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义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车辆
  • 2篇信号交叉口
  • 2篇无信号交叉口
  • 2篇交叉口
  • 1篇单神经元
  • 1篇单神经元自适...
  • 1篇行车
  • 1篇行车安全
  • 1篇预测控制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智能车
  • 1篇智能车辆
  • 1篇日间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元自适应
  • 1篇四轮转向
  • 1篇四轮转向车辆
  • 1篇平均响应时间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郑州宇通客车...

作者

  • 5篇郑义
  • 4篇金立生
  • 2篇李科勇
  • 2篇高琳琳
  • 1篇王亚丽
  • 1篇李英杰
  • 1篇刘景华
  • 1篇王岩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汽车技术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警告触发方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确定了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基于听觉、视觉和触觉为主的警告触发研究策略,在模拟驾驶环境中,分析比较了单一或组合的警告触发方式对驾驶人员操作行为的影响。通过驾驶人员主观判断筛选出适合作为警告触发方式的方案,并借助开发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实际获取不同警告触发方式下驾驶人员的响应时间。对不同警告触发方式下驾驶人员操作的正确人数、平均响应时间和方差三者统计分析,确定听觉和视觉的组合警告更适合作为中国驾驶人员的警告触发方式。
刘月杰金立生郑义李英杰
关键词:汽车预警系统平均响应时间
四轮转向车辆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复合控制器设计被引量:8
2016年
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的八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四轮转向车辆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直接闭环训练法以离线的方式进行训练。为了克服离线训练导致控制系统适应性差的缺点,本文同时设计了一个单神经元自适应PSD控制器,它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控制器组成复合控制系统共同完成对四轮转向车辆的控制。结合建立的八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设计的复合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匀速工况还是变速工况,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复合控制器均可有效地改善四轮转向车辆的操作稳定性。
高琳琳金立生郑义李科勇
关键词:四轮转向稳定性控制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智能车辆交叉口协同控制算法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协同控制系统,对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探讨。将冲突车辆轨迹调整问题转化为非线性受限制优化问题,假设存在一个交叉口控制中心,专门用来收集车辆的信息,利用改进后的混合蛙跳算法,为每一车辆制定优化策略,避免和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车辆与车辆、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共享信息,所有车辆均为无人驾驶智能车辆。VISSIM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同控制算法显著地改善了交叉口的性能,与传统的信号控制相比,停车延迟时间、行进时间和车辆通行能力分别提高了97.2%、25.5%和6.58%。
金立生郑义高琳琳李科勇
关键词:交通工程无信号交叉口VISSIM
基于Adaboost算法的日间前方车辆检测被引量:3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类Haar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车辆检测方法,以解决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对前方车辆的信息感知问题。基于类Haar方法对训练集的积分图进行提取,采用Adaboost算法选取有效的类Haar特征并生成前方车辆检测分类器。利用前方车辆检测分类器对PETS(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racking and surveillance)提供的图片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日间前方车辆的检测。
金立生王岩刘景华王亚丽郑义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工程车辆检测类HAAR特征ADABOOST算法
基于行车安全场模型的交叉口车辆控制算法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提高网联环境无信号交叉口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问题,首先,建立无信号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场模型,构建包括车辆动力性能、制动性能以及通行交叉口所有车辆行车风险的目标函数,并设定相应的约束条件;然后,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优化驶向交叉口车辆的行车策略;最后,基于VISSIM、MATLAB和NS3构建联合仿真试验平台,分别以车辆碰撞冲突类型、行车风险改善和道路拥堵程度验证并分析算法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车流量和流量容积比大于1.0时,相比于传统的感应控制系统,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延误时间、行程时间、冲突数目和通行能力的收益率分别大于90%、10%、10%和5%;在通信延迟低于100 ms,数据丢包在35%内,仍能够保证交叉口内车辆的通行效率.
金立生郭柏苍谢宪毅华强郑义
关键词:无信号交叉口模型预测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