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峰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 目的对比分析用弹性髓内钉(ESIN)和钢板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手术中治疗的共28例胫骨干骨折儿童,其中用ESIN治疗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15岁,平均8.4...
- 何伟钱宇徐国健翁东谢明华赵晓峰杨万雷
-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钢板儿童胫骨干骨折
- 文献传递
-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6例单纯压缩性骨折或轻中度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男47例,女19例,年龄2662岁,平均45....
- 梁文清钱宇赵晓峰张军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
- 文献传递
- 经胸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术后复发并结核性脓胸7例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后路术后复发并结核性脓胸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胸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入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手术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30个月,平均16个月。7例均临床治愈,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5.4个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伴胸椎后凸畸形6例,术后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纠正。伴神经功能障碍5例,术后神经功能均获得l级以上的恢复。结论该方法暴露充分,病灶清除彻底,有利于前方减压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植骨融合效果,同时避免了分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 谢明华徐国健翁东赵晓峰梁文清
- 关键词:胸椎结核结核性脓胸经胸入路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后作用效果分析
- 目的比较椎体后突成形术后联合和不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影响。方法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采用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123例,根据PKP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分成实验...
- 梁文清钱宇赵晓峰王磊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研究
- 文献传递
- 腰椎管狭窄症的个体化椎管减压策略
-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个体化椎管减压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9年10月起至2014年3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47~78,平均65.4岁,共77个...
- 钱宇金聪何磊赵晓峰梁文清王磊朱国庆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
- 颈椎退变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椎退变因素对外伤性颈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24例无明显骨折脱位的颈髓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46~70岁,平均59.1岁。根据术前颈椎退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度退变组(6例),中度退变组(10例),重度退变组(8例)。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患者术前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用SF-36量表测定及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2个月。轻、中、重度退变组术前JOA评分均值分别为12.1±1.5,10.3±1.8,7.3±1.0,术后3个月分别提高为16.3±1.0,15.3±1.4,13.0±2.3,JOA评分提示中远期神经功能改善率良好程度依次为轻度退变组(85.7%)>中度退变组(74.6%)>重度退变组(58.8%);SF-36量表8个维度测定提示术前生活质量良好程度依次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程度依次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退变是外伤性颈髓损伤的重要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退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两者关系在临床上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何伟钱宇张军徐国健翁东赵晓峰谢明华
-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外伤退行性疾病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LCP内固定治疗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透视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本组获平均14.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死亡13例;其余骨折均愈合,无深部感染、内固定失败、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性,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陈观华赵晓峰何伟张军梁文清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老年
- 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Ⅱ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被引量:2
- 2013年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常见的骨折之一,多发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材料的问世和改进,新器械的合理设计引用,其治疗方法不断增加。2008年3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Ⅱ(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Ⅱ,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老年患者67例,疗效满意。其结果报道如下。
- 赵晓峰张军徐国健翁东梁文清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 改良肘后入路Y形钢板治疗肱骨髁部骨折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肱骨髁部骨折(按AO/ASIF分类法:A3型10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采用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配合肘关节功能锻炼,早期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按Cassebaum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3%。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化性肌炎、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肘后正中纵行入路Y形钢板内固定具有暴露安全充分、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首选。
- 樊良陈维善赵晓峰金以军
- 关键词:肱骨髁部骨折粉碎性骨折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KP术后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 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联合和不联合唑来膦酸(ZOL)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11-06—2013-03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3例,比较应用与不应用唑来膦酸的2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骨密度值、再骨折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随访12-17个月,平均14.9个月;对照组随访13-19个月,平均15.4个月。试验组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与术后1年腰椎、髋部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年腰椎、髋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腰椎、髋部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再骨折4例,对照组再骨折1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明显增加了骨密度,减少了再次骨折发生率,有效减轻了腰背部疼痛症状,可作为PKP术后一种全身系统治疗的措施。
- 梁文清钱宇郦仕杰赵晓峰王磊
-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唑来膦酸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