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翠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阳明经穴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2年
- 为观察电针对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采用电针阳明经穴治疗桡神经损伤 15例 ,并随机设西药对照组 15例对照观察 ,观察周期为 3个月。结果电针组优良率为 80 %,西药组优良率为 2 6 %,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且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过程中 ,有年龄越小恢复越快 ,损伤后开始治疗时间越短恢复越快 ,出现循经感传现象较强者恢复较快的倾向。说明电针阳明经穴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 郝军鲍铁周赵翠萍
- 关键词:电针阳明经穴桡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针灸疗法
- 淫羊藿注射液促进鸡胚背根节神经纤维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1993年
- 用鸡胚背根神经节48枚,随机分成6组。1组为空白(B)组,另5组为实验(T_2~T_5)组,在其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注射液,浓度分别为0.25%、0.5%、1%、2%、4%。连续培养4天。每天测量神经纤维长度,第3天测量神经纤维密度。结果提示,淫羊藿注射液能明显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体外生长3天时,实验组神经纤维的长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046、1.074、1.154、1.181、1.246倍,密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254、1.316、1.568、1.381、1.487倍,差别显著。在适宜范围内,加药浓度增高,促进效应增强。
- 朱太咏许保军王健智秦刚喜赵翠萍
- 关键词:淫羊藿神经再生针剂神经损伤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形态学实验研究被引量:27
- 1993年
- 用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灌胃给加味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用药组再生神经轴索数和损伤神经再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用药组类似正常结构的髓鞘数目多;雪旺氏细胞增殖活跃;失神经肌萎缩程度轻。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神经纤维再生、雪旺氏细胞活跃增殖、髓鞘形成及结构完整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失神经性肌萎缩有改善作用。为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
- 赵翠萍王健智孙娟秦刚喜许保军赵然
- 关键词:神经损伤神经再生补阳还五汤
- 愈瘫饮对周围神经再生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 <正>目的:在用钳夹法造成大鼠腓总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上,观察愈瘫饮对周围神经再生及机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Wiatar大鼠70只,体重200-250 g,雌雄各半,腹腔麻醉后暴露双侧腓总神经,在腓总神经与腓神经的分叉处,...
- 赵翠萍许保军秦刚喜
- 文献传递
- 彩色多普勒对中老年颈性眩晕的诊断被引量:2
- 2001年
- 为探讨超声对中老年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对 145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进行了检测 ,并与所测 30名同龄健康人的正常值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对 36名颈性眩晕患者进行转颈试验。结果显示病变组椎动脉弯曲明显增多 ,占 5 6 % ;其部位以 C4~ 5 、C5~ 6 段为多 ;内径 (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min)与健康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 ;病变组患者在转颈时 ,椎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末血流速度明显下降 ,且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P<0 .0 1) ;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较仰卧位时明显增高 (P<0 .0 5 ,P<0 .0 1)。结果表明 ,颈椎病所致的椎动脉弯曲、狭窄等结构改变是引起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 ,而转颈时椎动脉的上述改变明显加重。提示 ,这些改变均可作为临床上运用彩色多普勒诊断颈性眩晕的客观依据。
- 姜俊丽赵翠萍张周龙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颈性眩晕
- 髌骨骨折固定方法评价被引量:2
- 1996年
- 髌骨骨折固定方法评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成传德,张作君,赵翠萍髌骨骨折固定方法很多,从大的方面讲就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器具复位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三大类。用于复位固定的器具和材料更是多种多样,而且各有其优缺点和相对的适应症。...
- 成传德张作君赵翠萍
- 关键词:髌骨骨折外固定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