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鹏英

作品数:85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理学
  • 21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9篇等离子体
  • 27篇光谱
  • 25篇大气压
  • 24篇放电
  • 22篇介质
  • 21篇发射光谱
  • 20篇介质阻挡
  • 19篇阻挡放电
  • 19篇介质阻挡放电
  • 12篇辉光
  • 10篇电特性
  • 10篇振动温度
  • 10篇辉光放电
  • 10篇放电特性
  • 9篇等离子体射流
  • 9篇脉冲
  • 8篇电源
  • 7篇光学
  • 6篇电极
  • 6篇直流电

机构

  • 85篇河北大学
  • 8篇河北省光电信...
  • 5篇河北金融学院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邯郸学院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 1篇唐山劳动技师...

作者

  • 85篇贾鹏英
  • 66篇李雪辰
  • 13篇鲍文婷
  • 13篇张盼盼
  • 7篇袁宁
  • 7篇庞学霞
  • 6篇常媛媛
  • 6篇狄聪
  • 6篇张琦
  • 5篇刘润甫
  • 5篇韩育宏
  • 5篇赵欢欢
  • 5篇邓泽超
  • 4篇李霞
  • 4篇冉俊霞
  • 4篇赵娜
  • 3篇梁伟华
  • 3篇刘志辉
  • 3篇赵娜
  • 3篇李立春

传媒

  • 21篇光谱学与光谱...
  • 8篇河北大学学报...
  • 6篇物理学报
  • 6篇中国科学:物...
  • 5篇高电压技术
  • 3篇物理通报
  • 2篇光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量等离子体丝旋转周期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等离子体丝旋转周期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测量等离子体丝旋转周期的装置包括光学准直管、光阑、光电倍增管、同轴线缆和示波器。所述测量等离子体丝旋转周期的方法主要步骤为:a、将光学准直管的一端对准旋转等离子体丝...
贾鹏英耿金伶李雪辰
利用射流阵列产生一维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射流阵列产生一维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介质管阵列气道和针电极;所述介质管阵列气道的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进气口,供气管路连接在储气罐与所述介质管阵列气道的进气口之间;所述针电极设置在...
贾鹏英吴凯玥贾焓潇李雪辰
氢键体系溶胶-凝胶相变的统计理论及其应用
洪晓钟王海军阎玉立葛大勇贾鹏英
基于作为分子数密度和氢键数密度共同泛函变量的平衡自由能形式,导出作为分子数密度和氢键数密度泛函形式的剩余自由能;根据热力学理论导出典型非线性氢键体系的“溶胶-凝胶”相变的临界条件,指出该类相变在表观上表现为体系的分子数密...
关键词:
关键词:热力学理论氢键
基于微等离子体喷枪产生大尺度大气压辉光放电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等离子体喷枪产生大尺度大气压辉光放电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放电机构、供气机构和供电机构;所述放电机构包括介质管、针电极、环电极以及平板电极,所述针电极位于所述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的一端敞口,所述环...
李雪辰李亚茹贾鹏英张盼盼
文献传递
大气压氩气刷形等离子体羽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大气压非平衡低温等离子体在生物医学和表面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等离子体射流是产生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的重要方式,但通常产生的等离子体羽尺度较小.针对于此,本文采用一个具有三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交流电压与负偏置电压的共同作用下,在流动氩气的下游产生了大尺度刷状等离子体羽(50.0 mm×40.0 mm).结果表明,随着交流电压峰值的增加,等离子体羽的亮度增大.通过快速影像,研究发现视觉均匀的等离子体羽是由分叉流光的时间叠加构成的.电压和发光信号波形表明交流电压的每个周期放电一次,且放电出现于外加电压的正半周期.随着交流电压峰值的增加,分叉流光的分叉数量增多,导致放电脉冲的持续时间增加且脉冲强度增强.利用光谱仪测量了300-850 nm的发射光谱,发现谱线包括308.0 nm处的OH(A2∑_(0)^(+)-X2∏),N2(C^(3)∏u-B^(3)∏g)的第二正带系,Ar I(4p-4s)以及844.6 nm处的O I(3p3 P-3s3S).基于发射光谱,研究了分子振动温度及谱线强度比随实验参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电子温度、分子振动温度和电子密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利用光化线强度比的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羽中氧原子浓度随实验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氧原子浓度沿气流方向先增加后降低,随工作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此外,氧原子浓度随交流电压峰值的增大而增加,并对氧原子浓度的变化进行了定性的解释.
杨丽君宋彩虹赵娜周帅武珈存贾鹏英
关键词:等离子体射流发射光谱
光谱法研究盐溶液浓度对辉光放电活化液体的影响
2020年
大气压辉光放电具有低气压辉光放电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化学活性,且摆脱了真空装置的限制.液面上的大气压辉光放电除了具有以上优点外,还具有活性粒子浓度高等优势,因此在材料改性、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针-液体电极直流放电装置,在液体电极上方产生了大气压辉光放电,并用于活化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发射光谱表明,不同浓度液体电极放电均包含N2的第二正带系、N2^+的第一负带系、OH自由基和O I.基于发射光谱,测量了液面附近的氧原子谱线强度、谱线强度比I391.4/I337.1和振动温度.利用吸收光谱测量了O3浓度.发现它们均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一定电流下,随盐溶液浓度减小而增大.经过相同活化时间,溶液的H2O2浓度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放电电流下,H2O2浓度随盐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
许慧敏贾培佩陈俊宇贾鹏英李小妮
关键词: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大气压辉光放电振动温度
吸收光谱法测量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的臭氧浓度被引量:3
2020年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和杀菌剂,在污染物降解,食品加工,杀菌消毒,医疗卫生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极为高效的产生臭氧的方法,利用平行平板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交流高压激励,产生了大气压空气非平衡态等离子体。通过测量其电压和发光信号,发现在电压的正、负半周期均存在着许多随机的放电脉冲,并且其脉宽均在几十到几百纳秒之间,这表明其机制是流光放电。放电的光学发射谱包含氮分子的第二正带系(C 3Π-B 3Π)和第一正带系(B 3П-A 3П),氮分子离子的第一负带系(B 2Σ-X 2Σ),以及氧原子谱线(715.7和799.5 nm)。由于流光放电在紫外区域(200~300 nm)没有明显的发射谱线,但臭氧在此区域存在吸收峰,因此可以利用此区域的紫外吸收光谱测量放电产生的臭氧浓度。吸收光谱法可以有效的监测其臭氧浓度的变化情况,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对实验环境要求低,可在放电条件下使用,并且可以连续监测臭氧浓度变化。基于此,通过Beer-Lambert定律计算了臭氧浓度随实验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随外加电压幅值和驱动频率的增加,臭氧浓度升高。这些结果对于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高坤弓丹丹刘仁静苏泽华贾鹏英李雪辰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臭氧浓度
一种产生片状等离子体羽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片状等离子体羽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矩形介质气道和针电极;所述矩形介质气道的一端敞开,另一端设有进气口,供气管路连接在气源与所述矩形介质气道的进气口之间,在所述供气管路上接有气压表和流量计;所述针...
贾鹏英吴凯玥张芙蓉李雪辰
文献传递
大气压下较大气隙宽度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楔形气隙极大地降低了气隙的击穿电压,从而在流动氩气中实现了大气压下较大气隙宽度的介质阻挡放电。通过毫秒量级曝光时间拍照,对放电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外加电压较低时放电为条纹斑图,且在条纹的周围伴有均匀的晕;随外加电压升高,放电会过渡到均匀模式。研究表明微放电总是产生于窄气隙区域,然后沿着气流向大间隙方向定向移动,因此在较低电压下实现了大气隙宽度的介质阻挡放电。在较低电压下,通过微秒量级曝光时间拍照,发现每一个微放电丝都是由介质板间的体放电和介质表面上的沿面放电组成。分析认为,毫秒量级曝光时间照片(视觉上的)条纹源于体放电随着气流的定向移动,均匀晕是不同时刻的沿面放电的叠加。这些研究结果对大气压均匀放电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雪辰刘润甫贾鹏英赵欢欢常媛媛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沿面放电
液体电极上辉光放电丝的运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大气压液体电极放电在生物医疗、化学降解、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利用直流电压激励棒-水电极装置,在6 mm气隙间产生了大气压辉光放电.研究发现,随着电流的增大,放电由锥状转变成柱状,且此过程中水面上放电环的直径先增大后减小.利用高速照相机对放电进行研究,发现锥状放电是由单个放电丝旋转形成的.通过测量放电的伏安特性,表明放电处于正常辉光机理.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流下的振动温度、转动温度和谱线强度比I_(391.4)/I_(337.1),发现它们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分析和解释了放电丝的运动机理,并对水面上放电环直径随电流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解释.这些结果对于大气压液体电极放电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雪辰耿金伶贾鹏英吴凯玥贾博宇康鹏程
关键词:辉光放电运动特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