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早老性
  • 2篇早老性痴呆
  • 2篇ALZHEI...
  • 2篇ALZHEI...
  • 2篇痴呆
  • 1篇多层面CT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颞叶
  • 1篇腺炎
  • 1篇活体
  • 1篇活体肝
  • 1篇活体肝移植
  • 1篇急性胰腺炎
  • 1篇肝实
  • 1篇肝实质
  • 1篇肝移植

机构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赵虹
  • 1篇李健丁
  • 1篇马锦堂
  • 1篇梁建芳
  • 1篇张利中
  • 1篇王峻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lzheimer型痴呆的CT与MRI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验证海马萎缩在Alzheimer型痴呆(DAT)中作为一种预测标志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辅助诊断方法。材料与方法选30名受检者全部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CT扫描观察海马周围裂的变化,并测量海马内侧的脑脊液池(HCSF),即测量环池内侧边到颞叶内侧边之间的距离。选其中13名行MRI扫描测量海马结构(HF)体积。结果在正常人中区分Alzheimer型痴呆病人最敏感的测量是MMSE,最特异性的测量是HCSF。HF体积与MMSE在正常组中无相关性,而在DAT组中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赵虹王峻李彬祥白培琛马锦堂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痴呆CT磁共振成像
多层面CT在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
2003年
利用多层面CT的快速螺旋数据采集,体部扫描范围增加,运动伪影减少,更好地利用对比剂及脏器多期扫描等优点,可在肝移植前后更准确地评价肝实质及其血管路径。
赵虹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多层面CT肝移植肝实质
CT定量诊断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1997年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脂肪含量与CT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实验组30只,制成脂肪肝模型。对正常组和随机抽取第一、二、三、四周末的实验组鼠各5只,行CT扫描,测得全肝的CT值。取左、中、右叶肝组织各一块,制成光镜切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得肝中脂滴的体积占整个肝组织的百分比(Vv值)。结果:在CT值与Vv值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线性负向相关关系(γ=-0.950,t=12.90,P<0.001)。结论:利用CT值与Vv值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CT监测,不仅可对脂肪肝的程度、范围和脂肪含量做出估计,而且可替代肝活检定量法。在脂肪肝的治疗过程中,用该技术追踪随访疗效,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赵虹李彬祥张利中梁建芳
关键词:脂肪肝CT
Alzheimer型痴呆(DAT)病人——中颞叶萎缩的CT诊断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通过对中颞叶最小宽度进行简单测量,探讨颞叶萎缩与认识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材料与方法:30名受检者全部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检测,并使用CT对颞叶进行负角薄层扫描。结果:从正常人中区分Alzheimer型痴呆(DAT)患者,MMSE可作为一种筛查工具,而中颞叶最小宽度测量,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对诊断也是有价值的。结论:中颞叶最小宽度的测量可以作为DAT患者初步诊断的一个放射学指标。
赵虹李彬祥白培琛
关键词:颞叶早老性痴呆痴呆
急性胰腺炎早期CT扫描的价值
2001年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早期CT扫描的价值。方法 按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化检查回顾性分析 89人 ,全部行CT检查部分随访CT检查 ,并给予CT分级。结果 CT分级与症状发作到做CT的时间无明显关系 ,而与临床过程 (住院天数 )有相关关系 ,且并发症、死亡均发生于C、D、E级。手术的 3 5人 ,CT表现被手术证实 ,尤以增强扫描后更明确。结论 急性胰腺炎早期CT扫描能给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途径的选择 ,预测性估计并发症 ,减少病人死亡。
赵虹李健丁
关键词:胰腺炎CT急性胰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