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立

作品数:49 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8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沉积物
  • 8篇潮间带
  • 7篇纺织
  • 6篇营养盐
  • 6篇荧光
  • 6篇有机碳
  • 6篇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光谱
  • 6篇CDOM
  • 5篇有机物
  • 5篇织品
  • 5篇质谱
  • 5篇溶解有机物
  • 5篇黄河
  • 5篇黄河三角洲
  • 5篇纺织品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荧光光谱

机构

  • 49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山东出入境检...
  • 4篇青岛海关技术...
  • 3篇爱媛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山东省出入境...
  • 1篇广东出入境检...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青岛市环境保...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通标标准技术...
  • 1篇石家庄海关技...

作者

  • 49篇邹立
  • 8篇高会旺
  • 5篇彭燕
  • 5篇简慧敏
  • 5篇叶曦雯
  • 5篇姚晓
  • 5篇贾永刚
  • 5篇万汉兴
  • 5篇杨阳
  • 4篇牛增元
  • 4篇李璐
  • 4篇张亚昆
  • 4篇任倩倩
  • 4篇张鹏
  • 3篇高亮
  • 3篇易柏林
  • 3篇文梅
  • 3篇山口一岩
  • 3篇郭新宇
  • 3篇戴群英

传媒

  • 12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色谱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泥沙研究
  • 1篇质谱学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河口秋季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辽河口2013年秋季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采用PARAFAC分析得到两种类腐殖质组分C2[235(310)nm/390 nm]和C3[230(265、360)nm/445 nm],以及两种类蛋白质组分C1[225(280)nm/330 nm]和C4(250 nm/305 nm)。在河口混合过程中,两种类腐殖质组分呈保守行为,两种类蛋白质组分呈不保守行为;CDOM吸收系数a(355)结果表明,研究区域CDOM含量总体上由河到海逐渐降低,陆源径流输入是CDOM的主要来源。a(355)与类腐殖质组分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类腐殖质荧光团与CDOM发色团之间在来源和结构上存在紧密的联系。
杨阳邹立简慧敏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吸收光谱
减少禁用偶氮染料复检次数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目前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出率低而苯胺检出率较高,常规的先采用GB/T17952检测并筛查4-氨基偶氮苯后采用GB/T23344确证的检测模式,样品复检率高的现状,提出了先采用GB/T23344同时筛查23种禁用芳香胺,再用GB/T17952进行准确定性定量的检测模式。对37个偶氮染料阳性样品进行了两种相反检测模式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检测方法未出现漏检,检出结果是常规检测模式的3.8%~126.9%。对比常规筛查模式,该方法可以节省6%~14%的重复检测次数,可为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日常检测提供参考。
彭燕叶曦雯牛增元邹立
关键词:偶氮染料致癌芳香胺纺织品
马里亚纳海沟溶解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特征
邹立王泽华陈洪涛王旭晨简慧敏
温度对网纹纹藤壶幼虫发育和附着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探讨了网纹纹藤壶(Amphibalanus reticulatus)幼虫处于12°C、18°C、24°C、30°C和36°C环境中的发育和附着状况。结果表明,网纹纹藤壶无节幼虫经历96h的发育后,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9.0%±1.2%(12°C)、95.0%±4.8%(18°C)、92.0%±2.8%(24°C)、80.0%±10.6%(30°C)和0(36°C);在12~30°C的范围内,温度升高能显著促进幼虫的发育。网纹纹藤壶金星幼虫在96h的培养过程中,其存活率在所有温度条件下始终维持在100%;在18°C至36°C的温度范围内金星幼虫均可附着,其中30°C条件下附着率最高,可达84.5%±12.1%,而在12°C则始终无金星幼虫附着。综合幼虫的存活率、发育进程和附着状况来看,网纹纹藤壶幼虫发育及附着的适宜温度为18~30°C。
严瑾林明晴曹文浩林岳光林岳光
关键词:温度幼虫发育
环胶州湾河流入海口CDOM吸收光谱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为深入认识河流对胶州湾水体有机碳的贡献,于2016年4月—2017年2月对环胶州湾河流入海口进行双月采样,通过分析水体中DOC(溶解有机碳)和POC(颗粒有机碳)质量浓度及CDOM(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吸收光谱特征,揭示环胶州湾入海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辨析CDOM的组成和来源,探讨其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环胶州湾河流入海口DOC和POC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98~32.75和0.13~22.40 mg/L,其中李村河口最高,轮渡和大港相对较小.(2)a(355)(CDOM的吸收系数)变化范围为0.23~16.35 m-1,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盐度成反比,其分布与DOC和POC基本一致.(3)研究区域水体中,表征CDOM分子组成、来源及芳香化程度的SR[光谱斜率比,Sg(275~295 nm)/Sg(350~400 nm)]和A250 nm/A365 nm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4)夏季、秋季CDOM的整体分子量水平高于春季、冬季;轮渡、大港、板桥坊河和娄山河SR相对较高,CDOM组成趋向于蛋白类或富里酸类物质.(5)轮渡、大港和镰湾河A250 nm/A365 nm相对较高,类腐殖质的芳香化程度较低,受海源控制;其他河口A250 nm/A365 nm相对较低,CDOM以陆源输入为主,其类腐殖质的芳香化程度较高,结构相对稳定而不易降解.(6)CCA(Canonical Correspond Analysis,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DOC与CDOM吸收特性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河口CDOM主要来自地表径流,温度和DO是影响CDOM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CDOM的组成、降解的难易程度与来源密切相关,秋季生物量丰富,水体中腐殖酸所占比例增大,CDOM芳香度较高,不容易被降解.
任倩倩邹立于格李璐
关键词:CDOMCCA
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沉积环境对底栖叶绿素a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2007年9月、2008年4月和2008年7月,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进行了表层沉积物叶绿素a含量和粒径组成调查。结果表明:1)近岸区域叶绿素a含量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秋季和夏季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426~4.749μg.g-1(平均值为1.591μg.g-1)和0.307~5.195μg.g-1(平均值为1.832μg.g-1),由潮上线到潮下线呈下降趋势;春季叶绿素a含量为0.623~8.734μg.g-1(平均值为2.542μg.g-1),由潮上线到潮下线呈上升趋势;2)沉积物类型较为单一,由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组成,中值粒径变化范围为0.025~0.081mm(平均中值粒径为0.045mm),由潮上线到潮下线逐渐增大;3)2007年9月叶绿素a分布主要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与细颗粒物质含量、中值粒径的大小及各粒径沉积物含量极显著性相关(P<0.01);2007年9月与2008年7月叶绿素a含量与细颗粒物质含量呈正比关系,在砂质底质中含量较低,在粘土质底质中含量较高;4)底栖叶绿素a与高程呈负相关,表明松软、平整、稳定的沉积物表面有利于底栖微型藻类的生长和繁衍。
姚晓山口一岩邹立高会旺郭新宇
关键词:潮间带叶绿素A沉积物粒度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9年
为探讨潮间带区域营养盐的分布和输运特征,于2007年7月在东营黄河三角洲潮间带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并分析上覆水和间隙水溶解无机态硝酸氮(NO3-N)、氨氮(NH4-N)、亚硝酸氮(NO2-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3-Si),以及溶解总氮(DTN)和总磷(DTP)含量。结果表明:(1)潮间带水体中NH4-N和NO2-N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80μmol/L和0~24μmol/L,平均浓度分别为30μmol/L和10μmol/L,均为由近岸向海和由南向北逐渐降低;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10~50μmol/L,平均浓度为30μmol/L,由近岸向海由北向南逐渐降低;PO4-P浓度在0~0.12μmol/L间变化,平均浓度为0.04μmol/L,整体由南向北浓度逐渐降低。(2)潮间带间隙水中NH4-N浓度变化范围为120~180μmol/L,平均浓度为140μmol/L;NO2-N浓度变化范围为0~16μmol/L,平均浓度为6μmol/L,由西南部近岸的高值区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NO3-N浓度变化范围为2~24μmol/L,平均浓度为10μmol/L,除近岸的低值区,整个区域浓度变化不大;PO4-P浓度变化范围为0.1~1.5μmol/L,平均浓度为0.3μmol/L,由西北和东南两个高值区向其他区域逐渐降低;SiO3-Si浓度变化范围为30~80μmol/L,平均浓度为50μmol/L,由近岸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为探讨潮间带区域沉积物营养盐的输送方向,进行实验室淋溶实验,结果表明:落潮时DTN和DTP浓度都是由沉积物表层向底层递增,低潮和涨潮时DTN和DTP浓度则反相变化。根据化学计量限制计算,P和Si都可能成为该区域底栖藻生长繁殖的限制性因子,其中P是首要影响因子。
张鹏邹立姚晓郭新宇高会旺山口一岩
关键词:上覆水间隙水营养盐
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底栖异样细菌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2008年4月和7月于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进行了大面站调查,采用DAPI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法测定了沉积物中异养细菌数量,研究其分布特征,探讨满足其生长繁殖需要的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潮间带沉积物中异养细菌丰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31.9×105cells/g dw(平均值为11.81×105cells/g dw)和5.9~53.5×105cells/g dw(平均值为17.80×105cells/g dw)。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本调查区域沉积物中异养细菌丰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可能与该区域沉积物中POC含量较低有关(春季平均为0.10%,夏季平均为0.57%)。春季和夏季沉积物中BB∶PB(Bacteria Biomass,BB;Phytoplankton Biomass,PB)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89%(平均为0.26%)和0.09~3.38%(平均为0.55%),都处于较低水平(〈5%);该较低水平表明底栖藻类现存量远远超过了异养细菌生长的需求。春季和夏季潮间带沉积物中异养细菌丰度和叶绿素浓度的相关系数均为0.24,显示出不显著相关,说明藻类有机物不是异养细菌食物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区域有多条河流输入,沉积物中的异养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溶解有机物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陆源径流。
张鹏邹立姚晓山口一岩郭新宇高会旺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沉积物异养细菌
环莱州湾主要河口氮磷组成特征及其输送贡献
2023年
本研究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和8月,调查环莱州湾主要河口、直排口和黄河口不同形态氮、磷组成和结构及其对莱州湾营养盐的相对输送贡献。环莱州湾河口水体氮、磷浓度较高,分布差异显著,东部河口总氮和总磷浓度总体高于西部和西南部河口,溶解无机氮/磷和溶解有机氮/磷达到较高水平。溶解有机氮和硝酸氮平均占总氮的59%和29%,成为莱州湾近岸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形态磷的占比差异大,西部和西南部河口颗粒磷平均占比超过50%,可能限制磷的再生利用。环莱州湾河口水体的氮、磷组成和结构现状,将进一步扩大莱州湾“高氮、少磷”和高氮磷比特征。虽然环湾东部河口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总体高于西部和西南部河口,但是径流量较高的黄河和小清河输送氮、磷的总体贡献超过90%。
王一诺关纬城邹立杨天宇赵亚静李正炎
关键词:营养盐氮磷比
一种深海底边界层可控序列采水装置及布放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底边界层可控序列采水装置及布放方法,包括采水架、采水瓶、声学释放器、浮体、抛载配重和释放花盘机构构成。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次布放回收可多个采水瓶非同步可控采水,满足事件变化观测研究中的连续采水需要...
贾永刚孙中强邹立季春生陈天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