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宝英

作品数:35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曼氏无针乌贼
  • 7篇基因
  • 6篇养殖
  • 6篇贻贝
  • 5篇微卫星
  • 5篇长蛸
  • 4篇微卫星DNA
  • 4篇厚壳贻贝
  • 4篇CO
  • 4篇ISSR
  • 3篇养殖群体
  • 3篇黄鱼
  • 3篇教学
  • 3篇黑斑原鮡
  • 3篇ISSR分析
  • 3篇大黄鱼
  • 2篇地理群体
  • 2篇氧化塔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增氧

机构

  • 32篇浙江海洋学院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35篇郭宝英
  • 26篇吴常文
  • 12篇李继姬
  • 8篇周超
  • 6篇吕振明
  • 6篇祁鹏志
  • 5篇谢从新
  • 5篇徐梅英
  • 5篇叶莹莹
  • 4篇刘慧慧
  • 2篇徐佳晶
  • 2篇张建设
  • 2篇迟长凤
  • 2篇杨静文
  • 2篇王海玲
  • 2篇邓一兵
  • 2篇李海锋
  • 2篇张川
  • 1篇王万超
  • 1篇陆诗敏

传媒

  • 13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2011年全...
  • 1篇水利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管理观察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2010’全...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补体C3和C4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测定了大黄鱼C3(L.c-C3)和C4(L.c-C4)基因的c DNA全序列。结果表明,L.c-C3和L.cC4序列全长分别为4962bp和5088bp,分别编码1653和1695个氨基酸,N端信号肽序列分别为23和19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大黄鱼C3和C4与已报道的补体C3、C4同样都具有在功能上比较重要的残基以及保守的硫酯区。分子进化分析表明,L.c-C3和L.c-C4分别与鮸鱼C3、C4的氨基酸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C3和L.c-C4在健康大黄鱼的肝脏、脾脏、肠、鳃、心脏、脑、肌肉和胃这8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肝脏的表达量最高。在大黄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从2细胞期到初生仔鱼)中,L.c-C3在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变化,而L.c-C4的表达量有明显升高。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侵染的大黄鱼肝脏和脾脏中,L.c-C3和L.c-C4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上调。该结果表明,大黄鱼肝组织C3和C4基因表达变化与溶藻弧菌的侵染密切相关,揭示了C3和C4在大黄鱼抗细菌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海玲祁鹏志郭宝英吴常文
关键词:大黄鱼分子特征
基于线粒体DNA 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研究中国沿海7个长蛸(Octopus variabilis)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3
2011年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80个个体分别检出64(12S)和27(COⅢ)个单倍型,总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984(12S)和0.909(COⅢ),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028(12S)和0.034(COⅢ),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9.403(12S)和17.265(COⅢ),显示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两种基因遗传分析结果均显示厦门群体与其它群体的显著分化。初步分析长蛸各群体遗传分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洋流格局的形成阻隔了群体间的基因交流。
徐梅英李继姬郭宝英吕振明周超吴常文
关键词:长蛸分子标记技术
海洋类高校细胞工程教学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细胞工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海洋类高校的任课教师必须针对高校的海洋特色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实践与探讨,从而推动海洋类高校细胞工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
迟长凤刘慧慧吕振明杨静文郭宝英
关键词:细胞工程教学实践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比较分析野生与养殖厚壳贻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线粒体CO I基因,探讨福州厚壳贻贝野生型和养殖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福建省福州市野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和养殖厚壳贻贝各2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该40个个体的mtDNACO I(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序列进行扩增,通过测序分析和序列比对检索,鉴定扩增的序列,并利用MEGA(version 4.1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序列总碱基数为668 bp,40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2.8%3、2.3%和16.9%,其中A+T的含量(60.3%)显著高于G+C含量(39.7%),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40个个体表现为26种单倍型,包括40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99,单倍型多态性(h)为0.944,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153 06。上述结果表明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并且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资源现状,试验结果可为厚壳贻贝良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管成林李继姬郭宝英
关键词:基因厚壳贻贝
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分析了浙江六横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3个断面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19种,其中软体动物10种,节肢动物6种,脊索动物2种,环节动物1种;总平均生物量为(470.77±314.32)g/m2,总平均密度为(480±248)个/m2。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平均生物量及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97~2.14、1.45~1.67和0.83~0.95,平均值分别为(2.06±0.08)、(1.53±0.12)和(0.90±0.06)。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扰动。
朱四喜郭宝英杨红丽刘光能
关键词: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头足类分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软体动物门中不可或缺的类群,头足类的生物学研究价值和经济效益也日渐突出。如今由于对头足类的捕捞和养殖力度的加大,出现了其种质资源量的严重下降。近年来,随着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兴起,辅以传统生物学分类手段,可以实现对其资源量的合理利用、恢复头足类种质资源以及其遗传多样性。本文简要描述了传统分类和分子系统学分类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头足类相关支系分类的研究进展,并对头足类的系统发生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王万超郭宝英吴常文
关键词:头足类分类学分子系统学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繁殖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和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对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时期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卵巢成熟系数(GSI)、生物学体型及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关系。结果表明,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GSI在4月份达到最高(9.51%±7.23%),相比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初,自然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性腺发育提前,且生殖期延长。20世纪80年代初曼氏无针乌贼的生物学体型、怀卵量及个体生殖力均大于60年代初和自然海域曼氏无针乌贼,同时曼氏无针乌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物学体型、怀卵量及个体生殖力增大。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的个体生殖力均随着胴长(ML)、体质量(W)、卵巢质量(WO)、GSI这些指标的增大而增大,除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与ML为密切正相关外,个体生殖力与这些指标的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WO是影响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个体生殖力的最重要指标。
吴常文周超郭宝英张建设
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个体生殖力繁殖生物学
黑斑原鮡的微卫星DNA多态分析
<正>利用已发表的鲇形目油鲶科和鮠科微卫星引物对黑斑原鮡进行 PCR 扩增,结果有15对能成功扩增并且有一定的多态性,并用其检测黑斑原鮡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郭宝英谢从新
文献传递
长蛸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研究
2012年
以长蛸DNA为模板,利用单因子试验分别对影响长蛸ISSR-PCR反应的DNA浓度、Taq DNA聚合酶、Mg2+、dNTPs和引物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梯度PCR确定最适退火温度,最终确定长蛸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程序为:25μL体系,其中包括Taq DNA聚合酶1.5 U,Mg2+2 mmol/L,dNTPs 0.15 mmol/L,引物0.4μmol/L,DNA模板量约50 ng确立退火温度为52℃。利用所建立的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对24份野生长蛸样本的检验,获得了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条带,研究结果对于把ISSR标记技术引入研究长蛸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汤永磊周超祁鹏志吴常文郭宝英
关键词:长蛸ISSR
长蛸(Octopus variabilis)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获得长蛸的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并对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7个群体168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引物在7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18条重复性好且带型清晰的ISSR扩增带,其中多态条带为55条,多态性比例达46.61%。在物种水平上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145和0.4766,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0.1573和0.2355。7个群体可明显聚类为2个类群,AMOVA分子变异分析发现,长蛸54.64541%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45.35459%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67和由Gst估算的基因流Nm为0.4867<1。分析显示长蛸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但群体间已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
郭宝英周超吕振明李继姬吴常文
关键词:长蛸ISSR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