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林
- 作品数:130 被引量:75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Ⅰ.小豆农艺性状在南京生态条件下表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1989年
- 相关分析表明:小豆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小区产量均呈负相关;百粒重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但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与小区产量、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以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群体为背景,为长江下游地区进行系统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能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
- 金文林
-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 微波处理对绿豆象的杀虫效果及对红小豆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7年
- 通过设置不同时间和功率的微波对裸露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成虫、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绿豆内幼虫及卵进行处理,以研究微波对绿豆象的杀虫作用及对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及卵孵化率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裸成虫的死亡率随处理时间及功率增加而升高。成虫在中高火和高火分别处理60s和50s以上时间时死亡率过半,为51.21%~99.92%。处理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随功率和时间变化趋势同相同处理的裸虫,但相同条件下与红小豆混合的成虫死亡率明显高于相同处理的裸虫。低火至中低火处理60s、解冻50s及中火至高火40s以上时间时成虫死亡都过半,为55.75%~100%,而中火处理70s、中高火至高火60~70s可使成虫全部死亡。微波处理具一定后续效应,处理的成虫虽没立刻死亡但随后死亡率仍比对照高。成虫高火处理50s后的第3天校正死亡率可达87.74%。微波处理还可降低绿豆象成虫产卵量、幼虫羽化率、卵孵化率及红小豆发芽率。成虫、卵和豆内幼虫对微波敏感性依次增高。红小豆在中低火处理60s、解冻50s、中火40s、中高火至高火30s以上时间时发芽率都低于一半,为0.21%~48.33%。微波对绿豆象杀虫效果显著,但使用时需考虑微波仪器、处理功率和时间、产品用途及含水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试验以取得最佳效果。
- 张民照金文林王进忠孙淑玲覃晓春张志勇
- 关键词:绿豆象红小豆微波处理杀虫效果发芽率
- 小豆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Ⅵ.夏播小豆全株开花结荚序列性被引量:6
- 1989年
- 研究表明,夏播小豆全株分枝有4—5级,并有多节分枝和单节分枝两类。全株开花具有严格的序列性:(1)直立型北京红小豆品种植株主茎中下部第6节上下首先开花,然后向上、向下、由内向外交替开放,半蔓性品种与此相似;(2)小豆开花量的时间分布近似常态分布,始花后7—24天为盛花期,13—18天内开的花结荚率较高;一天中上午8时以前开花较多,下午甚少;(3)全株中开花数较多的部位直立型北京红小豆为Ⅲ、Ⅳ、Ⅴ三层,半蔓型凤阳红小豆为Ⅲ、Ⅳ二层,蔓生型淮阴红小豆为Ⅳ一层。成荚数较多的部位北京红小豆为Ⅲ、Ⅳ二层,凤阳红小豆和淮阴红小豆均为Ⅳ一层。
- 金文林蒋陵秋
- 关键词:小豆生长发育
- 红小豆新品种京农6号和京农7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京农 6号和京农 7号是利用京农 5号与日本种质中选育出的优良株系NL8- 1进行杂交培育而成的大粒和特大粒红小豆新品种。京农 6号百粒重为 16~ 18g ,平均产量达 30 0 0kg/hm2 ;京农7号百粒重为 2 1~ 2 3g ,平均产量达 370 0kg/hm2 。
- 金文林濮绍京赵波雷广军
- 关键词:红小豆选育
- 小豆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Ⅷ 小豆短日处理的效应被引量:18
- 1991年
- 研究表明:1)在(8L+16D)-(12L+12D)条件下的短日处理对小豆有抑制营养器官生长、促进生殖器官分化的作用,而且苗龄越大处理效果越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0L+14D)处理诱导25天左右,可使晚熟生态类型小豆植株加快其生殖器官的分化,提早开花,又不致于植株过分早衰,进而提高杂交育种的工作效率.2)晚熟品种在(10L+14D)的短日诱导下,短日有效诱导周期最短为15-17天,最长为30-32天,短日处理停止后恢复自然日照(13小时以上),其植株又重新进入营养生长(称逆转),在南京地区8月下旬再一次进入生殖生长(即花芽分化).短日诱导时间愈长,其植株逆转愈加困难.
- 蒋陵秋金文林
- 关键词:小豆生长发育
- 小豆粒色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对B-1、JN001、JN5、L-I-10、NL3、北尾大纳言、HB801等7个小豆品种组配的13个杂交组合F2世代植株籽粒颜色的遗传变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杂交组合中,F2世代小豆籽粒种皮色泽的L*、a*、b*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以及相对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具有明显差异。(2)在红粒品种与白粒品种杂交组合中,F2世代小豆籽粒种皮色泽的L*、a*、b*遗传变异大于红粒品种间杂交组合,在红粒与白粒杂交后代的早期世代对粒色L*、a*、b*进行选择明亮鲜艳的红小豆品种机率较大。
- 丁燕红金文林濮绍京赵波
- 关键词:小豆粒色数量性状
- 小豆农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值的稳定性分析
- 2002年
- 作者对我国北方小豆地方品种资源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农艺性状观察值在品种间、年间均达显著差异 ,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 (X)、遗传变异系数 (gcv)、遗传力 (h2 )、相对遗传进度 (RGS)等遗传参数在不同年份间也有极显著差异 ;遗传参数的变异系数是CVRGS>CVgcv>CVh2 >CVX,即群体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年间比较稳定 ,其次是h2 ,而RGS年间最不稳定 ;农艺性状间遗传参数的稳定性有显著差异 ,综合变异系数是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 >单荚粒数和荚宽 >主茎分枝数 >生育前期、株高、百粒重和荚长 >生育后期。
- 金文林陈学珍贾靓琨张虎岳玉玲
-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估计值稳定性
- 秋水仙碱应用于小豆诱导变异初探被引量:2
- 2005年
- 将秋水仙碱浓度为0.2000%、0.1000%、0.0500%、0.0250%、0.0125%的水溶液分别处理萌动的京农5号小豆种子8、16、24 h,通过对M1世代植株成活率、株高降低比例、M2世代变幅及变异系数、诱导变异遗传力、M2世代出现的明显变异类型进行分析,探讨秋水仙碱诱变小豆的适宜浓度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1)根据M1世代相对成株率,较适宜的诱变处理为0.2000%浓度8 h和0.1000%浓度24 h;(2)处理浓度对M1世代出苗和成株率的直接影响明显大于处理时间;(3)以50%相对成株率为标准时,8、16、24 h浸泡,所适宜的处理浓度分别为0.215%、0.156%、0.115%;(4)如以株高降低50%~60%为标准,则适宜浓度为0.0500%~0.2000%;(5)M2世代中,出现花粒和感白粉病等多种变异类型.
- 濮绍京李金玉张晶晶赵波金文林
- 关键词:小豆秋水仙碱诱变
- 农事学: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立与实践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指出了实践教学薄弱成为制约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 ,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简述了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农事学》课程的设立 ,介绍《农事学》
- 金文林赵波白宝良孙祎振陈学珍谢皓潘金豹
-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农学专业课程设置
- 小豆F3世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 本文对3个杂交组合F3世代群体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F3群体的单株荚数、单株产量与百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力值较高;(2)F2株系内的百粒重遗传力值最大,其次为单株产量,所以对F...
- 濮绍京金文林郝丽芳赵波
- 关键词:小豆农艺性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