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君华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医学领先人才培养基金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术后
  • 2篇直肠癌
  • 2篇胃癌
  • 2篇胃癌淋巴结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结肠
  • 2篇肛门
  • 2篇肛门功能
  • 2篇保肛
  • 2篇便秘
  • 2篇肠癌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结晶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蛋白
  • 1篇低位直肠

机构

  • 9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9篇郑君华
  • 7篇王永兵
  • 5篇罗芸葆
  • 5篇李刚
  • 3篇徐斌
  • 3篇顾天来
  • 3篇张文忠
  • 2篇邱伟
  • 2篇陆友国
  • 2篇凌杰
  • 2篇张根福
  • 1篇孙万驹
  • 1篇程斌
  • 1篇赵晓晖
  • 1篇朱玉萍
  • 1篇孙星
  • 1篇许佩佩

传媒

  • 3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全国第十九届...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测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的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检测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及经肠镜检查证实高位、中位、低位直肠癌患者各20例(第一至第四组),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57.2岁。顺利完成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进行肛门功能评分和EAS—EMG测定,并定期检查肿瘤免疫指标及胸腹部CT,观察有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出现者予以剔除:比较分析各组、各时间点EAS—EMG、肛门功能评分情况及两种评价方法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2个月期间.第一组1例肛周感染退出研究。第二组1例、第四组3例肿瘤复发或转移退出研究.第三组2例失访:最终纳入统计共73例,其中第一组19例,第二组19例,第三组18例,第四组17例:所有在研者未出现EAS—EMG相关不良反应。术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幅第二组与第一组、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UAP波幅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组各时间点肛门功能评分及自发电位出现率、MUAP时限、MUAP波幅、多相波百分比、单纯相出现率、病理干扰相出现率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四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及MUAP时限、MUAP波幅、多相波百分比与其术前、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S—EMG各检测指标与徐忠法评分表肛门功能分值呈显著相关性(r=0.31~0.78)。结论EAS—EMG是一项客观评价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检测手段,其与肛门功能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EAS—EMG检测.发现低位直肠癌较易影响肛门神经、肌肉功能。且术后3个月内肛门功能影响明显,12个月有所恢复:对于术前EAS—EMG存在
王永兵赵晓晖罗芸宝朱玉萍许佩佩郑君华李刚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
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外周血MicroRNA分子标记物的临床价值
2014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以寻找一种特异性高的肿瘤标记物。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将其按照淋巴结转移数目分为N0组(无淋巴结转移)46例、N3组(淋巴结转移大于7枚)34例,并选取同一时期的体检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取外周血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并选择在N0组与N3组表达差异显著的hsa-miR-106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扩大标本量进行检测。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N3组的外周血hsa-miR-106a表达水平较N0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0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hsa-miR-106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106a表达水平除了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外(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都无关(P>0.05)。结论 hsa-miR-106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可作为胃癌筛查的重要肿瘤标记物。
郑君华王永兵顾天来罗芸葆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生物反馈训练疗法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疗法对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普外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口服聚乙二醇,试验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完成4个疗程后进行直肠动力学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及排便频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5.670、4.740、4.170、5.530,P=0.016、0.034、0.039、0.022);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4.9%(37/39),高于对照组71.8%(2S/39)(x2=4.493,P=0.030);两组治疗后3s收缩幅度(3SC)、10S收缩幅度(10SC)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10S松弛压力(10SR)水平下降(均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有确切的效果,辅助生物反馈训练能较好地缓解老年人便秘症状、增强排便功能的自控力、促进排便,疗效优于单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
李刚王永兵郑君华徐斌庄杨顾忠民凌杰邱伟张文忠蔡燕英
关键词:便秘生物反馈
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手术病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正常胃黏膜、胃癌原发灶、胃癌转移灶组织中的MTA1mRNA表达水平,对相关结果进行组间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实验病例中胃癌转移灶、胃癌原发灶组织中的MTA1mRNA表达阳性率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与正常胃黏膜相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TA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表明该基因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判断疗效、疾病预后,也可为胃癌分期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和思路,临床应用具有很大的前景。
郑君华王永兵顾天来罗芸葆
关键词:MTA1基因胃癌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37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37例乳腺癌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术,其中51例发生皮瓣下积液,占21.5%,19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7例发生皮下感染积脓,经...
郑君华陆友国罗芸葆顾天来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皮瓣坏死
文献传递
GI-pill检测支持的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旋转盲肠与直肠吻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GI-pill消化道压力检测支持的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后旋转盲肠与直肠吻合术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需行结肠次全切除手术的慢传输型便秘病例31例,以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盲肠或升结肠外旋180°后与直肠中段吻合,充分游离残端后固定系膜确保血管不发生扭曲卡压;术前和术后半年GI-pill智能胶囊结合结肠运输试验评价慢传输型便秘的程度,并分析疗效。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半年复查GI-pill检测显示胶囊在体时间从(128.81±25.84)h缩短为(25.35±7.91)h,平均收缩压从(8.73±1.58)kPa提高到(12.82±2.15)kPa,生理响应比32.19%提高到56.23%,结肠运输试验耗时从(145.25±13.92)h缩短为(24.57±4.83)h,上述指标在手术前后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患者总体排便情况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术后腹泻和肠梗阻发生。结论 GI-pill消化道压力检测可较好评价慢传输型便秘程度及疗效;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中升盲肠残端向外侧旋转,再与直肠吻合降低了吻合张力和卡压小肠引起术后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的潜在风险,该术式的改进将令患者获益更多。
王永兵孙万驹张根福李刚徐斌郑君华庄杨
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
纳米碳免疫联检法在结肠疾病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纳米碳免疫联检法在结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肠镜检查的842例就诊患者的清洁肠道前粪便标本,采用纳米碳免疫联检法对大便隐血、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P)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胶体金检测卡检测大便隐血、ELISA法检测CP、用微粒体发光法检测CEA的相应结果做比较,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水平。结果根据肠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共计镜检阴性者313例、结肠炎症性疾病患者153例、结肠息肉患者215例及结肠癌患者161例。在四者中,两种方法的大便隐血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结肠炎症性疾病患者外,其余三者在两种方法的检出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结肠息肉患者外,其余三组在两种方法的检出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结肠癌患者的大便隐血阳性率、CP及CEA检出水平均分别高于镜检阴性者、炎症性肠病及结肠息肉患者(均P<0.05)。结论纳米碳免疫联检法对大便隐血、CP及CEA的联合检测对于结肠疾病患者初筛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操作简便,经济性良好。
王永兵程斌徐斌李刚郑君华张文忠邱伟凌杰
关键词:结肠疾病大便隐血钙卫蛋白癌胚抗原
T管胆汁胆固醇结晶性状与胆石复发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术后T管中胆汁胆固醇结晶的性状与胆石复发的可能关系。方法收集60例胆管结石T管引流术后第2~10d胆汁标本,其中首次发现胆总管结石者42侧,再发者18例;另8例非胆石症置T管者作为对照。通过测定胆汁中胆固醇、磷脂和胆盐的含量,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成核时间(NTm),以及模拟胆汁胆固醇结晶成核时间(NTc),并计算NTm/NTc比值;同时计数术后第10d胆汁中胆固醇结晶数,计算结晶分数。结果复发结石组NTm/NTc为0.26,具有高度的成石活性。与初发结石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T管胆汁NTm/NTc则超过1.4,成石活性低。结论NTm/NTc的比值〈0.3时应高度怀疑胆石复发的可能性。
郑君华孙星罗芸葆陆友国
关键词:胆固醇结晶胆石症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多因素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吻合位置对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及恢复情况。方法对74例肠镜检查确认的首发直肠癌患者,根据保肛术中吻合口位置与齿状线距离≤2cm,2~4cm,≥4cm分为I、Ⅱ、Ⅲ组,分别为23、25和2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9.5±14.2)岁、(61.6±12.5)岁、(62.8±11.4)岁和(63.8±9.8)岁,术前超声或CT分期均为T1~T3期,排除术后1年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12个月采用徐忠法5项10分法进行肛门功能评价,同时应用排粪造影和胶囊式直肠压力测定,测定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和直肠反射(RAIR)。结果手术后3个月徐忠法肛门功能评价I、Ⅱ、Ⅲ组满意率分别为9/23、13/25、19/26和对照组为25/2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为14/23、19/25、25/26和26/27,仅I组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I、Ⅱ、Ⅲ组和对照组ARP分别为(17.3±3.12)mmHg、(19.6±4.71)mmHg、(28.5±4.69)mmHg和(39.3±5.38)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术后12个月时复测分别达到了(29.2±7.14)mmHg、(32.6±5.36)mmHg、(41.6±6.15)mmHg和(42.9±3.89)mmHg,除第I、Ⅱ组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P在术后3个月时I、Ⅱ、Ⅲ和对照组分别为(115.5±19.53)mmHg、(141.5±21.78)mmHg、(143.6±20.47)mmHg和(171.4±19.51)mmHg,I、Ⅱ、Ⅲ组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对照组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提升至(63.5±28.26)mmHg、(172.6±30.14)mmHg、(177.3±27.43)mmHg,与对照组的(181.3±13.2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MTV在I、Ⅱ、Ⅲ组分别为(68.3±18.62)mL、(87.5±15.81)mL和(101.5±13.28)mL,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12个月时可达到(128.3±34.6)mL、(168.3±21.70)mL和(201.2±26.17)mL,三组均有上升但仍显著低�
王永兵张根福罗芸葆郑君华李刚张文忠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