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核电站大气核污染扩散预警技术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环境保护指挥自动化系统C4ISRE,提出了核电站大气核污染扩散预警方法.首先,构建红沿河核电站"海/陆/空/天一体化"仿真环境.其次,根据核污染扩散想定应用气象数据驱动HYSPLIT4.9模型,模拟大气核污染物输送特征,进而推演模拟各个重点区域的预警应急处置时间.推演结果表明:核污染扩散气团经过71.885 s到达常规岛废液贮存罐厂房;79.306 s扩散至热机修车间和仓库;91.596 s抵达废水处理站和车库;132.267 s扩散至厂界海区边界;655.337 s扩散至烟羽应急区5 km边界;712 s进入黄泥洞村空界;1 240.535 s扩散至烟羽应急区10 km边界;2 527.945 s扩散至长兴岛镇空界;3 468.65 s扩展至烟羽应急区30 km边界.
- 沈越胡筱敏马云峰陈国平
- 关键词:核电站HYSPLIT
- 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光学系统研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由于卫星发射活动日益频繁,地球同步轨道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并受到世界各国密切关注和保护。作为地球同步轨道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光学手段可以在目标动态监视和空间事件发现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两年时间研制了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光学系统,即FocusGEO。FocusGEO的望远镜采用单机架三镜筒赤道式结构,具有约260(°)~2超大视场,15 min内即可对台站上空地球同步轨道带完成一次扫描观测。2017年8月开展的试验观测表明,即使在夜天光背景较亮的上海市佘山地区,FocusGEO的望远镜对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观测效能也接近85%,方位和俯仰方向观测精度均优于3",可靠性也满足常规观测条件。详细介绍FocusGEO的软硬件组成、观测模式,以及初步观测结果,并介绍了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 毛银盾唐正宏于涌刘长顺黎枭王维陈国平罗浩张永帅祝杰曹建军慎露润
- 关键词:光学望远镜地球同步轨道
- 天文定位联合SLR的单站定轨
- 2013年
- 天文定位联合SLR的单站定轨,观测技术原理是在光电望远镜系统上增加激光测距设备,在对空间目标天文定位测角的同时进行激光测距,将测角和测距资料联合处理,实现单站定轨。本文对卫星Ajisai实测数据进行了单站单圈和多圈定轨分析。由于实测数据有限,为使分析结论更具普适性,仿真了三种轨道高度的目标,并进行单站定轨分析。通过对实测和仿真数据的研究表明,测距数据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定轨精度和24小时预报精度。
- 陈国平胡小工黄勇于涌唐正宏张忠萍宋叶志
- 关键词:精密定轨激光测距天文定位
- 一种极地望远镜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地望远镜,包括保温舱体、位于保温舱体内部的望远镜、相机成像单元和远程运控主机、固定在保温舱体上并与望远镜的镜头对准的观测窗口、以及远离所述保温舱体所在区域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与望远镜远程运控主机通过铱...
- 祝杰郑立新曹建军周丹张聪聪陈国平唐正宏
- FocusGEO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18年
- FocusGEO是上海天文台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动态监视系统,与大部分商用成熟的天文望远镜相比缺乏标准的硬件底层驱动,同时受运行环境的限制,无法设计开发基于Linux的RTS2或基于Windows的ASCOM的全自动软件系统。研究团队针对FocusGEO的特殊需求,自行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的软件系统,可实现望远镜自动观测、资料实时处理、数据传输与数据管理等过程。介绍了软件系统的实现框架、整体流程和数据并行处理的原理,并重点讨论图像实时转换与传输和数据实时处理与入库的实现方法。长时间的观测运行表明,软件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为非通用望远镜系统的自动控制软件开发提供借鉴。
- 王维毛银盾陈国平张永帅于涌罗浩
- 关键词:望远镜通信协议数据库
- CPF星历精度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前,卫星激光测距中普遍采用CPF格式的卫星星历作为预报轨道。选用了GPS、Lageos和Envisat等不同高度的5颗卫星对CPF星历的精度进行评估,其中,CODE提供的GPS36卫星在5d内的预报轨道精度可达到2m,Lageos-1和Ajisai卫星5d内的预报轨道精度在2m以内,非球形的Envisat和Jason-1卫星1d预报精度一般在10m以内。
- 陈国平何冰何冰董晓军
- 关键词:SLR
- 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的设计与实现
- 2024年
- 大视场快速巡天是时域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观测手段,南极地区每年数月连续黑夜使其成为短时标时域天文学观测的理想台址.在南极工作的光学望远镜需要应对极低气温、无人值守、供电和网络传输受限等严峻挑战.针对上述情况,设计并研制了基于漂移扫描CCD技术的南极时域天文观测阵原型机,其基本思路是:(1)在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上安装具有漂移扫描功能的CCD相机,无需驱动机构也能探测到暗弱天体,系统可靠性高;(2)将整个光学望远镜系统和控制处理计算机放置在一个有封窗玻璃和加热设备的可控温圆顶内,系统无需耐低温元器件,建造成本低;(3)在本地进行图像预处理,只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发回国内,无需高速网络;(4)利用CCD相机和计算机工作时的散热作为辅助加热措施,能源利用率接近100%,系统功耗较低.2022年10月,口径18 cm的原型机跟随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船前往南极中山站,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已稳定可靠运行大半年,即使面对南极中山站恶劣天气环境(本观测季最低气温-37.3℃,最高风速38.6 m/s),原型机运行稳定,像质优异,体现了漂移扫描CCD技术在极地天文观测领域应用的巨大优势.原型机的试验观测结果为后续在南极建设时域天文观测阵奠定了坚实基础.
- 祝杰周丹郑立新曹建军药新雨陈国平于涌葛健唐正宏潘翔杨臣威姜鹏