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见容

作品数:37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软骨
  • 9篇蛋白
  • 9篇软骨细胞
  • 9篇骨细胞
  • 7篇型胶原
  • 6篇胶原
  • 5篇动物
  • 5篇缺损
  • 5篇纤维连结蛋白
  • 5篇结蛋
  • 5篇结蛋白
  • 5篇干细胞
  • 4篇愈合
  • 4篇人血浆
  • 4篇生物力学
  • 3篇软骨缺损
  • 3篇羟脯氨酸
  • 3篇细胞
  • 3篇孔径
  • 3篇激光

机构

  • 22篇暨南大学第四...
  • 9篇广州市红十字...
  • 6篇暨南大学
  • 5篇广州市医药卫...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澳大利亚墨尔...

作者

  • 37篇谭见容
  • 26篇杨小红
  • 20篇梁佩红
  • 16篇陈鸿辉
  • 12篇梁伟国
  • 11篇沈雁
  • 11篇戴丽冰
  • 9篇康宁
  • 8篇任国梅
  • 8篇王文
  • 5篇陈孜
  • 5篇叶春婷
  • 4篇刘少杰
  • 4篇董飞
  • 4篇张金丽
  • 3篇黎婉玲
  • 3篇刘承宜
  • 3篇秦胜男
  • 2篇白利明
  • 2篇何雅军

传媒

  • 9篇广州医药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激光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胶原海绵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孔径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制备组织工程胶原海绵支架材料,采用聚乙二醇脱水法将胶原溶液于4℃下进行分时段脱水,制得不同胶原浓度的溶液,并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法,制成多孔海绵材料。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等手段对海绵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胶原浓度的溶液制备出不同孔径、孔隙率及平衡含水率的海绵材料,且力学性能也存在差异。从而通过控制胶原溶液的浓度,可制备不同孔径大小的海绵,以适应构建不同种类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需要。
秦胜男陈鸿辉杨小红叶春婷康宁谭见容戴丽冰
关键词:胶原孔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早期愈合的动物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进行生物力学检测评估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愈合恢复情况。[结果]生物力学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拉断负荷及极限拉应力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拉断负荷、极限拉应力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力学特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早期愈合,提高其力学特性。
董飞陈鸿辉杨小红王文沈雁梁佩红谭见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愈合生物力学
海藻酸钠复合载体立体培养体系对软骨细胞表型稳定及特异性表达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制备了四海藻酸钠复合载体培养软骨细胞体系,探讨了此培养体系对长期培养的软骨细胞的表型稳定及软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了平面单层贴壁和多因素的海藻酸钠复合载体立体培养软骨细胞模型:1.建立平面贴壁与海...
梁伟国朱振宗杨小红谭见容张金丽
Ⅱ型胶原-透明质酸复合软骨支架材料的构建
目的 软骨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差,如何修复因急性创伤或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软骨缺损已成为骨科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体外构建一种模拟软骨组织成分的Ⅱ型胶原-透明质酸复合支架材料,探讨其作为新型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
秦胜男陈鸿辉杨小红张金丽谭见容梁佩红康宁戴丽冰
关键词:透明质酸软骨组织工程
胶原合成介导的软骨细胞的光生物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低强度激光照射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新西兰白兔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在2.5%新生牛血清中培养,用半导体激光(650 nm,2.96 mW/cm2)(sem iconductor laser irrad iation,SLI)照第4代软骨细胞,每天分别照射1 m in、3 m in、5 m in、7 m in、10 m in、20 m in,共6 d。收集激光照射后第2 d、4 d、6 d、8 d、10 d和12 d的细胞培养液,用氯胺T消化法检测羟脯氨酸(H rp)的含量。在培养至第13 d时,用X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了解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2.5%新生牛血清中,SLI对软骨细胞具有明显的光生物调节作用:(1)在培养至第13 d时,所有剂量组在照射后XTT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3 m in、5 m in、7 m in和10 m in组的增高较为明显(P<0.01);(2)两因素重复测定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LI照射后软骨细胞合成胶原的能力在逐步增加,而对照组在培养至第2周开始H rp含量明显下降。结论:SLI照射可促进2.5%新生牛血清中兔软骨细胞增殖,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促进胶原合成实现的。
杨小红刘承宜刘少杰谭见容梁佩红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光生物调节作用软骨细胞胶原羟脯氨酸
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多因素的海藻酸钠复合载体立体培养软骨细胞体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四种主要因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海藻酸钠胶体复合载体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最佳配比培养体系,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单层贴壁和海藻酸钠复合载体立体培养细胞模型,采用正交试验4因素2-wav和4因素3-way设计,用XTT方法检测软骨细胞在一定浓度的复合因子包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纤维连接蛋白、壳聚糖的完全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采用倒置、相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形态学观察;采用LDH检测复合材料对细胞的毒性反应,确定体外培养体系方案。结果正交试验设计能确定各因素的有效浓度及配比方案,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透明质酸有共协同作用,在DMEM/Ham's F12复合培养基的海藻酸钠载体支架中培养软骨细胞能快速增殖,细胞数48h就增殖3倍多,Safranine O GAG染色显示传至9代仍然产生大量蛋白聚糖基质;LDH检测未见毒副作用;该复合载体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组织相容性。结论在DMEM/Ham's F12复合培养基的海藻酸钠载体中培养能快速增殖并有利于维持软骨细胞表型及功能的表达。
梁伟国沈雁关广雄杨小红戴丽冰梁佩红谭见容李超霞
关键词:软骨细胞正交试验
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的药理研究
2001年
任国梅谭见容陈孜
关键词:血浆纤维连结蛋白药理角膜上皮缺损
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不脱钙骨组织方法的探讨
[目的]本研究通过改进既往标本制作方法,探讨应用不同浓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骨组织包埋效果的影响,寻找不脱钙骨组织标本包埋制作的理想方法。[方法]骨组织标本取材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h,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
谭见容杨小红康宁王文陈鸿辉梁伟国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
丹酚酸B促进人软骨细胞生长并上调β-连环蛋白和类细胞介素-1的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讨中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酚酸B对人软骨细胞系C281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调节作用机制中相关因子的初步辨识采用MTS法检测丹酚酸B的对软骨细胞作用的有效浓度;吖碇橙荧光标记软骨细胞的DNA及RNA,观察细胞分裂及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WB)检测β-Catenin及新型软骨生长因子类细胞介素1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MTS法检测加入丹酚酸B后的所有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酚酸B实验组可见明显核分裂及较多的双核现象,细胞增生较活跃;半定量WB分析结果显示丹酚酸B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类细胞介素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β-Catenin蛋白质表达量亦显上调趋势。表明丹酚酸B能促进人软骨细胞的增殖并上调了相关因子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作用于软骨细胞中Wnt信号调节通路,上调信号调节因子β-Catenin表达量,激活靶基因类细胞介素1的转录并促进其表达释放有关。
刘少杰杨小红崔树良梁佩红谭见容张金丽沈伟哉徐敏
关键词:丹酚酸B软骨细胞Β-连环蛋白
鼠表皮干细胞的稳定分选方法及其体外培养体系建立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采用多种人工合成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存在着创面愈合后不耐受摩擦、瘢痕增生及挛缩严重、缺乏皮肤附件等不足。而表皮干细胞尽管在体内可无限增殖分化以维持皮肤更新,但在体外普通培养条件下易发生终末分化。目的:为获得稳定生长的鼠表皮干细胞,拟建立或完善能够调控其增殖分化的体外培养体系。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于2007—05/11在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清洁级1~3d龄Wistar大鼠20只用于制备表皮干细胞。方法:采用两步酶消化法获得单个表皮细胞悬液,Ⅳ型胶原快速贴壁法分选贴壁细胞,加入含胎牛血清、0.05mmol/LCaCl2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腺苷、胰岛素、氢化可的松、霍乱毒素等复合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原代分离细胞时胎牛血清体积分数为0.2以维持细胞活性,第2次换液时改为0.1。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目的细胞角蛋白19和P63整合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01整合素和CD71的表达,通过细胞周期及生长曲线观察其增殖能力。结果:①Ⅳ型胶原筛选的细胞在复合DME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细胞活性〉98%,培养6d后形成含100~200个细胞的大克隆,呈鹅卵石样铺满瓶底。②角蛋白19和P63均呈阳性表达,β1整合素表达率为98.57%,CD71表达率为9.05%。③94.99%细胞处于GdG,期,细胞呈指数增长。结论:两步酶消化+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可成功分选稳定生长的鼠表皮干细胞。含霍乱毒素、腺苷、胰岛素等因子的复合DMEM培养基可维持表皮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其中合适的血清浓度及Ca^2+浓度至关重要。
李孝建李延仓4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曾耀英沈雁杨小红谭见容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细胞培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