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国
-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流动性过剩的传导机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传导机制。我们发现,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首先传导到房地产市场,然后再传导到股票市场,最终扩散至一般商品市场引起通货膨胀。我们认为货币当局应引导过量的流动性在各市场间达到均衡配置。
- 邱新国
-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资产价格
- 投资性民间金融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
- 2017年
- 本文就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非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和城镇投资性民间金融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加剧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和城镇投资性民间金融则改善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提高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在东部地区提高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降低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程度;农户投资性民间金融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效应在2010~2016年比2005~2009年大幅度减弱;城镇投资性民间金融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改善效应在2010~2016年比2005~2009年大幅度增强。此外,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效应也在增强。稳健性检验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靠的。
- 邱新国冉光和
- 宗教文化与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实证分析了宗教文化对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宗教文化在总体上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仅有本土宗教文化对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外来宗教文化对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没有影响;城镇地区宗教文化(本土宗教文化)对家庭金融资产多元化的影响效应大于农村地区宗教文化(本土宗教文化)的影响效应。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表明以上结论是可靠的。最后本文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 邱新国
- 关键词:宗教文化金融资产
-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于农户行为特征的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试图从农户有限理性的行为假设出发,分析传统农户与现代农户不同的金融需求特征,进而阐述农户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选择行为导致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 邱新国陈源媛
-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 民间金融市场利率:自主性还是反应性?——基于省际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本文在金融双轨制的理论框架下对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阐明了民间金融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随后,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省际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对影响民间金融市场利率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民间金融市场实际利率的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反映民间金融市场资金需求的个私部门经济增长率的作用很小,民间金融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反应性"特征。因此,对民间金融的规制重点应是积极引导其进入正规金融市场以构建有效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共生模式,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效率。
- 邱新国冉光和
- 关键词:民间金融市场利率
- 银企关系的纳什均衡分析与企业征信体系建立
- 2006年
- 在经济转型时期,恶劣的银企关系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纳什均衡理论分别对国有和民营企业同国有银行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在现行的制度条件下,企业在与银行进行博弈的最优策略是失信;同时,在重复性博弈的条件下,银企双方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征信体系这样的信誉机制实现。
- 陈源媛邱新国
- 关键词:银企关系纳什均衡
- 地方金融监管与金融集聚被引量:9
- 2018年
- 基于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方法,实证分析了地方金融监管对金融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监管在总体上促进了金融集聚,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即金融监管对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仅表现在东部地区,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监管对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财政支出、教育、互联网发展、市场化程度对金融集聚也有显著影响,但财政支出、教育和互联网发展对金融集聚的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最后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 邱新国
-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集聚金融中心
- 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本文以1985—2004年间重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为基础对二者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重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定量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据此就重庆市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 邱新国陈源媛
-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 公民网络监督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以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特殊保护为视角被引量:1
- 2015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各种网络信息平台的普及和兴起,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成为一种新兴的方式。网络监督以其特有的时效性、匿名性以及自由性,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但公民的网络监督权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导致监督权的滥用,亦不利于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保护,还会造成两者的冲突。以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特殊保护为视角,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协调公民网络监督权的行使与国家工作人员隐私权的特殊保护之间的冲突,希冀对健全监督体系、规范监督行为、完善隐私特殊保护立法有所裨益。
- 邱新国
- 关键词:隐私权
- 金融知识与家庭借贷行为研究
- 2021年
-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就金融知识对中国城镇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金融知识、高级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知识均显著提升了家庭正规借贷可得性,同时也显著抑制了家庭非正规借贷可得性;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知识均显著增加了家庭正规借贷额,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家庭非正规借贷额;高级金融知识仅显著增加了家庭正规借贷额,其对家庭非正规借贷额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高级金融知识对家庭正规借贷的促进作用强于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知识,金融风险知识对家庭非正规借贷的抑制作用强于基础金融知识,而高级金融知识对家庭非正规借贷的抑制作用则最弱。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说明以上结论是可靠的。
- 邱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