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翔
-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水溶液中不同结构氨基酸对Ag_4^(2+)团簇的稳定能力研究(英文)被引量:2
- 1999年
- 利用紫外光照射制得了Ag4(2+)团簇,并分别研究了蛋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羟脯氨酸对Ag4(2+)的稳定作用。发现Ag4(2+)均能被这4种氨基酸稳定,而且蛋氨酸的稳定作用最强。Ag4(2+)在高pH值比在低pH值更易生成。被蛋氨酸稳定的Ag42+经过60天也没有任何变化。同时还发现明胶也能够稳定Ag4(2+)。
- 赵翔崔卫东彭必先
- 关键词:银团簇氨基酸明胶
- 银金硫三元固簇的形成与光过程的硫金敏化
- 1999年
- 采用激光烧蚀银金硫混合物样品产生团簇离子,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银金硫三元团簇离子的形成.研究表明,银硫二元团簇、金硫二元团簇和银金硫三元团簇同时生成,主要系列有(Ag_(2n+1)S_(n-1))^+、(Ag_(2n-1)S_n)^-、(Ag_(2n)AUS_(n+1)^+和(Ag_(2n)AuS_(n+1))^-.将其与感光乳剂中的金硫敏化中心相关联,指出正离子团簇和负离子团簇分别在曝光过程中起着光电子陷阱和正空穴陷阱的作用.
- 崔卫东赵翔彭必先史扬高振朱起鹤孔繁敖
- 关键词:银金硫团簇卤化银
- 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烯腈的吸附和反应
- 利用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研究了气相中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和丙烯腈的吸附和反应.为了深入了解其反应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分别优化了丙烯腈和金属离子-丙烯腈配合物的构型.
- 赵翔辛斌邢小鹏张霞王光辉高振
- 关键词:丙烯腈密度泛函计算
- 文献传递
- Ag与O,S,Se成簇能力比较
- 2000年
- 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激光直接溅射Ag/O/S, Ag/O/Se, Ag/S/Se三元样品产生的二元、三元团簇. 主要产物分布特征为: 在直接溅射Ag/O/S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二元团 簇; 在直接溅射Ag/O/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簇; 在直接溅射Ag/S/Se三元样品的实验中, 主要探测到Ag/Se二元团簇和Ag/S/Se三元团簇. 利用激光串级溅射反应装置研究了Ag/O(S,Se)二元团簇和Se(S)一元团簇的反应. 实验表明, Se团簇能拆开Ag/S团簇和Ag/O团簇, S团簇能拆开Ag/O团簇. 以上实验事实表明元素间结合成簇的能力顺序是Ag/Se>Ag/S>Ag/O. 理论计算的结果也与此相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被认为是成簇元素极化能力的不同对团簇稳定性造成了影响.
- 邢小鹏张霞赵翔高振
- 关键词:激光溅射硫硒
- 锰/磷、钛/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与光解
- 本文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磷、钛/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并用串级正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
- 韩春英张霞赵翔高振朱起鹤
- 关键词:激光溅射
- 文献传递
- 银团簇的形成及性质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本文综述了在固相、液相和气相中形成银团簇的方法,银团簇的主要性质如吸收光谱、ESR、氧还电位、电子亲和势与电离能,以及银团簇在光解水和照相显影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总结了银团簇的理论计算方法及计算得到的主要性质如稳定几何结构、电子亲和势与电离能。最后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彭必先崔卫东赵翔
- 关键词:潜影感光理论银团簇幻数
- 锰/磷、钛/磷二元团簇的激光溅射产生与光解
- 2001年
- 利用激光溅射法直接产生了锰 /磷、钛 /磷二元团簇正、负离子MxPy±(M =Mn、Ti) ,并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仪研究了团簇离子的组成与激光光解规律。实验表明钛与磷间成簇的能力强于锰与磷间成簇的能力 ,且MPy+(M =Ti、Mn)团簇离子系列表现出峰强度随所含磷原子数目的奇偶性变化 ,这可能与P4 结构的特殊稳定性有关。激光光解实验表明 ,失去中性P2 、P4 的通道为主要光解通道。随着团簇离子的生长 ,锰 /磷团簇正离子逐渐由富磷簇向富金属簇过渡 ,钛 /磷则趋向于形成钛原子数目与磷原子数目接近相等的团簇正离子 ,而二者与磷形成的团簇负离子MxPy-(M =Mn、Ti)逐渐趋向于x≈y ,随样品中磷含量增加 ,锰 /磷易形成富磷簇 ,钛 /磷的组成趋向不改变。
- 韩春英张霞赵翔高振朱起鹤
- 关键词:激光溅射二元团簇
- FT-ICRMS在团簇化学中的应用(Ⅱ)--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炔醇的吸附和反应
- 2001年
- 近10多年以来,金属离子及其团簇离子在气相中的吸附、催化和反应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去除溶剂化效应、离子对等干扰的条件下,一些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活性及其催化机理得到了更本质的阐述[1-4].由于过渡金属元素因其外层价电子结构利于插入有机键,使其对大量的有机物都具有反应活性[5].我们探讨了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炔醇的吸附和反应[6].本文介绍利用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研究气相中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炔醇的吸附和反应,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讨论了其规律和机理.……
- 辛斌赵翔蒲丹胡伟华熊少祥王光辉高正
- 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在团簇化学中的应用(Ⅰ)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丙烯腈的吸附和反应
- 利用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研究了气相中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和丙烯腈(AN)的吸附和反应,讨论了过渡金属离子与丙烯腈吸附和反应的规律和机理.
- 辛斌赵翔熊少祥高振王光辉
- 关键词:丙烯腈
- 文献传递
- FT-ICRMS在团簇化学中的应用(Ⅱ)——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炔醇的吸附和反应
- 本文介绍利用傅利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研究气相中第一过渡系金属离子与丙炔醇的吸附和反应,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讨论了其规律和机理.
- 辛斌赵翔蒲丹胡伟华熊少祥王光辉高正
- 关键词:反应活性金属离子丙炔醇质谱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