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孟玮

作品数:115 被引量:848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7篇痛经
  • 44篇电针
  • 22篇痛经模型
  • 21篇痛经大鼠
  • 20篇三阴
  • 20篇三阴交
  • 15篇受体
  • 15篇子宫
  • 14篇穴位
  • 14篇针刺
  • 14篇缺血
  • 14篇内关
  • 13篇大鼠子宫
  • 12篇经穴
  • 11篇心肌
  • 11篇心肌缺血
  • 9篇心肌缺血损伤
  • 9篇缺血损伤
  • 9篇非穴
  • 8篇易激综合征

机构

  • 1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加州大学
  • 2篇威海市中医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劳动保障...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小汤山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15篇郭孟玮
  • 88篇任晓暄
  • 70篇张露芬
  • 68篇赵雅芳
  • 67篇嵇波
  • 52篇朱江
  • 33篇李晓泓
  • 24篇李春华
  • 19篇丁喜艳
  • 19篇齐丹丹
  • 15篇赵国桢
  • 15篇李凯歌
  • 15篇蓝莹
  • 14篇张玲
  • 14篇申松希
  • 14篇谭莉华
  • 14篇孙晓敏
  • 14篇戴健
  • 14篇白红新
  • 13篇张平

传媒

  • 13篇针刺研究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中国针灸
  • 6篇第三届国际针...
  • 5篇针灸临床杂志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4篇中医药学报
  • 4篇中医教育
  • 4篇中医药导报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上海针灸杂志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吉林中医药
  • 1篇World ...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5篇2017
  • 18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5篇2011
  • 1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应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法联合制备IBS大鼠模型。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分别予电针相应穴位干预,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记录Bristol粪便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的潜伏期、90s内收缩波个数、峰峰值,免疫组化法检测迷走神经背核(DMV)和结肠肌层多巴胺D2受体(D2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显著升高、AWR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收缩波个数显著增多、峰峰值显著上升、DMV和结肠肌层D2R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印堂组、大肠俞组的Brist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DMV及结肠肌层中D2R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大肠俞组潜伏期显著上升,收缩波个数和峰峰值均显著降低(P<0.01),且大肠俞组优于印堂穴组(P<0.01,P<0.05)。结论: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均可缓解IBS模型大鼠腹泻症状,但电针大肠俞穴作用更强,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
王一凡郭孟玮覃颖朱文莲蓝莹王珊吉毛先张红林任晓暄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印堂大肠俞结肠动力电针
电针对糖尿病肥胖大鼠肝脏Akt/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肝脏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O1)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12只雄性2月龄ZDF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制备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与电针组,每组6只;6只雄性Zucker瘦型(ZL)大鼠作为空白组。电针组大鼠予电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脾俞”干预,同侧“足三里”“胃脘下俞”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15 Hz,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共干预4周。比较各组大鼠造模前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INS)、C肽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Akt、FoxO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大鼠FBG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BG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NS和C肽含量、HOMA-IR、肝脏FoxO1和PEPCK蛋白表达升高(P<0.01),肝脏Akt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INS和C肽含量、HOMA-IR、肝脏FoxO1和PEPCK蛋白表达降低(P<0.01),肝脏Akt蛋白表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结构紊乱,排列散乱,细胞质内出现大量脂质空泡;电针组大鼠肝细胞形态趋于正常,脂质空泡减少。结论:电针能够下调ZDF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肝脏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调控Akt/FoxO1信号通路有关。
董滢李瑞郭卫星莫芳芳宋姗姗段浩茹庄舒婷郭孟玮
电针内关、足三里对IB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结肠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足三里对IB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结肠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从靶器官痛相关物质变化角度揭示不同穴位干预慢性内脏痛的部分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新生期母婴分离和醋酸灌肠并在后期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法联合制备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穴组、足三里穴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内关穴组和足三里穴组进行电针干预。采用腹部回撤反射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IBS模型大鼠的肠道敏感性和情绪心理变化及针刺不同穴位的干预效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5-HT2A受体的免疫反应物的表达。结果:(1)腹部回撤反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回撤反射潜伏期缩短(P<0.01);模型组、内关穴组、足三里穴组的腹部回撤收缩波个数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穴组、足三里穴组的潜伏期延长(P<0.05或P<0.01),收缩波个数减少(P<0.05或P<0.01)。与内关穴组比较,足三里穴组的收缩波个数减少(P<0.05)。(2)高架十字迷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减少(P<0.05),总距离减少(P<0.05),内关穴组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减少(P<0.01),总距离减少(P<0.05)。(3)5-HT2A受体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组、足三里穴组的5-HT2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穴组的5-HT2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减弱(P<0.01)。与内关穴组比较,足三里穴组5-HT2A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减弱(P<0.05)。结论:IBS模型大鼠内脏疼痛敏感性增高,情绪心理行为异常改变,符合IBS病理特征,表明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球囊扩张刺激可以成功制备IBS大鼠模型;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可降低IBS模型大鼠肠道敏感性,缓解内脏疼痛症状,且足三里穴优于内关穴。针刺可抑�
周瑾崔晓王洋李凯歌谭莉华吴艳英任晓暄张露芬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
关键词:高架十字迷宫5-HT2A受体
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_3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即刻电针同神经节段经穴与非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三磷酸肌醇(IP3)的影响。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及电针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0日各组给予即刻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同时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含量。结果①扭体反应: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扭体分数明显升高(均P<0.01);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明显增多(均P<0.01),每分钟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各电针组之间每分钟扭体次数、扭体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三阴交组、模型组、悬钟组、非穴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IP3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他电针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阴交组子宫IP3明显高于悬钟组(P<0.01)。结论即刻各电针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且电针各组在改善痛经症状中无明显差异,可能与同神经节段支配有关。三阴交组在对IP3的调节上与悬钟组有明显差异,体现了经穴效应特异性。
丁喜艳任晓暄李春华郭孟玮赵雅芳嵇波朱江张露芬
关键词:痛经三磷酸肌醇非穴经穴效应特异性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内钙离子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诱导动物不同"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Ca2+及子宫Ca2+的影响,探讨针刺"得气"治疗痛经相关机制。方法: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18只,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与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各24只,采用全身冷冻联合雌激素法建立寒凝类痛经大鼠模型,并用粗针深刺行手法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干预模型20 min,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观察血清及子宫组织内钙离子变化情况。结果:1.血清内Ca2+含量: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及刺激量B组血清内Ca2+含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血清内Ca2+含量显著降低(P<0.01)。2.各组子宫组织内Ca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内Ca2+荧光强度及百分比比较,各组间P1/P2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但模型组P2百分比显著增多(P<0.01),而刺激量A组能够明显降低P2百分比(P<0.01)。结论:刺激量A组能明显降低痛经模型血清Ca2+浓度及Fluo-3-AM负载细胞子宫Ca2+荧光强度百分比,分析认为不同针刺刺激量诱导的不同"得气"状态治疗痛经的机制是通过调节血清及子宫平滑肌内Ca2+水平实现镇痛。
齐丹丹张梅郭孟玮刘珍珍章庆庆任晓暄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钙离子得气痛经子宫平滑肌
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动情间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
李春华嵇波赵雅芳任晓暄郭孟玮丁喜艳齐丛会朱江张露芬
关键词:痛经非穴
文献传递
预先电针三阴交 血海 合谷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_3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预先电针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腧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3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8日针刺各组给予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每日1次,共3次,于末次针刺后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结果:①每分钟扭体分数: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及合谷组均明显升高(P均<0.01);三阴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血海组、合谷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血海组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合谷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三阴交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血海组、合谷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明显高于血海组、合谷组(P均<0.01)。结论:三阴交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其机制是通过对IP3信号转导途径的生理性调节,而产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血海组及合谷组对扭体反应及IP3均未产生明显调节作用,表明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穴位之间的效应存在差异。
郭孟玮丁喜艳任晓暄赵雅芳李春华嵇波朱江张露芬
关键词:痛经IP3经穴效应特异性
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的针刺刺激量施于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收缩素受体(OTR)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模型组24只,造模成功后将寒凝类痛经模型组又分为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均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和模型组不予针刺,刺激量A组予以粗针、深刺、行手法;刺激量B组予以细针、浅刺、不施手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含量。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量大鼠子宫组织中MLCK的含量。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波峰峰值、活动度及MLCK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的子宫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5)、MLCK含量明显降低(P<0.01),刺激量B组的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刺激量A组比较,刺激量B组收缩波个数增多(P<0.05)、OT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结论不同刺激量针刺关元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的效应有所不同,粗针、深刺、行手法的效应较强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的针刺效应,提示针刺的刺激量也是决定针刺疗效的因素之一。
崔晓周瑾张梅刘珍珍杨佳敏齐丹丹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任晓暄张露芬
关键词:OTRMLCK
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针预先介入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情间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d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8d各治疗组给予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每日1次,连续3d,于第10d,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检查仪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微循环不同时间段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5、10、20min)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min外)明显扩张,微血管条数、cap条数(除5、10min外)明显增多,血流明显加快(P<0.01,P<0.05,P<0.01,P<0.05,电针悬钟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P<0.05,P<0.01,P<0.05,电针悬钟穴、非穴20min时cap管径明显扩张P<0.01,P<0.05)。结论:电针预先介入不同穴位可缓解子宫血管的痉挛状态,改善子宫微循环,缓解疼痛,且穴位之间存在差异,三阴交>悬钟>非穴。
李春华嵇波赵雅芳任晓暄郭孟玮丁喜艳齐丛会张露芬朱江
关键词:痛经非穴
大鼠不同心肌状态对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影响
目的:纵向观察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内关"穴、"郄门"穴和"天泉"穴穴区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横向观察心肌在每种状态转变时,"内关"穴、"郄门"穴和"天泉"穴穴区皮肤温度变化的幅度,探寻心肌状态与相关经脉经穴之间的关系。方...
嵇波张平赵国桢刘亚利戴健路雅雯严明娜王丹孙晓敏白红新郭孟玮李志刚程凯
关键词:心肌缺血经穴-脏腑相关红外热成像皮肤温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