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保霞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性生精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 不育症是一种常见病,在育龄期约有15%的夫妇患有不育的疾患,而且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育年龄的不断推迟,此病的患病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由男方因素导致的不育,在世界各地的报道不一,约26%-59%,因此对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发...
- 谷保霞
- 关键词:男性不育动物模型原癌基因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高龄女性的IVF助孕策略
- 谷保霞
- 不同来源的精子ICSI治疗周期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临床指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进行的431个ICSI治疗周期,按精子来源分为A组(重度少弱精子症组)287个周期、B组(梗阻性无精子症附睾穿刺组)109个周期、C组(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穿刺组)35个周期,比较各组女方平均年龄、男方平均年龄、不孕病史、平均MII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利用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量、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C两组在种植率、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6%vs25.23%、28.76%;31.23%vs42.16%、39.39%,P〈0.05);B、C两组之间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率、卵裂率、流产率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射出精子进行ICSI治疗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
- 郭海彬张宇晖张翠莲李杭生谷保霞殷保莉宋小兵谢娟珂
- 关键词:梗阻性无精子症ICSI睾丸穿刺附睾穿刺
- HCG联合HMG治疗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分析
- 目的:总结12例采用 HCG 联合 HMG 治疗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月治疗的12例 IHH 患者(年龄16~28岁),所有患者染色体核型...
- 郭海彬张翠莲李杭生谷保霞
- 关键词: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HMGHCG疗效分析特发性
- 文献传递
- 215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选择215周期的宫腔内人工授精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的166例妇女215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自然周期人工授精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相比,后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促排卵周期的多胎妊娠率并没有升高。3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累积妊娠率可达18·67%(31/166),但是人工授精的周期成功率并没有随着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周期妊娠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促排卵周期进行人工授精可以增加妊娠率,如果3个周期人工授精并没有妊娠,建议尽早转试管婴儿助孕治疗。
- 谷保霞张翠莲李杭生郭海彬殷宝莉宋小兵谢娟珂张宇晖
- 关键词:人工授精宫腔内妊娠不孕症
-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男性因素与IU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329个IUI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IUI结局分为妊娠组、非妊娠组,比较各组患者在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病史、精子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按照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精子参数等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年龄>35岁组临床妊娠率低于≤35岁组(P<0.05),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临床妊娠率低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P<0.05),其余各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下,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男性不育者应尽可能采用IUI进行治疗,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或女方年龄偏大时可考虑IVF或ICSI。
- 郭海彬张翠莲李杭生殷宝莉谷保霞宋小兵杨锦建
-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
- 胚胎移植日血清雌激素下降幅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黄体期雌激素下降幅度对IVF-ET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个接受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及IVF-ET治疗周期分别测定其hCG日和ET日血清E2水平,根据其下降幅度分为6组。A组:12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B组:13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29%;C组:1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30%-39%;D组:16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40%-49%;E组:24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50%-59%;F组:2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60%。结果:ET日E2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下降幅度≥30%时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明显降低,差异出现显著性(P<0.05)。结论:长方案COH及IVF-EF中,ET日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会引起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降低,应考虑给予雌激素的补充。
- 张翠莲乔玉环谢娟珂谷保霞王娇锋张静
- 关键词:雌激素临床妊娠率
- 子宫内膜超声异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超声异常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异常回声者为观察组,正常者为对照组,以宫腔镜为金标准,比较其诊断阳性率。结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观察组经宫腔镜检查阳性率为75.95%,对照组为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观察组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25.45%和54.76%,对照组分别为20.65%和42.0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2组病变阳性率分别为15.79%和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不孕症患者宫腔病变的有效方法,而在超促排卵周期中阴道超声提示的内膜回声异常不完全与内膜病变相关。
- 谷保霞张翠莲李杭生殷宝莉谢娟珂郭海彬
- 关键词:阴道超声子宫内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PCOS患者复融移植优质胚胎后的妊娠丢失情况研究
- 目的 在控制自然流产重要相关参数的前提下,观察是否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相比在移植优质冷冻胚胎后有更高的妊娠丢失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 王雪谷保霞罗堂苗张翠莲陈圆辉李萌
- 原癌基因c-kit在免疫性生精障碍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kit在免疫性生精障碍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免疫性生精障碍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分析:在第1次给予抗原注射后1,2,3,4,6,8周各取1组小鼠的睾丸组织,用RT-PCR检测其c-kit mRNA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的变化。结果:在第1次给予抗原注射后第1周开始c-kit mRNA转录水平开始降低,第2周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至第3,4周降至最低,第6周逐渐开始恢复,至第8周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随着建模时间的推移,管腔内c-kit阳性细胞的数目有减少的趋势。结论:c-kit基因与生精功能密切相关,c-kit基因的低表达可能参与免疫性生精障碍导致不育的发病机制。
- 谷保霞杨冬梓王文军陈系古莫亚琴
- 关键词:RT-PCR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