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鹏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转归的研究
- 訾晓雪金鹏赵莉郅莉莉屠燕怡李昂李涛史丽
- 嗜酸性粒细胞及Th2相关因子在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发病机制中的探讨
- 金鹏史丽
-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及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
- 金鹏
- 一种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属于类器官培养技术领域。所述鼻黏膜上皮细胞3D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包括针对鼻黏膜上皮细胞,采用U形底类器官培养法或胶汽液平类器官培养法进行培养。本发明通过优化培养方法...
- 史丽赵莉金鹏訾晓雪张红萍张海令于克娜
- 文献传递
- BDNF基因多态性在过敏性鼻炎中的研究及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组织病理学和炎性发病机制的研究
- 研究背景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在鼻部黏膜接触过敏原后,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黏膜炎症反应。AR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0%~40%,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
- 金鹏
-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后鼻孔息肉炎症细胞
- 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化生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 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鼻腔鼻窦肿瘤,其主要病理学变化为鼻腔粘膜上皮结构严重的重塑,即不同程度的上皮化生以...
- 金鹏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生物学指标
- 文献传递
- 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表达及其与上皮化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膜蛋白1(EMP1)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Quantitative PCR分别在2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和15例正常下鼻甲黏膜标本中测定EMP1的表达。结果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中度上皮化生(12/25,48%)是最常见的上皮重塑类型。与对照组相比,EMP1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此外,EMP1的表达水平与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EMP1表达的下调与上皮化生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上皮异常重塑的一个生物指标。
- 金鹏李春炜李莹滢赵莉王德云史丽
- 关键词:上皮化生
- 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及生活质量转归的研究
- 实验目的:探讨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伴有/不伴有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嗅觉的转归及其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改善情况。实验方法: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44例,其中伴有鼻息...
- 訾晓雪赵莉金鹏屠燕怡李昂史丽
- 尘螨疫苗皮下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标准化尘螨疫苗对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2年皮下免疫治疗,探讨尘螨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58例对尘螨过敏(单一过敏35例,多重过敏23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6、12、24个月,分析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记录发生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鼻部症状和哮喘症状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均显著降低(P<0.05),并在2年治疗期内呈持续性下降。治疗2年后,单一过敏患者和多重过敏患者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免疫治疗6、12、24个月后,鼻炎和哮喘的相关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皮下免疫治疗是针对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也能取得显著的疗效。
- 屠燕怡史丽赵莉金鹏訾晓雪李昂金义炫郅莉莉
- 关键词:屋尘螨哮喘
- 变应性鼻炎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相关性分析
- 郅莉莉赵莉金鹏屠燕怡李涛袁光美史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