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世栋

作品数:25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6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城乡
  • 5篇农地
  • 5篇城市
  • 4篇产权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农村
  • 3篇集资房
  • 3篇大都市
  • 3篇大都市边缘区
  • 2篇都市
  • 2篇性权利
  • 2篇演进
  • 2篇粤港
  • 2篇粤港澳
  • 2篇韧性
  • 2篇统筹
  • 2篇农地流转
  • 2篇农民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现代化

机构

  • 16篇广东省社会科...
  • 13篇中山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规划委...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中国国际经济...

作者

  • 24篇陈世栋
  • 13篇袁奇峰
  • 3篇吕凤琴
  • 2篇罗忱
  • 1篇朱江
  • 1篇邱加盛
  • 1篇陈再齐
  • 1篇吴伟萍
  • 1篇王世福
  • 1篇向晓梅
  • 1篇欧阳渊
  • 1篇曹佳斌

传媒

  • 4篇规划师
  • 3篇上海城市管理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新经济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南方经济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岭南学刊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发展改革理论...
  • 1篇公共治理研究
  • 1篇2012中国...
  • 1篇多元与包容—...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空间特征及国际对接路径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承担着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及"一带一路"对接国际的重要使命,但其要素流动面临着三种关税区及多种制度融合的障碍。基于大数据理念,构建"百度指数",可以判别粤港澳湾区11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要素流动强度具有明显的地理邻近性;从联系紧密度看,形成了内外两大圈层;香港对整个大湾区具有枢纽作用,"香港—深圳"和"广州—佛山"是要素汇聚的两大极核;形成了"港深—广佛"走廊,但湾区整体呈现东重西轻格局;湾区西岸地区还需进一步通过集聚发展,以发挥对粤西地区的带动作用。结合对湾区发展阶段的判别和要素流动的可能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应通过建立"市场共同体"等路径,实现要素国际对接。
陈世栋
关键词:空间结构
“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对话”主题沙龙被引量:2
2018年
我们习惯说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实这只是影响GDP指标的几个直接因素。从本质上看,大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三个本质要素是土地、人口与资本。“土地是财富之母”,没有土地的投入就不可以想象经济发展,决定土地投入多少的是劳动生产率以及背后的国家科技实力,而在那里投入则是“空间规划”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其实未来“空间规划”及其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只有一个依据,即必须遵循区域、城乡和学科的发展规律,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在国家机构改革设立自然资源部的背景下,本次沙龙邀请广东国土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届的十多位翘楚进行对话,本次学术沙龙将聚焦空间规划体系,土地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等诸多方面展开对话。
袁奇峰史京文郑延敏谢建春薛佩华陈世栋陈世栋王世福王世福朱江
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土规划土地资源保护空间规划体系国土资源规划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研究——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
针对农民忽视农地保护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大都市边缘区城乡统筹要走"自上而下"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农业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路结合、四化并行"的道路;而大都市边缘区农村则应通过强化服务城市来获得转型发展...
陈世栋邱加盛袁奇峰
关键词:大都市边缘区农业现代化
文献传递
都市边缘区农民对土地征用的补偿预期及共享机制——基于快速城市化下广州97村的问卷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大,大都市边缘区往往被划为规划控制区,其中农地极有可能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不确定的土地利用预期及土地级差地租对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激励,导致大量违建产生。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个镇97条行政村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民对集体土地被征用及其可能获得补偿的预期。结果表明,都市边缘区农民对征地补偿普遍存在较大的期望,并希望获得与城市地区功能与市场价值相匹配的补偿。大量农民甚至认为其土地只能出租而不能被征,反映了农民对于以其土地产权分享城市化红利的意识日渐高涨,因而,政府在通过征地来推动空间城市化时,应注意构建城乡土地发展权共享机制。
陈世栋罗忱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农民
“区域经济韧性”视角下广东防范重大经济风险的实施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压力给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带来潜在风险,如何通过建设“韧性经济”体系来防范重大外部冲击,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热点。根据区域经济韧性的相关理论,选择经济稳定性、经济结构多元性、经济创新能力及经济系统活力四个维度14项指标,构建广东经济韧性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2015—2020年广东经济韧性演化情况,分析各分项指标的演化特征,并提出增强广东经济韧性的建议。
蔡锦萍陈世栋
都市边缘区空间管制效果的产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基本农田保护区政策视角被引量:7
2015年
在城市区域化下,基本农田保护区(农保)成为都市区生态保育的重要空间载体及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依据。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以镇和行政村为基本空间单元,研究了1997年以来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演变过程,并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不同产权主体农保转用的数理模型,揭示农保政策对不同主体管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广州都市边缘区农保被大量转用,并以转为集体建设用地为主;2农保政策对不同主体的空间管制效果差异较大,可分为管制有效型、集体转用失效型、国有转用失效型三种类型;3国有转用主要位于镇区周边,是城镇化所需代价,集体转用主要分布于靠近城市中心而远离镇区的村庄;4区位及村庄对非农经济收入的追求是农地集体转用的主要原因,而社会变迁因素影响并不显著。总之,基本农田制度对政府的管制有效,对集体则失效,说明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不仅需要划定刚性的物理边界,还需协调集体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陈世栋袁奇峰
关键词:农保政策产权影响因素
从场空间到流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4年
检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对纵深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因应数字经济对区域要素流动结构的影响,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流网络”分析框架,并以首位度和齐普夫法则测度传统空间结构特征,以上市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分布测度流网络特征。结果表明:大湾区总体经历了先集聚再分散的发展过程;各城市人口分布梯度不合理,核心城市的人口扩张推动了城市群的定型。大湾区经济规模结构呈现帕累托分布模式,各城市经济规模变差较大。从城际联系来看,广州深圳之间具有高联通度,形成了联通走廊,2000年以来深圳的相对联通度高居首位,区域网络日渐完善。未来,应织密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构建“双核三圈”网络型城市群体系、设立“广深接合片区”并加快打造“广深联动走廊”,开创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
陈世栋向晓梅向晓梅
关键词:空间结构
都市生态圈层结构及韧性演进:理论框架与广州实证被引量:5
2017年
在增长主义背景下,我国城乡建设用地的过度扩张加剧了城市生态韧性的减损。文章以广州为例,试图构建一个基于增长主义与生态主义协同的一般模型,从功能、产权、市场及政府四者的空间关系辨析城市生态韧性及其圈层结构特征,分析了核心圈层的果树保护区通过国有化实现生态韧性止损,外围圈层的增城通过划定三大功能板块实现生态韧性增进的两个案例,并进一步剖析了过渡圈层生态韧性的市场与政策双失效困境,提出了过渡圈层要构筑基于空间发展权协调的生态韧性增进机制。
陈世栋袁奇峰
关键词:圈层结构减损
都市边缘区农村集资房时空演进特征及驱动机制——以20世纪90年代广州白云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Arc GIS、SPSS分析平台,以广州白云区为例,对农村集资房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Arc 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农村集资房空间生产时空演进由"点状"发展走向"交通线状"蔓延,农村集资房空间生产对交通干线的依赖性明显;2)农村集资房空间生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农村集资房项目相对所属镇街行政中心的空间集聚效应由于区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别。通过SPSS数理分析发现:1)农村集资房市场发展与商品房市场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农村集资房开发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相伴相随;2)政策是农村集资房时空演进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左右着农村集资房的发展方向。政府力(权力)、市场力(资本)和社区力(抗争)等3种力在不同时期作用方向有所不同,推动着农村集资房的形成与发展。
吕凤琴陈世栋袁奇峰
关键词:影响因素
基层的土地制度创新:都市边缘区农地大规模流转的特征与机制——基于广州市白云区百村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地产权结构由"两权分离"走向"三权分立",城乡规划学科也应加强对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摸查,以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规划探索。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镇的村小组(经济社)为空间单元,调查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及农地市场发育情况。调查发现:(1)大部分经济社已经实现了收入非农化及农业生产主体的非本地化;(2)农业总体处于"城郊型"阶段,生产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计导向型与收益导向型两种模式并存;(3)农地的小规模租赁市场普遍,但地权细碎化且调整频繁,农地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先进生产组织流转比例不高;(4)农地大规模流转介于14%到35.01%之间,市场需求推动了农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及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农地大规模流转,且制度创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陈世栋袁奇峰邱加盛
关键词:非农化农地流转财产性权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