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我国老年高血压的绝对人数逐渐上升,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8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90%。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更为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故合理地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对于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老年高血压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要求我们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要兼顾多方面因素,合理用药,减少副作用,降低病死率。
- 陈丹朱宁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
- 高血压合并快速房颤的用药分析与药学监护被引量:1
- 2013年
- 1病例简介
患者,女,75岁,高血压30余年,血压最高达180/100mmHg;心悸发作10余年,医院明确诊断为房颤,平时服药不规律。天冷后血压增高达190/80mmHg,口服氨氯地平及美托洛尔后,血压波动于130~150/60~70mmHg。近半个月心慌再发,伴气短。
- 陈丹朱宁
- 关键词:快速房颤高血压药学监护用药分析病例简介血压增高
- 病例145:65岁女性高血压,近半年血压无法控制
- 2014年
- 患者,女性,65岁。以“高血压40年,近半年血压增高”为主诉入院。40年前妊娠期间发现血压升高,产后监测血压波动于150~170/90~100mm Hg(1mm Hg=0.133kPa)。多年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稳定在约140/90 mm Hg。近半年血压明显增高达270/140mm Hg,伴头胀痛。
- 朱宁陈丹
- 关键词:高血压病例血压增高血压升高妊娠期间血压波动
- 病例145:65岁女性高血压,近半年血压无法控制被引量:1
- 2014年
- 患者,女性,65岁。以“高血压40年,近半年血压增高”为主诉入院。40年前妊娠期间发现血压升高,产后监测血压波动于150~170/90~100mm Hg(1mm Hg=0.133 kPa)。多年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稳定在约140/90mm Hg。近半年血压明显增高达270/140mm Hg,伴头胀痛。联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吲达帕胺缓释片、比索洛尔、哌唑嗪和厄贝沙坦等药物,血压仍然波动于150~190/90~100mm Hg。
- 朱宁陈丹
- 关键词: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吲达帕胺缓释片病例血压波动血压增高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国大连人群eNOs基因Glu298Asp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77名高血压患者及547名血压正常者,提取基因组DNA,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确定eNOs Glu298Asp多态性。进行两组问的比较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家族史、TC、TG、BMI及基因型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和对照组的分布无差异。高血压组氨基酸298位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1%、14.4%、1.4%,在对照组为85.6%、13.5%、0.9%(P=O.73)。Asp等位基因的频率在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分别为8.7%和7.7%,(P=0.50)。对年龄、性别和BMI及有无家族史进行亚组分析也未发现基因型的分布在各组间有差异。采用隐性遗传模型把GG和GT基因型合并,GG+GT和TT基因型的分布在两组间仍未发现有显著差异(P=0.49)。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家族史及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9(P<0.001)、1.28(P<0.001)、9.53(P<0.001)和2.26(P<0.05)。结论本实验显示年龄、BMI、家族史及饮酒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eNOs基因Glu298Asp突变可能不是大连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易感基因。
- 王琳陈丹薛雨程谦朱宁
-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原发性高血压多态性
- 近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药物应用的变化被引量:4
- 2016年
- 了解近几年各种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变化情况。2005年入选门诊或住院的50岁~80岁的高血压患者163名,每4年随访1次,历时8年。入选患者平均年龄(64.42±7.86)岁,男性40.49%;三次监测(2005年,2009年,2013年)的平均血压分别为(164.98/91.98±20.92/12.90)mmHg,(141.77/80.85±14.11/11.65)mmHg和(141.77/77.63±11.78/12.07)mmHg。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三次问诊分别为ACEI 12.27%,14.29%和7.63%;ARB 2.45%,11.11%和28.81%;β受体阻滞剂31.90%,30.95%和30.51%;钙拮抗剂48.47%,64.29%和61.86%;利尿剂25.15%,19.84%和13.56%。近年高血压的控制水平提高;药物的应用情况主要变化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应用大幅下降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明显增加,应引起注意。另钙拮抗剂仍然是应用比例最高的药物。高血压患者近年规律运动的意识明显提高。
- 高苏亚陈丹朱宁王纪文
- 关键词:高血压病降压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
-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系统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疗效的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系统心理干预治疗对老年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将其分为4组,即A、B、C、D组,每组各50例。A、B、C、D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常规治疗+系统心理干预、常规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系统心理干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肌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四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ore,NFDS)评分均显著下降,肌力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程度评分、NFDS评分最低,肌力评分、BI评分最高,与其他三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系统心理干预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孙芸陈丹刘婷李卓
- 关键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系统心理干预老年脑卒中抑郁
- 关于“发热 胸痛 心包积液”的思考病例讨论
- 2006年
- 姜华陈丹
- 关键词:病例讨论心包积液胸痛发热疼痛性质病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