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建华

作品数:72 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生物学
  • 43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8篇植物
  • 18篇化石
  • 15篇植物区
  • 15篇植物区系
  • 15篇区系
  • 13篇始新世
  • 9篇植物群
  • 9篇种子植物
  • 9篇种子植物区系
  • 7篇群落
  • 6篇新生代
  • 6篇植物化石
  • 6篇石炭
  • 5篇地层
  • 5篇第四纪
  • 5篇早石炭世
  • 5篇石炭世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环境
  • 4篇木化石

机构

  • 72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天津轻工业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北京市科学技...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深圳市城市管...
  • 1篇广东省林业局
  • 1篇德州农工大学

作者

  • 72篇金建华
  • 33篇廖文波
  • 8篇沈如江
  • 6篇王伯荪
  • 4篇凡强
  • 4篇彭少麟
  • 3篇王厚麟
  • 3篇崔大方
  • 3篇缪绅裕
  • 2篇王英永
  • 2篇董重
  • 2篇丁坦
  • 2篇李景照
  • 2篇赵炜
  • 2篇吴起俊
  • 2篇陈健辉
  • 2篇邱珏
  • 2篇罗连
  • 2篇商平
  • 2篇梁嘉声

传媒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地层学杂志
  • 3篇广西植物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第七届全国系...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生态环境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地质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地区前华夏植物群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植物群计 2 3属 4 1种,以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为主,石松纲居次,另外还有少量楔叶纲、科达纲及种子化石.按地层分布当前植物群可分为沙水岗组植物组合、龙江组植物组合及测水组植物组合.分析该植物群的组成特征。
金建华吴起俊廖文波
关键词: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新生代全球变化与中国古植物区系的演变被引量:31
2003年
新生代是地质历史最年轻的一个时代 ,当时全球板块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中生代开始的大陆漂移活动继续进行 ,并于早第三纪末开始喜马拉雅运动 ,古地中海逐渐封闭 ,经过一系列的板块碰撞和洋底扩张 ,晚第三纪时地壳构造的基本轮廓和古地理面貌逐渐接近现代。受地壳运动的控制 ,全球新生代气候波动明显 ,早第三纪总体比较温暖 ,晚第三纪气候发生明显分异 ,气温显著下降 ,第三纪末期开始有冰川活动 ,一直持续到更新世末期 ,期间发生多次冰期和间冰期 ,全新世气候逐渐转暖。受上述全球变化的影响 ,我国新生代植物区系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明显 ,早第三纪植物区系主要是纬向分带 ,从古新世到渐新世 ,我国植物区系主要分为北方区和南方区 ;晚第三纪初 ,由于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及东部的横断山脉地区持续抬升 ,逐渐形成独立的高原植物区。总体来说 ,晚第三纪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逐渐接近现代。第四纪由于青藏高原继续强烈抬升 ,激发了东亚季风 ,使我国的植物区系经向分带更加明显 ,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与现代已基本一致 ,到了全新世晚期 ,植物区系的演变除了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外 。
金建华廖文波王伯荪彭少麟
关键词:新生代全球变化
红树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及植物地理史被引量:2
2005年
红树科植物化石种类有红树属Rhizophora、秋茄属K andelia、角果木属Ceriops和木榄属Bruguiera等4属,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古新世至全新世地层中。红树科植物化石记录显示:该科植物很可能于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起源于环特提斯海沿岸,中始新世开始从这一起源中心迅速向世界其它地方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地扩散;渐新世在上述地区继续这一扩散历程,但在欧洲的化石记录消失;中新世时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达到了极盛期;上新世开始分布范围有所缩小,更新世则进一步缩小;一直到全新世才又重新繁盛起来。红树科植物的这一分布格局和地史演变是与地质时期大陆漂移、洋底扩张、第四纪冰川活动。
金建华
关键词:红树科化石植物地理
海南岛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分析
根据化石及现生植物资料,海南岛第三纪种子植物有53科,第四纪有89科,现代增加至 233科。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海南岛第三纪时期,泛热带科占当时科总数的43.4%,热带- 亚热带科占9.4%,亚热带-温带科占30.2%...
金建华沈如江廖文波
关键词:第三纪第四纪新生代植物区系
文献传递
广东茂名盆地渐新世柏科翠柏属化石
吴燕徐青青金建华
中国早石炭世晚期植物地理分区问题初见被引量:3
1992年
分析了近年来发现于辽东太子河流域早石炭世晚期植物群以及中国其它地区同期植物群的性质后认为,在中国,早石炭世晚期植物地理分区现象已经出现,以塔里木盆地北缘向东至华北板块北缘一线为界。在这条界限以北为安加拉植物地理区,以南则为欧美-华夏植物地理区.
金建华王嘹亮尚庆华
关键词:早石炭世晚期植物地理学区划
海南岛始新世大戟科木化石研究及其环境意义
木化石标本产出层位为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长昌组含煤段。利用磨片法制片获得三切面,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与化石和现代木材的结构比较,表明该化石木属于大戟科化石 Paraphyllanthoxylon。其特征包括:生...
扆铁梅金建华
关键词:始新世木化石大戟科
文献传递
广东茂名盆地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被引量:3
2007年
记述了发现于广东茂名盆地始新世油柑窝组的一种哺乳动物化石——杨氏路南兽(相似种)Lunania cf. L. youngiChow,这是该区首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对该区古近纪地层划分与对比以及进一步研究我国南方古近纪哺乳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英永张镇洪金建华
关键词: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深圳围岭公园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2003年
深圳围岭公园面积80多hm2,位于深圳罗湖区北部,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出露的地层为早白垩世百足山群———套内陆湖泊相碎屑岩建造;植被以人工林及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总覆盖率达90%;野生维管植物131科344属505种;动物区系方面,有昆虫223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5种、鸟类53种、兽类10种。通过对围岭公园的景观资源的分析,为公园的整体规划提出了建议。
崔大方赖燕玲王晓明金建华廖文波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评估
试论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属的分布式样
基于吴征镒将中国全都种子植物3116个属归为15个大类和31个变型(最近划分为3238个属,归为15个人类型和34个变型)的基础上,我们简要地讨论了其中第6个分布区类型即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区类型。这一分布区类型是旧世...
黄康有廖文波金建华
关键词:分布区类型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