低零部件的可靠性。以典型多薄弱部位零部件为研究背景,分别从多个薄弱部位的载荷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多个薄弱部位之间的失效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最小次序统计量模型建立同构多薄弱部位零部件的可靠性模型,并深入研究多薄弱部位零部件的强度以及载荷的分散性对多薄弱部位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薄弱部位零部件的失效规律与仅含有单个薄弱部位的零部件不同,不仅安全裕量影响零部件的可靠度,载荷粗糙度对于多薄弱部位零部件可靠性也有重要影响。所建模型对于含有多个薄弱部位的零部件的设计和可靠性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钱文学谢里阳尹晓伟
关键词:可靠性
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拟合的B样条曲面反求被引量:12
2003年
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对来自曲面原型的散乱测量数据点进行预拟合,通过径向基函数与隐层权值的线性组合来映射自由曲面的数学模型,并将该数学模型转化为双三次B样条曲面,既精确、快捷地反求了曲面原型,符合光顺、抗噪的要求,又具备CAD/CAM系统中几何模型实用、标准的表达形式,符合可编辑、可交换的要求·
周金宇谢里阳
关键词:散乱数据曲面重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B样条
COM技术在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
2007年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可靠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可靠度计算的方法也不断出现。在编制可靠性分析软件时,可靠度计算的算法编程十分繁琐,重复工作很多。通过COM组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提高程序编制的效率,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此开发了基于COM组件技术的可靠性分析程序,可以应用在多种CAD软件平台上,应用效果良好。
尹晓伟钱文学谢里阳
关键词:COM组件可靠性可重用性
疲劳损伤问题中有效应力的一种定义被引量:8
1992年
有效应力是损伤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为用无损状态下的本构方程描述有损伤材料的行为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探讨损伤力学中有效应力的定义,通过对损伤演化规律的分析,指出有效应力的一般定义不适用于疲劳损伤问题.本文认为,疲劳问题中的有效应力应该以等效寿命为基础,并根据剩余寿命的概念引入了疲劳损伤问题中有效应力的一种定义.
谢里阳徐灏王德俊
关键词:有效应力剩余寿命
考虑失效相关的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被引量:10
2008年
运用载荷一强度干涉模型、顺序统计量理论和概率微分方程建立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失效相关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研究系统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不作失效独立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级载荷—强度干涉模型建立失效相关k/n系统可靠性模型,以及k/n系统强度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从随机载荷作用的统计学意义出发,运用顺序统计量建立载荷多次作用下的k/n系统可靠性模型。运用泊松随机过程描述载荷的作用过程,分别建立强度不退化和强度退化时的k/n系统动态可靠性模型,并研究k/n系统可靠度和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k/n系统的可靠度随时间逐渐降低;k的取值越大,k/n系统的可靠性越低,失效率越高。强度不退化时,k/n系统的失效率随时间逐渐减小且早期失效率较高;强度退化时,k/n系统的失效率具有'浴盆'曲线的特征。
王正谢里阳
关键词:动态可靠度失效率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