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春桃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超声
  • 4篇动脉
  • 4篇脱垂
  • 4篇盆底
  • 4篇盆腔
  • 3篇脏器
  • 3篇盆腔脏器
  • 3篇盆腔脏器脱垂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中膜厚...
  • 2篇血压
  • 2篇三维超声
  • 2篇内中膜
  • 2篇内中膜厚度
  • 2篇盆腔器官
  • 2篇盆腔器官脱垂
  • 2篇器官
  • 2篇器官脱垂
  • 2篇中膜
  • 2篇中膜厚度

机构

  • 12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2篇赵春桃
  • 5篇王义成
  • 4篇杨瑞敏
  • 4篇温德惠
  • 3篇李锦秋
  • 3篇张力维
  • 2篇焦桂清
  • 2篇高辰玮
  • 2篇马力丰
  • 2篇赵彤
  • 2篇牛亚军
  • 2篇陈云璇
  • 1篇席强
  • 1篇罗兵
  • 1篇王欣业
  • 1篇罗寰
  • 1篇袁桂莉
  • 1篇卢秀荣
  • 1篇程志华
  • 1篇郑学军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诊断大动脉炎合并颈动脉夹层分离1例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50岁,大动脉炎既往有明确病史,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主因头晕、头痛不适、右侧肢体麻木加重半月于2013-02—2013-04月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入院后,行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血黏度、颈动脉彩超、MRI、TCD。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头颅MRI、颅内MRI示:①基底动脉瘤;②左侧顶、额叶软化灶及增宽脑沟,双侧颈内动脉血流信号较细。
温德惠王义成赵春桃柳成良
关键词:超声大动脉炎
IL-17A、sICAM-1及sE-选择素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以及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变化与疾病活动程度、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RA患者设为研究组,根据RA患者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分为低活动度36例,中活动度48例,高活动度26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D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D水平:重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低活动度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D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类风湿因子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A(高水平)、sICAM-1(高水平)、sE-选择素(高水平)、D-D(高水平)为影响RA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7A、sICAM-1、sE-选择素及D-D在RA患者中显著上升,其异常表达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疗效的有效指标。
任占芬郑学军罗寰方晓李红燕赵春桃
关键词:RASICAM-1SE-选择素疾病活动度疗效
三维盆底超声预测产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价值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三维盆底超声结果对产妇发生盆腔脏器脱垂(POP)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例POP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采用相同方法随机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产后复查的盆底功能正常产妇4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均于产后6个月时,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其相关临床资料与三维盆底超声检测结果,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维盆底超声结果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产妇发生POP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发生POP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妇发生POP的预测准确性。2组受试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研究组患者顺产、有会阴侧切/裂伤史及未进行Kegel训练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8.57、6.47,P=0.002、0.003、0.039)。②研究组患者的膀胱颈旋转角(BNRA)、膀胱尿道后角(PUA)、膀胱颈倾斜角(BNIA)、膀胱颈活动度(BND)、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AC-LHA)、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R-LHA)、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V-LH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2、15.36、10.35、6.86、5.41、3.38、6.98,P<0.001)。③三维盆底超声7项(BNRA、PUA、BNIA、BND、AC-LHA、R-LHA、V-LHA)检测结果对预测产妇发生POP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7项超声结果分别单独及联合预测产妇发生POP的AUC分别为0.745(95%CI:0.611~0.879,P<0.001),0.796(95%CI:0.692~0.906,P<0.001),0.720(95%CI:0.593~0.847,P=0.001),0.701(95%CI:0.561~0.840,P=0.002),
赵春桃梁峰雪杨瑞敏陈云璇陈曦焦桂清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期
EGFR-TKI同步放疗对Ⅳ期NSCLC患者急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与放疗同步应用时心血管毒性的检测手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行放疗的70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放疗总剂量48~66 Gy、常规分割;靶向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片、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联合治疗组靶向药物自放疗第1天同步开始。2组患者均于放疗前1周、放疗第2天、放疗第30天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n及NT-proBNP的数据采集。结果急性心脏损伤者2组共26例,发生率37.14%,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所有心脏损伤患者均表现为1级。常规心电图以心率及Q-T间期为观察指标,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以左心室短轴收缩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E/A比值、左心室Tei指数为观察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Tei指数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NT-proBNP检测数值组内、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较NT-proBNP差异更显著,cTnI以放疗结束1个月升高最明显,NT-proBNP以放疗第2天升高最明显。结论EGFR-TKI靶向治疗同步放疗在Ⅳ期NSCLC的应用中,心血管损害具有叠加效应,但并不十分显著;Ⅳ期NSCLC的EGFR-TKI靶向治疗同步放疗相关心血管毒性检测方法中,常规心电图不敏感,超声心动图的LVEF、左心室Tei指数及血清学指标cTnI、NT-proBNP显示出较好优势。
李锦秋张志林杜炜席强赵春桃卢秀荣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放疗
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VEGF-A,Cyr61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US)联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诊断子宫腺肌病(AM)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3年11月收治AM患者106例(AM组),其中增殖期49例、分泌期57例;同期入院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子宫肌瘤组)。均行TVUS检查及测定血清VEGF-A、Cyr6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VUS联合血清VEGF-A、Cyr61水平对AM的诊断价值。结果:TVUS共检出AM患者96例(90.6%),AM组血清VEGF-A(195.24±55.68 pg/ml)、Cyr61(241.34±71.52μg/L)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瘤组(143.57±37.35 pg/ml、172.59±46.88μg/L),且AM增殖期高于分泌期;TVUS检查病灶周围血流舒张期最大流速、收缩期最大流速、血流阻力指数及血流搏动指数均高于子宫肌瘤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A、Cyr61升高是A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VUS、VEGF-A、Cyr61及三者联合诊断A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33、0.769、0.799及0.860,联合诊断AUC最高(Z=11.314、2.999、2.832,均P<0.05)。结论:AM患者血清VEGF-A、Cyr61水平升高,TVUS联合VEGF-A、Cyr61可提高AM的鉴别诊断价值。
赵坤温德惠牛亚军赵春桃王思思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经阴道超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红花黄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红花黄素(SY)对脊髓损伤(SCI)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CI模型大鼠分为模型(Model)组、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HMG)B1处理组(HMGB1组,8μg/kg)、SY干预组(SY组,40 mg/kg)、HMGB1+SY组(8μg/kg HMGB1+40 mg/kg SY),另设假手术(Control组),各组均12只,各组连续给药28 d。行为学运动(BBB)评分法评定运动行为;获取脊髓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WB)检测脊髓组织中HMG B1、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制备脊髓组织匀浆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Tune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Cleaved-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BBB评分显著降低,SOD、GSHP、CA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HMGB1组BBB评分显著降低,SOD、GSHP、CA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SY组、HMGB1+SY组与Model组及HMGB1组比较BBB评分显著升高,SOD、GSHP、CAT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 SY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缓解SCI后氧化应激水平,减低脊髓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缓解脊髓组织、运动功能损伤。
王大伟胡培吴迎爽赵春桃
关键词:脊髓损伤红花黄素TOLL样受体4转录因子-ΚB
基于经会阴三维超声下盆底解剖结构变化评估不同类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疗效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探讨基于经会阴三维超声下盆底解剖结构变化评估不同类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包含行盆底修补手术治疗2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BMI、年龄、文化程度、盆腔手术史、孕产次、分娩方式、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行盆底超声检查,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静息、缩肛状态时,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显著缩小(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高龄、高BMI、自然分娩、孕产次、盆腔手术史、盆隔裂孔前后径、横径以及面积是女性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为0.779~0.874,预测能力较强。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作为女性患者盆隔裂孔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够很清晰地显示患者盆隔裂孔内各结构相对位置关系及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春桃李锦秋王义成杨瑞敏张力维陆海永
关键词:盆底盆腔器官脱垂疗效
盆底二维超声评价前盆腔脏器脱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价盆底二维超声技术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120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生育情况及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未生育组、产后未脱垂组及产后脱垂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盆底二维超声技术对患者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影像学分析,分析前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超声影像学特点,并将影像学分析结果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价法进行比较,对不同方法在前盆腔脏器脱垂诊断方面的相关性。结果产后脱垂组患者与正常未生育组及产后未脱垂组女性比较,膀胱颈与耻骨联合中轴线的夹角及膀胱颈下降度均明显升高,膀胱后壁与站立位垂直线夹角及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未生育组与产后未脱垂组超声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超声测量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评价法在评价前盆腔脏器脱垂方面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839。结论盆底二维超声技术能够有效提供患者盆腔脏器的解剖结构,可用于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的初步评价,该方法与传统盆腔器官脱垂量化评价系统相关性良好,可为盆腔脏器脱垂的诊断、手术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陆海永赵春桃王义成杨瑞敏陈云璇张力维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
青年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临床研究
马力丰高辰玮罗兵刘宏强袁桂莉王义成温德惠赵春桃赵彤
该研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IMT自动检测技术测定青年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青年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探讨肥胖因素及血压因素与青年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是指颈...
关键词: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大脑中动脉、肾动脉血流参数预测高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孕妇子宫动脉(UtA)及胎儿大脑中动脉(MAC)、肾动脉(RA)血流参数预测高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档、产检并住院分娩的高龄孕妇16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43例为研究组,正常分娩的孕妇120例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获取孕妇UtA、胎儿MAC、胎儿RA频谱图,测量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比较2组上述动脉各血流参数。结果2组间孕妇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孕妇UtA的S/D、PI、RI均增高(P<0.05);研究组胎儿MAC的S/D、PI、RI均减低(P<0.05);研究组胎儿RA的S/D、PI、RI均增高(P<0.05);研究组胎儿RA和胎儿MAC的S/D、PI、RI比值均增高(P<0.05)。研究组胎儿RA和胎儿MAC的S/D、PI、RI比值与孕妇UtA的S/D、PI、R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UtA、胎儿MAC、胎儿RA血流参数相互补充,可以作为预测高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与否的重要监测指标。
程志华杨瑞敏刘翔宇石克威牛亚军赵春桃张力维赵灿
关键词:子宫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高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