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婵娟
-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靶基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iHa细胞分成3组,分别转染miR-1246mimics(模拟物)、miR-1246inhibitor(抑制物)、空白质粒,并测定转染效率。采用MTT法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增殖能力的区别;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区别;Western blot对比转染后SiHa细胞表达THBS2(血小板反应蛋白2)的区别。构建THBS2的3UTR双荧光素酶质粒,与miR-1246共转染入SiHa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结果转染miR-1246mimics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增殖能力较另外两组强;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强;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多(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低表达(灰度值6.28±10.2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3)。转染miR-1246inhibitor的SiHa细胞,MTT试验显示其生长速度较另外两组慢;划痕实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另两组弱;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该组细胞穿膜数量较另外两组少(P<0.01);WB实验显示其THBS2蛋白表达稍高(灰度值12.90±19.8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37)。共转染miR-1246mimics和包含THBS2的3UTR端双萤光素酶质粒后,SiHa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降低。结论 miR-1246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促进作用,THBS2是其靶基因,降调靶蛋白THBS2的表达,可能是miR-1246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其中一个机制。
- 陈军莹姚德生贺婵娟丁楠赵珊李力龙凤宜
- 关键词: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
- 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磷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磷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者2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者40例,正常对照组15例。治疗前留取患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21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miR-21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血清miR-21的诊断界值。结果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21水平较不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1水平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408,P<0.001);血清miR-21在宫颈癌确诊病例中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下面积为0.770,最大约登指数0.485,相应灵敏度56%,特异度92.5%,对应诊断界值6.65。结论血清miR-21在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应用空间。
- 陈军莹姚德生贺婵娟卢艳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MIR-21血清肿瘤标志物
- miR-21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主要病理类型有宫颈癌鳞癌和腺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omavirus,HPV)在宫颈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HPV16与宫颈鳞癌有关,HPV18与宫颈腺癌有关...
- 贺婵娟姚德生
- VMAT与dIMRT技术在保护盆腔骨髓的宫颈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研究
- 2024年
- 探讨在保护盆腔骨髓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计划中VMAT与dIMRT技术之间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并进行放疗的患者23例。在瓦里安Eclipse 15.6 TPS计划系统中,由放疗医师按指南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并由物理师为同一患者分别制作双弧VMAT及7野dIMRT两种放疗计划。基于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在保护盆腔骨髓的前提下两种放疗技术剂量学差异。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放疗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有统计学差异(VMAT:.846±0.025,dIMRT:.876±0.014,P<0.001),均匀性指数HI无统计学差异(VMAT:8.446±0.889,dIMRT:8.923±1.376,P=0.114)。dIMRT计划的盆腔骨髓V5、V10、V20、V30、V40、V50和Dmean的平均值比VMAT计划的略微低,其中V20和V50无统计学差异(P>0.05);dIMRT计划的直肠与膀胱的V50与Dmean、股骨头V50和小肠V45(cc)的平均值比VMAT计划的稍低,其中股骨头V50无统计学差异(P=0.565)。VMAT计划的机器执行MU值(485.8±90.8)比dIMRT计划的(1545.7±108.2)显著低。结论 基于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在严格保护盆腔骨髓受量的前提下VMAT与dIMRT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其中d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度稍好,危及器官的受量略低,但VMAT计划的机器执行MU值只有dIMRT计划的约1/3,治疗效率更高。
- 张思杏梁世勇罗启丹贺婵娟
- 关键词:宫颈癌VMAT
-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miR-34a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miR-34a在诊断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65例宫颈鳞癌患者,其中伴淋巴结转移者25例(A组),不伴淋巴结转移者40例(B组),并选择健康体检妇女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miR-34a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组、B组、对照组血清miR-34a相对表达量无差异(P>0.05)。血清miR-34a相对表达量与宫颈癌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miR-34a对判断宫颈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不敏感。
- 陈军莹姚德生贺婵娟卢艳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MIR-34A血清肿瘤标志物
-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预测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预后预测作用,以通过对治疗前NLR的检测判断远处转移的风险。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该院住院的初诊Ⅲ~Ⅳb期250例鼻咽癌患者,分析治疗前NLR与疗效的相关性及其对总生存(O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治疗前NLR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LR临界值为2.19,治疗前高NLR(NLR>2.19)与低NLR(NLR≤2.19)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技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低NLR患者OS、DMFS明显高于治疗前高NL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L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前高NLR、临床分期为Ⅳb期是影响Ⅲ~Ⅳb期鼻咽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高NLR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周媛媛罗展雄李旌于斌李中华王磊黎贺婵娟石丰榕
- 关键词:鼻咽肿瘤预后
- 顺铂单周与三周方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 2021年
- 探讨在进行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时,选择顺铂同步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研究调选40名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0)。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选择同步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顺铂75mg/m2,每三周一次,共同步2次;对照组:顺铂 30-40mg/m2,共同步5-6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病情有所恢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率越高,数据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对照组大,对照组的胃肠道等毒副反应较实验组增大,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将顺铂同步放化疗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
- 贺婵娟
-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 早期子宫颈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差异微小RNA的表达被引量:6
- 2014年
-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乳腺癌.虽然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对子宫颈癌主要采取临床分期方法,未将淋巴结转移列入分期标准中,但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大小为21~23 nt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TR)特异性碱基配对进行基因转录或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人类有1 000多个miRNA,1个miRNA可调控几百个靶mRNA.miRNA表达谱所显示的生物学信息,能够准确预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假设miRNA分子能够区别子宫颈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分别应用杂交芯片和实时逆转录(RT)-PCR技术筛选、验证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差异miRNA,并评价其诊断效能.
- 陈军莹姚德生李悦贺婵娟丁楠赵珊欧婷瑜李菲宋红林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子宫颈鳞癌癌患者微小RNA癌组织国际妇产科联盟
- miR-21对宫颈鳞癌sih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贺婵娟姚德生
- 文献传递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预防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预防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Ⅱ期5例,Ⅲ期32例,Ⅳa期1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两组全程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周期6周,对照组同时采用顺铂单药化疗,每7 d为一周期,化疗周期为5~6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口腔喷雾和颈部皮肤涂抹凝胶)进行治疗。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并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基本相当(P>0.05);两组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当,均以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肝功异常为主;两组患者均发生Ⅰ级以上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试验组中Ⅱ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42.31%和1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和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同期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可以有效降低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于斌郑青平罗展雄李旌周媛媛李中华王磊黎贺婵娟石丰榕
- 关键词:鼻咽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