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和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联合采用高压氧(HBO)、康复训练及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80例脑卒中早期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针刺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HBO组同时辅以高压氧干预,针刺组辅以针刺天突等穴位,康复训练组辅以吞咽功能训练及德国菲兹曼Vocastim-master吞咽语言治疗仪,联合治疗组则给予HBO、针刺、吞咽功能训练及德国菲兹曼Vocastim-master吞咽语言治疗仪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0 d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结果各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存在组间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康复训练组>针刺组>HBO组。结论 HBO联合康复训练和针刺综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 孟庆芳孙姗姗王丹陈丹魏乾坤陈青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高压氧针刺康复训练
- 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7例被引量:2
- 2014年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眩晕的25%.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l 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BPPV的年发病率为64/100 000,男女比例为1∶2,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本病容易被误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作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陈丹
- 关键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周围性眩晕发病高峰期眩晕发作年发病率
- 加强腰腹部肌肉力量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腹部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条件的20名观察组患者进行腰腹部力量训练,2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康复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比较训练前后两组患者平衡状况。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BS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效果显著。结论加强腰腹部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有较好的康复疗效。
- 王丹李顺铭孔胜建孟庆芳孙姗姗陈丹
- 关键词:腰腹部脑卒中
- 上肢机器人辅助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系统对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脑卒中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训练。结果实施上肢机器人训练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李远征陈丹闫玮娟代新年陈杰
-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 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临床报道
- 2016年
- 患者,男,47岁。反复左上肢麻木5月,于2014年6月人院。患者于2014年初出现左上肢麻木,同时伴有左上肢瘙痒、皮温时高时低。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外周神经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 孙姗姗王丹陈丹
- 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左上肢麻木医院就诊
- 乳腺增生的五种实用治疗方法
- 2014年
-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乳腺疾病的90%以上。本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好发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妇女多见。婚育、遗传、饮食、
- 陈丹
-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疾病中年妇女青春期
- 表现为多发性硬化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报告
- 2014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9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2月余,加重3 d”于2012-08-28入神经内科。患者自2012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有“踩棉花感”,继而出现大腿及会阴部麻木,伴小便费力。曾在多家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行颈髓MRI示:延髓至C5椎体上缘水平颈髓内异常信号,颈髓MRI增强检查示:延髓内异常强化信号。拟诊为:多发性硬化,给予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改善,并于8月24日在输液过程中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四肢活动不灵、尿潴留、大便不能自行排出,伴胸闷憋气。为进一步诊治收住作者进修医院。
- 孟庆芳陈丹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例报告
- 超声波导入喜辽妥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索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选取60例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采取超声波导入喜辽妥与压力疗法联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总显效率73.3%,治愈率31.6%。结论超声波导入喜辽妥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效果良好。
- 王晨陈丹孟庆芳
- 关键词:喜辽妥压力疗法增生性瘢痕烧伤
- 遗传性共济失调康复治疗两例
- 2013年
-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男,34岁,因“走路不稳30年,加重5年”以遗传性共济失调于2012—05—12收入院。患者从小即讲话不清晰。四五岁时出现静坐不稳,当时无其他症状。2006年出现行走不稳,偶有摔倒、持物不稳,未就诊及治疗。
- 陈丹
- 关键词:共济失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