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高技术产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四小龙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管理
  • 1篇外向型
  • 1篇外向型经济
  • 1篇协调发展
  • 1篇节油
  • 1篇节油器
  • 1篇技术创新
  • 1篇技术进步
  • 1篇国家创新系统
  • 1篇把脉
  • 1篇出口
  • 1篇出口导向经济
  • 1篇磁化节油器
  • 1篇NIS

机构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贾理群
  • 6篇汪应洛
  • 3篇刘旭
  • 2篇张朋柱
  • 2篇刘洪涛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西部高新科技

年份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向和出口导向经济的技术进步:“四小龙”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一般认为,外向型和出口导向的政策是导致亚洲“四小龙”工业成功的原因,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完善的,出口导向政策本身并不能导致工业成功,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工业成功的关键;技术能力的积累与发展依赖于“干中学”、“用中学”以及“从交互作用中学习”。“四小龙”外向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为上述各种形式的“学习”提从了理想的环境,同时也为提高技术能力的努力提供了有效的激励动力和途径。
贾理群刘洪涛汪应洛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出口导向经济技术进步
国外中长期高技术计划的政策调整与转变
1995年
本文对80年代以来.国外中长期高技术计划指导思想的形成与转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从政府参与程度、立项准则、决策结构、项目组织方式、投资方式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其政策调整的主要特点.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旭贾理群汪应洛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
改革科技体制 增强国家竞争力
1998年
东西方科技体制比较国际论坛,于1997年1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的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回顾了十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对科技体制改革几项成果进行了评述。与会代表围绕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问题,并通过国际间的比较,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许多有益的建议。此外,会议还草拟了"中国基础科学创新工程"的建议案。会上,教育部新任科技委主任翁史烈院士、我国原驻联合国教科文代表孔德涌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邓胜梁博士,法国国际战略发展信息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李晓华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贾理群博士,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的科技管理体制,R&D经费投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构等情况。
汪应洛贾理群张朋柱
磁化节油器的实验研究与机理探讨
贾理群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863”高技术产业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刘旭,贾理群,倪志坚,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863”高技术计划是以高技术R&D为主要内容,以形成未来高技术产业为战略目标的中长期战略计划,是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产物,它与一般的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的、...
刘旭贾理群倪志坚汪应洛
国家创新系统(NIS)中的生产-学习系统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从功能、主体、动力、能力及学习特性等方面,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基础与核心——生产-学习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生产-学习系统主要包括一线工人、技术员及工程师等的日常活动,植根于这些日常活动之中的“干中学”、“用中学”所形成的知识,是渐进创新的重要投入;系统的动力源于制度设定与技术发展特性2个方面,其能力主要取决于各个层次上对个体的教育及培训、系统对个体能力的有效配置。
刘洪涛汪应洛贾理群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
为西部合资企业把脉
1998年
王磊贾理群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1995年
新熊彼特主义学派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贾理群,刘旭,汪应洛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一、引言长期以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集中于物品与服务供需变动的短期分析。这些分析模型在传统上“其它条件”不变的假设排除了对技术和社会体制变动的分析。即便在50年代,当经济...
贾理群刘旭汪应洛
关键词:技术创新
关于我国高技术事业发展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1989年
三十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科技与经济是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正反馈体系。必须认识和建立良好的科技发展机制,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界与经济界在组织形式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分离;从科研到生产各不同科技活动阶段环节上的脱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不发达;对科技界和经济界激励措施不当等。虽然近年来我们致力于这方面的改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在我国高技术的发展中这些问题依然存在。
贾理群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协调发展
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践
贾理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